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层顶板的稳定性是影响煤层回采工作安全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大量钻孔和矿井生产资料,研究了木城涧矿侏罗系煤田主采十槽煤层顶板工程地质特征.结果表明:十槽煤顶板岩性均以粉砂岩、细砂岩为主,局部见泥岩;裂隙都较为发育,顶板破碎;顶板类型以稳定和中等稳定为主.该评价结果有助于该矿加强不同区域煤层顶板的管理及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2.
顾桥煤矿(南区)-796m南二11-2胶带机大巷为高应力软岩巷道,通过底板打锚索注浆技术对破碎底板进行加固,有效控制了围岩底臌,保持了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的稳定,而且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支护成本,技术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超前大管棚支护是隧道进洞施工中穿越洞口的软弱破碎围岩地段、堆积体或浅埋偏压地段行之有效地重要的支护措施。黔张常铁路晏家堡二号隧道出口为三线车站大断面铁路隧道,开挖宽度20.8 m,高度16.53 m,出口为软弱破碎围岩,采用大管棚超前支护和预注浆加固施工技术,取得良好效果,隧道安全进洞,为隧道大断面施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沿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煤发育地区采用垂直井压裂井、多分枝水平井、水平对接等钻完井方式,很难获得经济产量。构造煤破碎松软,钻、完井困难,如果加大钻井液粘度,又会对煤层严重污染,难以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如果采用沿煤层顶或直接顶板底部钻水平井,进行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渗流率,避免钻井液、压裂液直接作用于煤层而造成的储层污染。通过分段压裂在煤层及顶板处形成大范围的三维裂隙网络,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超前解决煤矿瓦斯突出和涌出问题。基于上述理念设计施工的宣东二号煤矿XC-01H井,在液柱高度325 m时的排采初期已开始产气,该技术有望突破构造煤采气瓶颈。  相似文献   

5.
道工程中大部分地质条伟复杂,特别是洞口围岩一般较为破碎,地质条件差,为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进洞,洞口施工大多是在预加固的支护系统下进行的,尤其是在浅埋、偏压、破碎、软弱、地下水丰富并具有软弱夹层、顺层等极易发生滑移,坍塌的地段更需要采用综合预加固体系。隧道洞口段常用的预加固措施主要有地表锚杆加固、锚索、地表注浆、超前锚杆、型钢支撑、超前小导管等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的难度越来越大,该文基于薛湖煤矿29020机巷围岩赋存地质条件,实验室测试了巷道围岩物理力学参数,现场实测了巷道围岩松动圈,提出了锚固应力叠加控制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锚杆支护参数的理论计算,并采用数值模拟优化了锚网索支护参数,在薛湖煤矿29020机巷进行了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研究结果表明:29020机巷顶板存在80~100cm的松动圈;采用“锚杆+短锚索+长锚索”多层支护形式可更好地保证围岩稳定性,并计算得到锚杆合理长度为2.4 m,间排距为0.7 m×0.8 m,长锚索8.3 m,短锚索5.5 m,间排距为1.4 m×3.2 m;巷道顶板、两帮位移量10~20 mm,锚杆、短锚索、长锚索端锚力分别为50~100 kN、100~150 kN、100~200 kN,29020机巷围岩稳定性得到了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马迹塘至安化高速公路康家台隧道浅埋段过冲沟,埋深5~20m,冲沟常年流水,最浅埋深5m。本段地质为碎石土,强风化砂岩,节理发育,构造裂隙发育。岩土层内含少量第四系孔隙水及构造裂隙水,雨季水量较大。为此,研究并实施自进式锚杆结合小导管预注双液浆的施工方案,以期快速、安全、高效通过上述复杂的地质浅埋地段。  相似文献   

