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通过阐释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择业观错位问题,剖析问题形成原因,以暨南大学某省级“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为例,提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盐化水”,用理想信念之灯“点亮”高校毕业生的报国之志,将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建功立业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航空航天类高校是培养具有“航空报国”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主阵地,开展精准的课程思政既有助于满足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又有助于在高校践行“三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分布式认知的主客体融合观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观点,立足航空类院校的航空报国办学理念,依托智能制造类课程“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挖掘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属性,探索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航空报国精神,协助构建培养兼具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人才的协同体系。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总书记“五种精神”的提出,是凝聚和团结亿万中国人民同心同德建设现代化、促进和推进民族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时期弘扬“五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是“三观”教育的新体现,是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基础、理论指导、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适航取证是我国大飞机翱翔蓝天的重要前提,“适航基础”是飞行器适航技术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对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的同时提升个人修养和素质,有重要的教育意义。首先,简介了“适航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和课程内涵,阐述了它对航空和适航专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其次,围绕课程内容探索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目标,围绕家国情怀、科学素养和法治意识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最后,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案例,将课程知识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案例有机融合,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航空和爱适航的热情,树立航空报国的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工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高等教育》2021,(5):F0003-F0003
华中师范大学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从百年校史中汲取教育报国的精神养分,于2016年开始举办“讲好华师故事”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身边人,平凡人讲述故事的质朴形式回顾办学历程,弘扬华师精神,彰显文化底蕴,展现教育发展缩影,助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以实现“人人皆主体、时时皆契机、处处皆课堂”的理想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弘扬发展紅船精神的内在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迫切需要。实现红船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提升“教学-实践”育人功能,创新“宣讲-服务”育人体系,打造“文化-浸润”育人环境,形成立德树人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文化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发挥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价值是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弘扬红旗渠精神,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要求。应该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思想认同和实践参与,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高校加强劳动教育,要引领学生认识历史进步、增强阶级认同、站稳人民立场、弘扬奋斗精神、坚持才能报国、追求幸福生活,要把劳动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用劳动教育新要求指导实践育人,构建实践育人的目标内容、平台支撑、政策保障、协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能够激励、培养时代新人。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探索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思政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引导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情怀、规范思想行为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通过打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大课程”、营造感悟伟大建党精神的“大环境”、创设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大平台”等路径,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全面分析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定位,有的放矢地挖掘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独特价值,推进高校打造“红色课堂”、创建“红色基地”、营造“红色氛围”、弘扬“红色精神”,积极推动红色资源有效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与行为上全方位引领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图谱。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精神谱系视域下,审视雷锋精神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对新时代弘扬雷锋精神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积极效能。在精神谱系视域下将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精准把握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指向、“三重维度”和融入路径,推进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2.
邵利 《科教导刊》2023,(26):93-95
通航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文章首先阐释通航文化的概念,其次分析了通航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即充实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厚植大学生“通航报国”情怀、培育大学生通航文化精神;再次以山西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案例地,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概况及通航文化与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通航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路径,即通过课堂教学传授通航文化,通过实践活动践行通航文化,通过校园文化渗透通航文化。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这是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劳动者提出的期望和要求,为传统工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作为广大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精神旗帜,将其贯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一方面,有利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助力我国实现制造强国的建设目标。另一方面,工匠精神内涵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和实效性,继而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某种程度上来说,“幸福”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符合人类高层次需求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能够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个性化、品质化、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幸福”思政的着力方向需要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环体、介体要素去渗透和实现。具体来讲,需要在情感主导和关系互动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柔性”转化;在情境创设和氛围营造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隐性”转化;在数据赋能和平台打造中推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智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以劳模精神进校园为代表的弘扬劳模精神育人教育方式,进一步加强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劳模精神育人教育,要建立起以弘扬劳模精神为载体育人教育的制度管理机制、引领价值机制、文化氛围机制的三重制度机制,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6.
伟大建党精神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源”和“本”,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和“魂”。推进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需要从“道”“学”“术”三个维度着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三大规律”,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筑牢思想、政治、精神和道德“四大基石”,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形成说服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三大合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以助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发挥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是落实“大思政”育人格局和课程思政的要求,是创新创业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五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时代精神的培养、正确“三观”的树立、社会责任感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增强、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具有贴近学生实际需求、实践性互动性强、易于凝聚工作合力、具体载体方式丰富灵活等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具有专业教育、通识教育、涵养教育的“三维圈层”结构。要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认识和重视、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分层分类实施、强化对具体承担创新创业教育任务的教师的培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双向协同,进一步发挥好新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教育与空间须臾不可分离。相比以往,人工智能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空间,镶嵌在一个更为复杂的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网络之中。人工智能不仅创设并呈现出更为丰富而复杂的空间,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形塑的影响力越来越深刻。人工智能改变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与实践空间。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是借助于先进的智能技术手段,把道理学理哲理之思想政治教育的“产品”生产得更好、运输得更好,以更好满足受教育者的“思想消费”与?“精神需求”。人工智能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生产需要做好转变空间思维、优化空间设计、深化空间交往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为爱国主义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为高校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时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启示.当前,应当以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契机和动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把抗震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搞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进入新时代,党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并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牢记“国之大者”,遵循思想政治工作发展规律,与时俱进将“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贯穿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升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