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杨 《出版参考》2006,(35):12-13
第一愿是取消籍贯 在三十年代之前,中国人见面,往往问曰:"老哥,吃饭了没有呀."于是被洋大人讥为吃饭的民族.有些中国同胞自己觉得脸上挂不住,认为洋大人见面时那一套,才是经典之作,美不可言.夫洋大人见面,昔之时也,还多少有点关心,所以曰"好都有都".前之时也,已退化为没话找话,曰"哈罗".  相似文献   

2.
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每当我路过团部仅有两间小平房的新华书店时,总会不由自主地往里面钻.看着那花花绿绿的小人书、长长短短的"大人书"和工作人员不紧不慢整理图书,时而翻翻这本,时而翻翻那本…….这一情景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年都抹不去.那时,当一名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是我最初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二;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一段北方过年的童谣说出了以往过年每天要做的事情。按理说,  相似文献   

4.
农历新年前第15天,在2008年市场的系统性风险面前,曾经被客户誉为"股神"的上海基金经理李勤,嘲笑自己是一个失败的中产者,驾车去邻边小城,力图把已经抛弃了自己的大客户说服回来,而家里催问他过年安排的短信不断  相似文献   

5.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指示精神,全力做好冬奥、春节期间的煤炭保供工作,华电煤业石泉公司倡导员工就地过年.为使员工能在公司度过一个"安心、暖心、舒心"的新春佳节,石泉公司开展"三心"活动,助力职工就地过年,为员工营造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相似文献   

6.
"过年放鞭炮"与"重大新闻事件的规模策划",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琢磨二者之间或许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7.
听父辈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人们就说,现在过年不像过年了.到现今都市人过年,简化到只剩三件事,放鞭炮,看电视,吃饭,于是觉得"没意思","年味不浓".这证实一个问题,当传统农耕社会转型过渡为工业社会时,一旦失去民俗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四千多年历史形成的传统节日就不复存在了.没有民俗文化的支撑,传统节日就失去精神意义,缺乏生气,在剥落了民俗文化元素后,就蜕变为一个单纯的时间符号了.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历史上战乱动荡,割据频生,在"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农经济封闭社会条件下,能够形成一日不差、"普天同庆"的春节,且数千年传衍不息,没有民俗文化支持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澡堂     
有钱没钱,洗澡过年。这是句老话。记得小时候,每逢年前,我母亲就念叨,并吆喝我们哥几个去单位澡堂洗澡。孩子出去了,家里清静,她好收拾过年的吃食。那时候,不理解这话,现在想来,此话也是。有钱,怎么过年都可以,别说洗澡了。没钱,那无论如何都要洗澡,洗去一年的晦气,祈望来年发财。  相似文献   

9.
《民生周刊》2020,(2):7-7
虽说现在的年味儿淡了,那是因为人们有着更多的物质追求、精神追求,而不再仅仅靠过年几天来"弥补",但过年毕竟是每一位国人一年的期待。又到年关,大街小巷、村村镇镇,处处喜庆。从采购的年货,就能看出中国年喜庆的"进化"。关键词:粮票、肉票、布票在物资还是相对匮乏的年代,过年吃好、穿好是一家大小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0.
罗燕 《民生周刊》2021,(5):68-69
"今年在北京过年的人多,往年这时候路上已经没人了。只要父母身体好,在哪儿过年都一样。""在北京过年?""是的。""今年在北京过年的人多,往年这时候路上已经没人了。只要父母身体好,在哪儿过年都一样。"春节前一天傍晚,我上了于师傅的出租车,他帮我安置好大包小包后,开始侃侃而谈。  相似文献   

