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有一次去逛商场,我碰到一对母女,女儿在前头哭哭啼啼地走,母亲在后头絮絮叨叨地数落女儿.原来,她刚给了孩子五块钱买文具,孩子只买了一块钱的橡皮擦,找回的四块钱却不见了.这个母亲有些气愤,说孩子是个马大哈,什么事都做不好,并搬来女儿的一些陈年"丑"事,一件一件地证明她的判断,并断定她的将来没有出息.周围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  相似文献   

2.
一位40多岁的母亲,进入更年期后,变得多疑、心烦意乱、好发脾气.她在北京某重点中学的15岁女儿正好进入了青春期,表现得非常叛逆.于是,处于更年期的母亲与青春期的女儿战事不断.母亲很痛苦,但又不知该怎样处理此事.咨询了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后,母亲给女儿写了封"道歉"信.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验和培养女儿的应变能力,一位母亲带着女儿逛街时故意将其"丢失",女儿号啕大哭,满街找妈,而那位母亲则悄悄躲在附近观察.这是发生在重庆市九龙坡区杨石路上的一幕.这位母亲的做法引来路人议论,支持、反对的都有.某晚报对此事还做了报道.  相似文献   

4.
女儿从小跟我母亲在老家长大.也许是"隔辈亲"的缘故,她在奶奶的娇惯下,养成了许多坏毛病.到了该上学的时候,我把她接到城里,她那乖戾的性情更加暴露无遗.起初由于她年龄小,我和妻子坚持实行"高压"政策,打骂并用,但仍没有彻底改变她的陋习.现在她的小学时代快要结束,我们感觉女儿大了,以前的那套"措施"不再合适,于是决定调整"战略",给女儿一个心灵的春天,使她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我是"左手"     
三岁时,女儿常常搂着父亲的脖子撒娇:"爸爸,我还要听,你再给我讲两个故事". 四岁时,女儿常常拖着母亲的手耍赖:"妈妈,我还想玩,你再陪我玩一次游戏."五岁时,女儿常常缠在父母腿边哭闹:"我,我还想看一会儿动画片."六岁时,父亲对女儿说:"爸爸为你请了一个辅导老师,你要学会弹钢琴."七岁时,妈妈对女儿说:"绘画最能陶冶人的气质,妈妈明天带你去少儿美术班报名."八岁时,父母对女儿说:"学习千万不能落后,周末浪费了可惜,明天你去上补习班".  相似文献   

6.
张树忠 《高中生》2008,(7):38-38
曾经看过这样一则故事:女儿为缝补衣物的母亲递一把剪刀,不小心割破了母亲的手,顿时血流如注。这时母亲没有生气,而是告诉了女儿要把"刀尖"对着自己的道理。母亲的做法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很有启示。有些人在人际交往中,  相似文献   

7.
子女作业家长签字 我这做母亲的至今未在灯下陪女儿读过一个晚上的书.说来惭愧,当时连她什么时候期考,考哪几门课也闹不清楚.有时女儿拿来复习题卷子说老师要求家长签字,我对女儿说:"要我签字可以,但我签字,你负责,因为书是你去读的,考试时不可能跟去为你检查差错."女儿把小嘴一撅回答:"什么时候你管过我?你放心签好了,我会自己负责的."于是,她指到哪儿我就签到哪儿,遇上有一叠的,我就用手指拈开页角,挨个儿签,省得一张张翻了.我相信,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是一袭不用父母涉足的独立自主的领地.你负责了,那还用得着他(她)负责吗?  相似文献   

8.
冷爱     
母亲带女儿逛服装市场,与摊主讨价还价.女儿说:"不要还价了,买下吧,人家赚钱也不容易." 母亲欲言又止,掏钱买下.其实,朋友告诉过她,这儿的衣服,还价一定要狠.这些卖衣服的人,比他们富得多.  相似文献   

9.
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对女儿有着深厚的爱.不用说,对于这样的"知道"女儿是第一人,夫人是第二人.我对女儿的爱,有时连夫人都"看不惯",时不时地提醒我:你这样护着她,哪一天离开了你,你让她怎样生活.然而,20年来,我从未觉得自己对女儿的爱有什么"过度",更不觉得太多.  相似文献   

10.
女儿终于在全家人期待的目光中成了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着女儿摆弄新书包的兴奋劲儿,作为母亲我也很高兴.我相信几乎所有的父母都会和我一样激动和不安,因为孩子从幼儿变成学龄儿童,意味着整个家庭将进入一种新的生活状态,也意味着孩子将很快地成长.  相似文献   

