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风》2020,(2)
本文介绍了基于蓝牙和互联网技术的草坪智能灌溉系统环境监测、蓝牙BLE组网控制和4G网络传输、控制部分,通过蓝牙组网和互联网通信结合土壤水分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天气预报等实现了草坪环境的远程监测和自动化灌溉,让草坪的灌溉更加科学和高效,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水资源。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3)
简单回顾了智能客服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介绍了金融领域的知识图谱、智能问答等相关技术,讨论了研究与应用的意义;另外分析了金融领域中智能客服相关技术的市场案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金融领域智能客服的系统架构设计和工作流程,并提出了金融领域未来创新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智能技术得到了高度普及,几乎被应用到了社会活动的所有领域。这些高新技术在办公中的应用,实现了高效、无纸化办公,在生产中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就是高新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应用的体现。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到工业领域。本文将针对新时期智能制造技术与系统的发展与创新展开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的应用,详细介绍了智能电能计量系统的组成与技术优势,并从电能计量低功耗集成电路系统、谐波电能计量非均布同步过采样、高精度智能电能计量系统三方面对智能技术在电能计量领域应用的具体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在智能技术这一领域连续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目前智能技术已经在很多领域都有了广泛的应用。在当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设计领域,智能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并为提升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设计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进一步加深智能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设计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水平,本文将详细分析智能技术在该领域应用的优势,希望能以此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的设计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科技风》2021,(26)
随着智能技术的蓬勃发展,致力于探索智能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应运而生,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探索人类生命和疾病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及应用方向。本文结合智能医学的本质特征,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能力和课程实践四个方面,构建"人工智能+医学"背景下智能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契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求,能够更好地促进智能医学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视觉理论的不断发展,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涉及该技术的专利申请量也随之迅速增长。本文基于智能视频监控领域的专利文献,对该领域专利申请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在安防领域的典型应用介绍了智能视频监控领域专利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智能技术的发展,其作用在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控制领域越来越广泛,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电力系统自动化进度和对未来的智能操作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在智能领域开拓了新的篇章,就几种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方面做了研究及阐述。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20,(17)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门锁逐步走向千家万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卡、手机、指纹、人脸等非传统机械钥匙的开锁方式。然而人脸识别门锁的能耗问题相对较高,致使用户需要频繁更换电池;指纹识别对指纹精度的要求导致并非所有用户都能享受这种便利,故作为现代必备生活品的手机成为最好的门锁钥匙。蓝牙门锁采用能耗很低的BLE技术,与手机蓝牙通信完成开锁,无连网,安全。目前很多手机集成指纹或者人脸解锁,从而可以结合使用手机自带的生物解锁功能代替手机输密码进行蓝牙开锁,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10.
李慧  魏新利 《科技广场》2005,(10):121-123
智能仿生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地位已经愈来愈重要.本文综述了智能仿生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人工智能探索、新材料的开发、机械制造及化工领域等方面的新进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使得金融行业面临新的竞争格局。互联网头部企业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优势和互联网用户基础,在智能金融领域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对以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头部企业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并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对互联网头部企业在智能金融领域的竞争力状况展开分析,明确其竞争优势,为其未来发展提出相应建议。研究发现,能否掌握智能芯片等人工智能领域底层技术,以及能否提供差异化的金融产品是影响互联网头部企业发展在智能金融领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未来互联网头部企业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提供差异化产品,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领域深度应用,并向技术输出型企业转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智能技术的高度普及和发展,各领域对于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提高。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我国电气工程应用中的主要控制技术,通过对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对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应用智能技术进行分析,总结出具体应用方式,推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针对红外检测技术的特点,提出开关柜内器件温度采集可以引入低功耗蓝牙技术。利用TI的低功耗蓝牙开发技术分析设计了基于BLE的温度采集系统,该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搜集开关内部监测点的温度数据,并将数据利用CC2540芯片无线传送给集中器。最后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电力行业中采用BLE技术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导读]大数据技术在交通运行管理优化、面向车辆和出行者的智能化服务、以及交通应急和安保等方面都将形成巨大市场。 科技专论: 近年来,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对智能交通系统发展带来了重大变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连等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不仅给智能交通系统注入新的技术内涵,也对智能交通系统的模式、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国际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路协同系统、公众出行便捷服务、车联网等热点技术领域,都在广泛研究和应用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新技术。我们注意到,今年10月在日本举办的第20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交通大数据的研究非常活跃并已经形成了许多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创新成果。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大数据技术在交通运行管理优化、面向车辆和出行者的智能化服务,以及交通应急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都将形成巨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5.
<正>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让智能化技术在很多领域获得了应用,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服务。在铁路领域,智能化技术与高铁结合,诞生了国内首条基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智能京张高铁,预计2019年年底开通;在公路领域,无人驾驶汽车和车联网引领着智能交通的技术前沿;在航空、水运等领域,智能化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与公路、铁路一起,构建起立体、畅通的智能交通运输网络。随着5G的到来,智能交通领域的发展再一次被提上日程,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也愈发增高。本文就将带领同学们一起聊聊智能交通技术里的那些新鲜事。  相似文献   

16.
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是一个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和极富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本文在充分讨论数据挖掘技术和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阐述了结合数据挖掘、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技术的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体系结构,并总结了其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智能传感器技术在中医学领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专一、灵敏、响应快等特点,本文简要介绍了智能传感器的原理,分析了智能传感器在中医上的应用优势及探讨了智能传感器在中医上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电力逐渐成为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应用产业,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必备要素。在工业一体化、技术一体化的智能时代,人们对电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就对电网的技术发挥及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智能电网的应用将我国电网的应用性进一步提高。配电线路连接电网与用户之间的基础桥梁,可以充分反映出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因此,加强智能电网在配电线路中的技术应用,是促进我国电力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科技风》2017,(11)
伴随着交通的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智能交通领域中常见的图像处理技术与方法。首先对交通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介绍;其次,针对车牌自动识别和运动车辆检测技术中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比较;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智能交通领域的图像处理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开始引起学术界、军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其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处理,传送到这些信息的用户,是一种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论文以传感器网络为基础,首先介绍了传感器网络的构成、体系结构、特点以及各种支撑技术。随后介绍了智能家庭的概念、组成、标准化情况以及主要业务。之后结合智能家庭领域应用背景的相关性,提出将传感器网络应用到智能庭领域,由传感器网络来实现智能家庭信息采集处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