11.
姚红 《兰台内外》2020,(13):79-80
文章根据贵州大学档案馆馆藏案卷中的一份档案资料,从档案资料、史料入手,讲述了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这份档案资料的由来。同时还讲述了伴随着贵州大学曲折的办学历程,这份档案资料增添附言、去而复返、演变成复件及与贵大校名去存相关的事情,表述了这份档案资料对于贵大和贵大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尽管大家都说"年味"越来越淡,但中国人的过年情结还是没有变,大部分中国人,即便已在家乡之外的城市安家立业多年,过年也是尽可能回家。"深圳李华"福彩"公信力经不起折腾新疆彩民张福科拿着彩票"中奖号码",却被告知没有中奖(公告的中奖号码是:02060708101113,而张的号码:0206070809101113)。原  相似文献   

13.
客厅里,当大人小孩共读的时间结束,属于妈妈们快乐畅谈的时间开始了,屋内秩序变得聒噪,不时扬起高拔的笑声."你们每次都很吵,笑得比我们还大声."在某次会议里,一名约6岁的小女孩说出了她的心声,妈妈们自知理亏,开始检讨读书会和小孩的关系.于是,这个台湾最早推动"亲子共读"的读书会,从原来的"大小"更名为"小大",大手牵小手,但小孩永远优先于大人.这是1995年. 今年10月,"小大读书会"20岁了,20年,等于一个小孩子从出生到成年.  相似文献   

14.
周泽 《新闻记者》2008,(3):46-50
今年2月5日,中共辽宁省铁岭市委对外宣布.决定责令西丰县委书记张志国引咎辞职,这被一些网友视为政府送给公众的一份过年大礼.面对这份礼物,作为"西丰事件"的当事人,笔者感慨良多.  相似文献   

15.
平时为选题、报道和版面忙碌着,别说"双休"经常变成"单休",连奢侈的年假也因加班而放弃. 能趁报纸春节期间减版偷得浮生数日闲,回湖南老家与父母兄弟一起过年,对我这样在广东揾食的新闻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相似文献   

16.
<正>来到四川工作已十余载,与档案工作结缘也是第五个年头,这其间充满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乐趣。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已经深深地被四川文化所吸引,也对档案工作有了眷念的情怀,更有对泸州方言的诙谐风趣所感染。又是一年春节到,有热心同事问我:"过年不回老家哇?我们一起带娃儿去讨草莓嘛!"我欣然应  相似文献   

17.
古籍中的"丘乙已",因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的深远影响,今人常误改为"孔乙己".本文对"丘乙已"的历史渊源作了疏解,认为来自描红识字课本,至少早在宋代就有了."丘乙已"的"乙"是"一"的俗字.后来"上大人,丘乙已"还是口头禅,表示基本、基础、入门等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前,咱多数老百姓的日子也就是个温饱.大年三十的餐桌上有碗炖肉,有只鸡,再做条鱼,真就很不错了.如今则大不一样了,别说是鸡鸭鱼肉,就是各类高档海鲜、珍奇野味也不是什么新鲜物件了.自己家做的吃腻了,或请厨师来家里烹调,或到饭店点好菜叫回家吃.在家吃完了还得刷锅洗碗,挺烦的,干脆举家出动到饭店去吃.加上国人爱面子,好攀比,别人在饭店包了桌儿,自己家要不去,见面立刻矮人半头.于是川鲁苏粤挨着吃,八大菜系轮着尝.如今也有一些饭店打着宫廷菜的招牌,但那不过是仨瓜俩枣儿,是不是当年那滋味儿,谁也说不清楚.好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还保存着当年清朝皇帝的膳单,皇帝过年吃什么,怎么吃,记得一清二楚,可供大家"品尝",不过白纸黑字,只能是"精神会餐".  相似文献   

19.
过年成为一种形式:年味不知“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7天春节长假结束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往往就是"这个年过得没什么意思,年味太淡了!"而大多数人见面连过年时最应该说的"过年好"也省了。其实,就是在长假里,和亲友聚会时,包括在很多公共场合,也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年味淡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成为大多数人的同感呢?  相似文献   

20.
《编辑之友》2008,(2):74
遇到"的"、"地"、"得"时,你会不会区别?相信不少大人也会对这三个字甘拜下风.看,这会儿它们成了网名为"长靴"的妈妈的苦恼,因为她读二年级的女儿至今也只会用其中一个"的"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