8.
井壁稳定问题是限制钻井速度的重要瓶颈之一,为了给钻井现场施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通过物理方法,利用柱面坐标,建立了竖直圆柱井筒围岩力学模型,得到了简化条件下的井下岩石受力表达式,指出由于井下围岩压力占主导地位,对造成井壁岩石失效的判断提供了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弱胶结砂岩巷道在开采过程中的变形特征,解决巷道围岩发生严重破坏、围岩稳定性较差、支护比较困难等问题,本文以内蒙古唐家会煤矿61101工作面回风顺槽为研究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对原始支护方式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始支护参数进行优化,最终采用锚杆、锚索、W钢带和金属锚网混合支护。最终通过现场实践考察,对围岩顶板两帮变形量、锚杆索锚固力的大小进行监测,确定优化支护方案比较合理。本文认为此方法对改善此类巷道的支护有很好的效果,有利于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0.
准确测定煤层瓦斯压力主要是用高压注浆方法封堵钻孔围岩裂隙,以隔绝钻孔的封孔段与围岩裂隙的连通;介绍了用多步分段封孔测压技术测定较破碎煤层瓦斯压力,通过对煤层瓦斯压力的实测及封孔工艺综合分析,找出了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的较为先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瓦斯是煤矿井巷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井巷围岩中逸出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瓦斯井巷监控要点分为施工准备阶段和施工过程中,在煤层和瓦斯探测阶段、井巷开掘及衬砌阶段,通风管理阶段进行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2.
第三系泥质弱胶结富水粉细砂岩地质区段的胡麻岭隧道施工中,极易产生流砂、涌砂、稀糊状涌泥等现象,围岩水浸稳定性极差,造成施工受阻。采用地表深井超前降水技术,能有效改善隧道施工环境,减小地下水危害,降低施工难度和风险,加快施工进度。胡麻岭隧道3#斜井段200m地表深井降水施工方案对类似地质环境中隧道施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锚索网支护是一项新兴的煤巷支护新技术新工艺。它是运用锚索网支护悬吊理论、围岩加固理论以及组合梁理论,结合工程设计施工中有关顶板离层、表面位移、锚固力等矿压观测数据,及时对不同岩性岩层调整相应的支护参数,从而达到对巷道进行合理支护。  相似文献   

14.
大断面软岩交岔点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孔李煤矿孔井西四采区轨道下山交岔点岩性及实际破坏情况,为了永久地支护该交岔点,分析了其破坏原因及锚索锚注加固的机理,从加固围岩和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出发,针对围岩松散破碎,原有传统的补锚网喷修复方法效果不理想的实际情况,根据锚索和锚注的支护特点和应用范围,采用锚索锚注联合支护技术对其进行修复加固,修护后交岔点支护效果良好,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该种联合支护方式对类似交岔点维修加固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隧道围岩为黑色、灰黑色碳质页岩、岩体强风化、裂隙水发育、岩层遇水已软化等典型的软岩特点,采用3SNS-A柱塞式高压注浆泵对破碎松散软岩地段进行超前小导管高压注浆,加固后围岩地段效果较明显,隧道超欠挖得到明显的好转,同时提高了隧道施工功效,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甘庄煤矿近距离煤层巷道锚杆描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从近距离煤层巷道闱岩实际及本矿巷道乏护现状出发,采用MIDAS/GTS数值模拟,分析了近距离煤层巷道围岩位移、应力分布及破坏范围;研究了不同因素对巷道旧岩变形与破坏的影响,设计得出合理的是护参数,进而提高锚杆锚索联合支护参数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及实用可靠性,进一步发挥锚杆支护技术的潜力,为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超前管棚支护是隧道施工中穿越软弱破碎围岩的一种有效的预支护方法。介绍超前管棚的受力原理与模型、设计与施工要点及适用范围等,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超前管棚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管棚法在隧洞施工中用于极破碎地层、坍方体、岩堆等地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隧洞开挖的方法应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支护方式、工期要求、施工机械化程度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选定。中、小隧洞应优先采用全断面开挖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个特殊煤仓施工经验的分析,提出了特殊煤仓明显优势和使用价值;详细介绍了潘三矿西一8煤煤仓和12528煤仓两个特殊煤仓的实际施工过程、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技术难点和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对破碎介质中隧道围岩应力状态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材料加固参数对围岩应力状态的影响.并将围岩垂直应力的数值解与按规范规定的简化公式求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到该隧道围岩应力的一些分布规律,为今后类似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