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静  张爱莲 《教师》2021,(8):95-96
文章通过对目前经济形势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广东省目前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实训实践教学等方面存在问题,提出要构建业财融合视角下的管理型会计专业人才的课程体系,全面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浪潮引领着新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在对相关文献进行重点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数字化转型的作用机制,探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设计思路,并进一步提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以期对当前我国数字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实践应用,尤其是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9,(4):85-89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财务处理工作受到了冲击,财务人员面临着新的生存挑战,对培养会计人才的高校会计专业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综合业财融合对会计人才的要求、目前会计教学现状及如何培养业财融合新形势下的会计人才进行分析,并提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要贯穿大数据理念、通过校企合作融合教学与实践、提高会计职业准入门槛、设置业财沟通课程等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对策,旨在实现业财融合,适应时代发展。  相似文献   

4.
周芳华 《广西教育》2023,(6):137-140
本文分析业财融合趋势下高职会计实训课程教学面临的变化,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形势下高职会计实训课程业财融合建设路径的建议:创建随机数据库,打破统一和标准;减少业务量,手工操作与软件并用;提前介入分组,指导学生分岗协作;共设业务流程,制订实训规则。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信息化的进步、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业务流程化的成熟,各大企业为提高企业竞争效益,从顶层开始进行财务管理模式的转型——选择业财融合的管理模式。电力企业作为大型国有企业,也是这次财务管理转型的先驱者,业财融合的运用对其本身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持续加大投资力度的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来说,需较好抓住业财融合这一管理转型契机,从而提高电力工程财务管理效益。文章从业财融合的要素出发,通过分析电力工程财务运用业财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合同、资模块进行融合分析,并进一步构建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业财融合工程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会计财务数字化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值得教师深入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中职会计专业财务数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数智技术的冲击推动了高校教师的数字化转型。在构建财务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西北高校财会专业教师动态能力体系的基础上,文章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明确了西北高校财务专业教师动态能力的现状。此研究不仅是对新情境下动态能力理论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对动态能力、财会教师数字化转型研究边界的拓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财会教学改革以及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新转向。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从辩证视角加以分析能够科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趋势与现实机理。这就要从“守”与“变”的联动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涵,从“外”与“内”的交互中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引擎,从“上”与“下”的统一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收益是会计信息用户最为关注的信息之一。传统意义的会计收益为收入减费用,但事项会计信息系统没有人工配比的信息,无法直接得到收入与费用的计量值。解决这一问题有三种方法:构造专门的配比事项、设计一套软件进行间接调整或采用资源的增加来表示收益。以A公司为例,后一种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读者阅读习惯以及国内相关政策的催化下,中国的传统期刊纷纷迈向数字化转型之路。传统期刊要完成数字化转型,当务之急是要打破已有的思维局限,以全新的思路和更广阔的视野去研究数字化传播的媒介属性。从传播模式、受众细分、技术手段、商业模式等方面去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个市场在规则上的根本区别,去总结全方位渗透、整合的产业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场景金融数字化即根据场景金融的基本特征,分析用户、商业银行及实体经济的不同需求,应用数字技术寻找三者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提升场景金融的量和质,将场景打造成有质量、有效率的金融资源和新的发展领地。在分析场景金融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基础上,提出具体措施:丰富场景,不断拓展金融空间;优化服务,常态提升金融供给能力;激活场景,提升目标客群触达效果;降本控险,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坚守初心,助力实体经济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未来财务转型的趋势是从财务会计转型到业财融合下的管理会计.如何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应对会计转型发挥专业优势加强管理会计专业方向建设和管理会计高端人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亟待探索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业财融合趋势下高校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从企业对未来会计人才的素质要求角度提出了业财融合新时代会计人才培养的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互联网技术发展促进传统行业数字化建设进程,新冠肺炎疫情极大改变人们工作、生活、学习方式的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制约大学出版社教材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客观因素,从多个角度提出加强数字化技术支持、对传统纸质教材进行数字化加工、构建新型出版产业链等转型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互联网+"、数字化出版的大背景下,出版业生态急剧变化,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传统纸媒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体制、机制、理念、出版运营平台等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刊网融合举步维艰。从研究刊网融合的内涵界定、刊与网的辩证关系出发,梳理国内外刊网融合的成功实践和理论思考,分析高校学报刊网融合的现状与现实困境,基于当前的体制和机制,面对现有的环境和条件,探索促进学报刊网融合的比较现实的路径。刊网融合将有效推动学报的数字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是出版业的基本发展方向,也是学报符合国情、面向世界、切实可行的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新模式,需要攻坚克难,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推动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以RCCSE收录的18种北京市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其投稿方式、微信公众号、出版周期,分析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困境及其制约因素。结果表明:高职学报普遍处于采编技术应用能力低、传播力弱、出版时滞长的困境。为此,从发挥采编系统优势,探索新型出版模式,加强新媒体编辑力量3个方面提出高职学报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对推动高校出版工作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工作是推动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强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与升级工作,全面推动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基于此,对高职院校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问题,提出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策略,以期推动档案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健...  相似文献   

17.
顾周东 《河南教育》2023,(12):11-13
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具体措施。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促进了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方案设计等方面发生变革,本研究分析了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构建了高校、教师、学生与社会的逻辑分析体系,从四个不同维度剖析了各自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中国”的战略背景下,加快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在教育领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抵达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节点。目前,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在顶层设计、实施路径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本文结合《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介绍了上海市对教育数字化转型进行顶层设计、建立系统架构的进程,并对相关实施路径进行了阶段性的总结,包括通过新基建支撑教育的新愿景,通过数字基座打破数据壁垒,通过自上而下的场景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案例探索共塑教育新常态,以及通过数字素养提升、评价改革、资源建设推动教育深度变革等过程,回应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系列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9.
职业教育作为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应从技能型人才生涯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不同阶段帮助其数字化转型。从人力资本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形成期对应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职前培养,维护期对应入职培训,消耗期对应职后培训,报废期对应老年教育。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各阶段数字化转型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面临诸多困境。职前培养与数字技术未有效融合、入职培训数字化流于形式、职后培训缺乏规范性以及老年群体对数字化学习存在偏见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数字化转型的时间落地和成效发挥。因此,需完善职前教育数字化体系、搭建入职培训数字化平台、更新职后培训平台功能、多元并举承办数字老年教育,以加速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已成为技术创新与模式变革的根本推动力。企业财务部门应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优势,为企业科学决策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数字化背景下,面对新技术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挑战,企业财务必须在战略财务、业财融合、财务共享等方面努力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