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劣构问题是开放式的问题,其解决方式具有多样性,劣构问题的解决能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地理思维品质.文章在对劣构问题特征解读的基础上,以"中东"一节教学为例,进行基于劣构问题的教学实践,以期为中学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劣构性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强化学生从课堂到生活的迁移能力.本文从选择恰当的问题情境巧设劣构性问题、利用学生的认知障碍创设劣构性问题以及关注问题的灵活性三个方面阐述生物学课堂劣构性问题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关注劣构问题的解决,对学生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也符合当前新课改理念。比较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的异同,然后以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为例,讨论了劣构问题的解决过程,最后探讨了劣构问题对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虽然大多数教育家认为问题求解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结果 ,但在教学设计研究中却很少涉及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问题。本文的探究力图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认为 ,问题可以分为良构问题 (well- structured prob-lem)和劣构问题 (ill- structured problem)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 ,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 ,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获得同一性的解决方法 ;劣构问题的特点是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的条件 ,这些条件不仅不易操作 ,而且包括某些不确定性因素 ,如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求解方法是必要的 ,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 ,哪种解决方法最为合适等等。对于这两大类型问题 ,本文分别讨论了学习者问题求解的模式和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支持学习者问题求解技能的发展。良构问题的求解模式是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而劣构问题的求解模式则是基于一种新兴的劣构问题求解理论、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5.
劣构问题的特征和解决过程,决定了其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价值。构建围绕生物学劣构问题的教学模式,并以“细胞通过分裂实现增殖”一节为例,阐述在该模式指导下生物学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相较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可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探究欲望,促使其在寻找最佳解决办法的过程中发展高阶思维。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分析劣构问题在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方面的教学价值,培养学生的求解能力、决策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可优化教材中的问题设计、创设生活情境、利用错误资源、捕捉课堂生成,巧妙设计劣构问题,引导学生达成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7.
劣构问题的求解根植于情境认知理论.网络学习环境下,并非每一个劣构问题求解者都是专家和能手,对于新手求解者而言,如何探索有效的求解方法和途径,是众多学者一直在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对劣构问题求解的实质,以及情境认知理论的核心概念即"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进行剖析,认为劣构问题新手求解者通过与构建的虚拟实践共同体的文化和情境之间联系和互动,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者逐步到虚拟实践共同体中的核心成员,从新手逐步到专家,从而能寻找到有效地解决劣构问题的策略.为此.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网络学习环境下新手求解劣构问题的策略,即运用技术中介听取专家的"口授教学";参与同类案例实践;形成共同的价值规范等三部分.研究表明,在虚拟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能帮助新手求解者高效率表征劣构问题,生成更优的解决方案,并能对其进行持续地监控和评估.本文验证了"学习是实践共同体中合法的边缘性参与"这一著名论断,也为劣构问题在情境认知方面的求解探索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劣构数学问题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实际生活中都是很重要的,但解决起来却非常困难。结合劣构问题的特点,从情境认知理论的角度提出网络环境下劣构数学问题求解的教学情景设计,为此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基于良构和劣构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模式(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虽然大多数教育家认为问题求解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结果 ,但在教学设计研究中却甚少涉及问题求解的教学设计问题 ,本文的探究力图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认为 ,问题可以分为良构问题 (well- structured prob-lem)和劣构问题 (ill- structured)两大类型。良构问题是指限定性条件的问题 ,它具有明确的已知条件 ,并在已知条件范围内运用若干规则和原理来获得同一性的解决方法。劣构问题的特点是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的条件。这些条件不仅不易操作 ,而且包括某些不确定性因素 ,如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求解方法是必要的 ,如何将它们组织起来 ,哪种解决方法最为合适等等。对于这两大类型问题 ,本文分别讨论了学习者问题求解的模式 ,讨论了相应的教学设计模式 ,以支持学习者问题求解技能的发展。良构问题的求解模式是以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而劣构问题的求解模式则是基于一种新兴的劣构问题求解理论、建构主义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10.
从多角度分析设计、整体框架设计、方案评价设计和开放式问题设计等方面构建劣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关联主义: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表征的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表征是劣构问题求解的关键步骤.本文剖析了劣构问题表征的过程,从关联主义学习观的视角,对劣构问题表征的实质作出解释,并提出了基于关联主义的劣构问题表征的策略,为网络学习环境下劣构问题的求解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启发.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劣构问题解决理论,以“河流地貌”为例,制订了跨年级的整体教学设计策略。认为通过定位劣构问题所属领域或主题、界定问题约束条件、支持制订解决方案、实施并评估解决方案等环节,在教学中适当设置劣构问题,提供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情境,将有助于平衡教学内容的逻辑性和生活性,帮助学生有效整合知识结构,提高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3.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劣构问题情境探索,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从劣构问题的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情境探索,助力思维生长,提升思维品质。劣构问题情境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依托与载体,促进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4.
劣构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实践中,具有结构形式灵活、与具体情境联系紧密、涉及因素与条件多样、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和评价标准等特点,探究求解劣构问题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意义。具有发散性结构的思维导图在劣构问题求解过程中,有助于帮助问题求解者在搜寻、选择信息时理清思路,正确、全面地表征问题;在比较解决方案时,展开联想,吸取各方立场和建议,形成一个综合完善的问题解决方案;在求解过程中,制定计划,监控与评估解决过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共同体正受到教育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实践共同体的建构研究主要借鉴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对实践共同体的实践特性关注不够。从问题解决视角看,劣构问题解决是实践共同体中实践的主要方式,基于劣构问题解决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实践共同体建构,不仅适切而且必然。文章在阐释实践能力和实践共同体内涵的基础上,探索劣构问题的解决过程、影响因素,继而提出了相应的实践共同体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新工科专业"金课"需要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深度学习活动.混合式学习将学习划分为线上和线下,深度学习理论将学习分为浅层和深度,问题连续统理论将学习视为从良构到劣构问题解决的连续活动过程,这三个学习活动过程性理论可进一步整合为混合式深度学习活动连续谱理论.该理论可指导新工科专业"金课"混合式学...  相似文献   

17.
基于计算机的认知工具多维度地支持了人类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不断地解决各种问题,其中多数是劣构问题,这些问题不同于学校教育中的良构问题。解决劣构问题能够发展人类的高级思维技能,形成专业技能和智慧。"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认知工具作为人类思维的工具,促进了人类解决问题的效力。  相似文献   

18.
在地理学习中,劣构问题更具复杂性,具有一定的挑战,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将其作为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探究问题、在学习合作中解决问题、在总结评估中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可将劣构问题作为“导火线”,通过情境创设、知识建构、问题解决和反思评价4个环节完成劣构问题的解决,促进批判性思维、反思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高阶思维的发展,最终实现深度学习,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劣构问题在学业水平测试中有独特价值。学科认知情境劣构问题触及学科本质问题,生活情境劣构问题体现情境化命题理念。劣构问题关注情境,突出思维表现性考查。教学中应重视劣构问题的设计与运用,要重构文本阅读教学的内容,转变教学方式,重视读写一体化活动与跨学科学习探索,并以创设融合情境做保障。  相似文献   

20.
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为例,通过云南鲜花生产基地如何对鲜切花进行保鲜的劣构问题进行情境教学,阐述如何把劣构问题良构化,进而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