11.
爱如岩石     
<正>一位妇女有一个十几岁的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儿变得越来越叛逆。在某个深夜,这种叛逆达到了高潮,女儿因酒后驾车被警察抓住了,母亲不得不去警察局领她出来。事后,她们互不说话,直到第二天下午。母亲给女儿一个包装精美的小礼品盒,从而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僵局。女儿冷淡地打开这个礼品盒,看到里面装的是一小块岩石。女儿翻了一下眼皮,然后说:"真漂亮,妈妈,这是用来做什么的?""你看里面的卡片吧。"母亲说。  相似文献   

12.
[经典文本] 久违的人 川端康成 "今天又遇见了久违的人呢." 最近父亲从学校回到家里,总是对女儿这样说.他多次重复谈及当天遇见的"久违的人"的事,大概隔三五天就谈一次. 父亲是一所私立学校的国文老师,退休之后,在别处任讲师之职.两个月前,儿子结婚,另立了门户,他就和女儿两人过日子.今年儿子33岁,算是晚婚了.女儿也已...  相似文献   

13.
近日,逸思教育咨询的胡国志老师遇到这样一件事:一位母亲为帮助女儿迎考复习,辞去工作在家已半年,她每天为孩子的饮食起居问寒问暖,琢磨复习、应考时的注意事项,凡能想到的她都不厌其烦地一一做到了。然而,让母亲伤心和不解的是:女儿有一天竟提出要一个人搬出去住,说这个家让她感到窒息,感到烦。这位母亲在她面前流着眼泪不停地问:“我哪点没做好?你还要什么?”近期针对上海市453个高三毕业生的一次调查结果或许能给她一点答案:54%  相似文献   

14.
智慧故事 1 随着"全民采摘"的盛行,女儿也加入了"开心农场主"的行列.眼见着"堵"不是办法,我决定以"农场"为教材,培养女儿的另类兴趣. 一个双休日,我驱车带着女儿来到乡下的农田,指着庄稼让女儿辨认.  相似文献   

15.
"你先挂"     
此文能得满分。第一,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载体"你先挂"。谁见过抽象的亲情?只见过其载体。"你先挂"这一载体,司空见惯,只有"有心人"才能发现它。更难能可贵是,作者发现了其中的"挂",还发现了"电话线",它十分契合地承载"牵挂"的亲情。第二,这一载体托起两个层面。第二个层面"女儿牵挂母亲",要言不烦,含义隽永--人类将爱传递。但是,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嘟嘟'"。应改为"'嘟,嘟……'"。这样,就写出了"女儿"长时间欣赏"忙音"的情态。  相似文献   

16.
曾有位母亲在和女儿玩"摸高"游戏时发现,当女儿一次次努力向上蹦,而她总是故意把手略抬高一点让女儿够不着时,女儿的情绪明显地越来越沮丧.于是,她改变了做法.悄悄地把手放到女儿能够摸得着的高度上,结果女儿欢欣雀跃,玩兴大增.这是一件小事,却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期望值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7.
正寒假里的一个周六晚上.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母亲忧心忡忡的声音:"马老师.您快帮帮我们!我在孩子的本子里偶然发现一把条子.都是一个男孩写给女儿的.还有女儿在本子上写了好多这方面的话……我家这个年怕是过不好了……"我很理解这位母亲的心情.约  相似文献   

18.
席彩虹出生在湖北武安县一个富裕的家庭,父亲在县税务局工作,母亲在银行上班,对这个宝贝女儿宠爱有加,她刚上大学时,父亲就在县医院给女儿联系好了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一位黑人母亲带着女儿到伯明翰买衣服,白人店员很不礼貌地挡住了女儿,不让她进试衣间,傲慢地说:"此试衣间只有白人才能用,你们只能去储藏室里一间专供黑人用的试衣间."母亲根本不理睬,她冷冰冰地对店员说:"我女儿今天如果不能进这间试衣间,我就换一家商店购衣!"女店员为了留住生意,只好让她们进了这间试衣间,自己则站在门口望风,生怕有人看到.那情景,让女儿感触良深.  相似文献   

20.
一、超前与适时的考察--从美国的"拒绝教育"传统说起 30多年前,在美国内华达州发生了一桩奇特的诉讼案:一位母亲仅仅因为自己3岁的女儿伊迪丝认识了字母"O"而把女儿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