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亚南 《视听》2022,(2):51-53
互联网时代,现代媒介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电视剧的传播方式,尤其是作为"热媒介"的短视频以符合当下信息消费习惯的方式在青年群体中广泛流行.短视频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方式,还是大众可参与媒介生产的工具,甚至还因其"短"和"直观"的特性成为情绪集中的"发酵桶",让大众从"参与"中寻求情感的"共振".同属于影像媒介的短视频不仅在渠道上...  相似文献   

2.
兰佩蓉 《东南传播》2021,(12):106-107
从2G到5G时代,人类的记录方式由文字进化到影像,从对个人生活、社会环境的琐碎记录升级至主流媒体的权威发布.短视频也迅速成长为融媒体发展过程中,移动互联网时代最具爆发力和影响力的融媒创新产品.本文从短视频在新冠肺炎信息发布为切入点,探究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战疫"组织宣传中,借力短视频的传播影响力,在守正创新中实现传统媒体与短视频的共融共生.  相似文献   

3.
面对自媒体全面崛起的传播新生态,短视频不仅是用户自觉生产内容的平台,还是其自我展演、获取价值的场景空间.本文以可见性理论为切入点,从用户身体虚拟展演和影像符号真实可见两个层面,探讨了抖音短视频平台如何利用影像实践提高海洋符号的可见性,并试图解读短视频时代海洋传播的新内涵.  相似文献   

4.
2020年是中国短视频发展的转型年,是短视频发展竞速的"上半场",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第一,井喷式增长,即短视频行业的宏观特征,表现在注册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月活跃度急速攀升、运营的智能化更加凸显;第二,场景的多元,即短视频行业的微观特征,表现在平台的多元化、类型的精准化、内容的主流化;第三,分层式传播,即短视频行业的传播特征,重点表现在垂直化分层传播、圈层化分层传播、破圈再融合传播.未来,短视频行业在用户规模井喷式增长触顶后出现新拐点,开始进入求质的"下半场",主要表现为内容创作上更加优质和技术引领上更加创新.  相似文献   

5.
林桃千 《传媒》2021,(15):94-96
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展现"三农"场景、农村生活、乡村文化的主要窗口."三农"短视频的发展呈现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变化,为此"三农"短视频的传播需定位清晰,助力乡村发展.当前"三农"短视频机理主要基于集体记忆的唤起、标签传播特色以及"后台前置"式传播,未来"三农"短视频还需注重内容和质量的表达,以此在乡村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在短视频传播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发现:融合语音、文字、图像于一体的短视频模式更适宜中国文化的英式表述;英语教学改革中的线上课程需要抓住短视频传播"风口",在短视频课程品质中下足功夫;短视频传播为以英语开展的中国文化的西方式表述带来全新机遇.与此同时,行业融合是打...  相似文献   

7.
陈雷 《青年记者》2022,(4):93-94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中自媒体生产发布的短视频传播广泛,以碎片的形式拼凑完整的灾难景象.因其叙事主体从专业新闻生产的全知视角转为灾难经历者第一人称的内聚焦叙事,加之影像视听元素的放大效应,极易唤起观众的现场体验感并产生恐慌等负面情绪.专业新闻从业者在灾难短视频的影像叙事中要加强把关,对自媒体信息进行鉴别与释义,塑...  相似文献   

