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对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起源与发展回顾的基础上,着重就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方式对福建省300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探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效果的途径与方法.结果表明: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类型与要求,不同培训方式的有机组合是提高职后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今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我国亟待建立一支综合素养满足时代发展需求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动态沟通的新体系的内涵及建立的意义,依据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新要求,从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出发,构建了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动态沟通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及SWOT分析法等方法,对当前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上海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发展对策:应该认真执行有关教师培训的规定,全面培训体育师资;成立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工作的机构;加强对校本培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创建激励性的职后培训机制。  相似文献   

4.
对黔东南州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的形式和途径、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建议: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培训渠道,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参加职后教育;新课标下,体育教师转变教学思路,更新教学理念;发展和完善自我;根据教学需要设置培训课程.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是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更是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育过程终身化的要求。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培训要注意针对性与实效性。文章分析了在高校应用较多且培训效果尚佳的校本培训模式、研训一体模式、进修访问模式、巡回流动培训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置换顶岗培训和基地培训两种新的高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周口师范学院50名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班(初中体育)学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现状不容乐观,能够参加培训的机会较少;2)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对职后培训的认识不够,功利主义思想严重;3)培训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并提出了农村初中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的考核评价方式与内容,皆在为有效地实施职后培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中存在的教师知识老化、教学内容竞技化等不足。同时研究探讨了继续教育中体育教师知识少能力的获得、更新职后培训观念,创新职后培训模式,转变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的基本模式、开展以新体育课程为核心内容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优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结构。以期通过以上手段全面提升学员素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强化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和进修的意识,促使体育教师学习专业和教育学科新知识、新技能,促进教师合作文化的形成,从而有力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波 《贵州教育》2022,(20):12-15
高校与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有着各自的运行轨道和发展路径,两者间其实亦有多个方面的互补性和协同性。量足而优质的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为高校师范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高校则可以在教学经验深华、前沿理论学习、科研能力提升等方面为一线名师提供指导。具体而言,协同双方可以通过中小学名师工作室深度参与高校实践教学、课程建设,高校教师受邀担任名师工作室顾问、指导专家;利用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深化协同育人以及职前职后一体化进程等路径,让协同育人落到实处,为培养合格师范生,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师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柳州师专学报》2017,(5):135-138
幼教名师的培养培育对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为培养大批的幼教名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幼儿教育师资的热切期盼,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为幼教名师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努力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培养质量;着力构建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培训实效。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了解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基本情况及职后教育需求,本研究以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现状进行问卷调查,使用SPSS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研究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现状、实际需求及影响因素,实现河南省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培训与教师实际需求的一致性,注重体育教学的科学性,旨在提高中小学学生体质,同时减少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背景下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应具有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内容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认为确立教师专业化观念、整合与优化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确保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制度化与科学化是目前全面提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质量和目标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们坚持名师的根基在课堂、名师的培养在课堂、名师的舞台在课堂、名师的效应在课堂的培训理念和课题引领、聚焦课堂、实践研讨、专业提升的培训原则,努力把名师培养基地办成学习的共同体、实践研究的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成为学员学习交流实践研究的平台和演绎学习收获展示教学特色与  相似文献   

14.
在回顾与反思当前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的建议,认为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体化改革从宏观上应开放师范教育体系,实现体育教师定向和非定向培养相结合;统筹考虑资源配置,实现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从微观上应当实施课程设置、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的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上海教育》2011,(3):62-62
我们坚持"名师的根基在课堂、名师的培养在课堂、名师的舞台在课堂、名师的效应在课堂"的培训理念和"课题引领、聚焦课堂、实践研讨、专业提升"的培训原则,努力把名师培养基地办成学习的共同体、实践研究的共同体、专业发展的共同体,成为学员学习交流实践研究的平台和演绎学习收获展示教学特色与  相似文献   

16.
区域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校长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关乎培训工作的质量。构建课程体系需要以学校和校长双发展为培训目标指向,以满足职前准备与职后发展为培训内容指向,以搭建脚手架、引起深度学习和适于不同学习形式为原则,以校长职业角色分析为逻辑起点,通过分析职业角色、分解课程内容、归纳课程模块和提炼核心主题的方法,构建理论与实践合一的区域中小学校长培训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大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分析我国14个省份中小学名师培养政策发现,当前中小学名师培养政策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对培训需求评估重视不多;对名师培养对象的学习意愿提及较少;对名师培养对象工学矛盾的解决力度不够;对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力度不足;对名师培养项目的评价不够全面、客观。为此,应要求名师培养机构重视培训需求评估;强调名师培养对象应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协调好相关各方有效解决名师培养对象的工学矛盾;创设条件促进名师培养对象转化培训成果;引入第三方承担名师培养项目培训效果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应从技能型人才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帮助其数字化转型。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形成期对应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前培养,维护期对应入职培训,消耗期对应职后培训,报废期对应老年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阶段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境。职前培养与数字技术未有效融合、入职培训数字化流于形式、职后培训缺乏规范性以及老年群体对数字化学习存在偏见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完善职前教育数字化体系、搭建入职培训数字化平台、更新职后培训平台功能、多元并举承办数字老年教育,以加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必须充分体现"体育"和"教育"的内在联系,从专业体育到专业体育教师的发展诉求的转化,是体育教育事业培养体育教师的核心目标,也是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重中之重。基于此,从教师专业发展角度分析职后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育价值的客观体现,并就当前的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发展现状给予辩证分析,总结其中的主要限制因素,并提出优化体育教师职后教育的三重路径,以期为体育教师的职后教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关系着教师本人的成长发展,也关系着学校和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教师入职的三年期间,学校应该为新教师的成长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除了提供良好的教学工作环境以外,最重要的就是关注新入职教师的适应、学习与提高.在这个过程当中,学校只有科学合理地设置培训课程,才能事半功倍.根据新入职教师的入职需求以及目前山西省大部分中学的现有条件,探索出适应于目前入职教师培训的课程内容,寄希望于更好地服务于教师成长,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