8.
范红  周鑫慈 《出版广角》2021,(11):67-71
移动传播产生新的社会情景,形成新的文化传播范式.移动短视频以娱乐性、场景性、互动性,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生产、意义分享和价值重构等方面新的媒介表达形式.本研究以抖音平台"上#谁说京剧不抖音#"话题下的高赞视频为例,通过内容分析考察京剧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得以广泛传播的内容生产特征与意义生成机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短视频传播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分别就传统文化短视频内容生产、内容生产者及平台运营三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视频化发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创新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以及互联网的升级,使得海派文化传播踏入了短视频传播领域.本文以抖音平台为例,介绍分析海派文化传播类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以及传播策略,探讨"海派文化+短视频"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雅林 《出版广角》2021,(21):77-79
乡村振兴战略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在此背景下,"三农"短视频的出现为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具有积极作用."三农"短视频将农村的日常生活与风土人情通过短视频媒介真实再现,在展现农村面貌的同时与农业经济相结合,促进新农村建设.文章通过分析"三农"短视频的传播价值,归纳"三农"短视频的传播现状,以期为"三农"短视频更好地传播提出有益建议,从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新闻短视频的制作与传播成为行业焦点.为此,本文分析了"短视频+新闻"报道优势,总结了"短视频+vlog""短视频+移动直播""短视频+动画""短视频+航拍"等四条创新发展路径.旨在助力短视频开辟新闻报道新方式,破解新闻报道创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李子柒爆红短视频的创作技巧,文章探讨了李子柒爆红短视频的特征,并从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出发,从内容、形式两个方面,分析了爆红短视频的创作技巧.提出:从"讲好中国故事"着手,注重民间文化价值的发掘,并恰当利用技术手段将发掘成果渗透到现代日常生活中,方可达到"爆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传播形式能够使人们获取各个领域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随着5G时代的来临,短视频应用市场发展的越来越好,对政务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基于此,提出了5G时代政务短视频传播影响因素分析.政务短视频的标题内容风格、主题类别、发布形式均能影响短视频的传播速度与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政务信息传播的范围.政...  相似文献   

14.
田晨旭 《声屏世界》2017,(10):67-68
我国短视频市场的蓬勃发展引发媒体关注,同时也促进了用户增长.就目前而言,借鉴国外发展模式的短视频媒体在视频内容、 栏目布局以及运作模式上展开竞争,具有内容化、社交化、平台化、碎片化的特点.本文以资讯类短视频"梨视频"为例,分析其作为短视频媒体目前的新闻传播特征,认为其在市场规模和用户发展方面依然具备潜力和优势,未来仍需克服自身不足缺陷,优化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硕  罗艳 《采.写.编》2021,(11):149-151
短视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新符号,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优化发展,短视频适应了受众"碎片化"的阅读习惯,以及参与式粉丝互动文化的狂欢,因此,短视频行业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本文从传播学理论出发,分析了《你好,李焕英》抖音短视频的内容特色,通过其内容主题、传播角度、视频形式等特点,探索了《你好,李焕英》利用抖音短视频宣传电影的策略.通过研究,旨在为如何利用短视频在事件营销传播中发挥作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如今,新媒体媒介"三微一端"(微信、微博、微视频和客户端)成为新媒体时代的一个新代言词。短(微)视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而生成的新媒体媒介,其不同于传统媒介,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低,不需要专业的拍摄技巧,所传播内容符合现代大众吸收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这就是为何当下短视频非常火爆的原因。本文对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和传播特点进行讨论,以抖音app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下短视频的新趋势、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短视频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娱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迅速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在短视频领域中,抖音短视频的发展最为迅猛,稳居短视频领域第一。与此同时,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建立清朗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抖音"平台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扩展了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现状、特点、影响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寻"抖音+传统文化"模式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短视频时代儿童影像广泛传播,儿童网红大量涌现,短视频平台呈现出儿童"异化"的各种影像奇观:具有"成人美"的身体奇观;不健全成人价值观的话语奇观;凸显儿童主体性的创作奇观;成人视角下的观赏奇观.影像中的儿童虽然体现了成人化、商品化的特点,但在儿童影像他者建构的悖论中,不应意味着"童年的消逝",而是儿童话语权的回归与童年影像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自2016年起,短视频成为新媒体内容创业的风口.文章以纪实短视频为例探索新媒体的生产传播创新与发展路向,见微知著,具有现实意义.首先,在分析短视频纪实化倾向成因的基础上,对纪实短视频的生产与传播创新做了分析;其次,结合典型个案,分析基于不同主体的纪实短视频机构平台的特点;再次,研判纪实短视频的发展路向,提出纪实短视频会成为媒体融合时代"泛纪实内容生态"下的新一极.  相似文献   

20.
严功军  仝莹莹 《当代传播》2021,(4):103-104,110
短视频在农村的流行成为数字时代农民参与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因其与农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关联而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作为传播主体,如何认识和进行短视频传播,其传播行为会受到什么影响,有何变化等,需要从农民自身的角度进行实证考察.本文基于"污名"与"赋权"两个评价维度,通过参与式观察与问卷调查法,了解农民短视频传播的实际情况,反思数字时代农村媒介化变与不变的实质及未来的理性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