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拥有个人博客"踏入"《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我看到各地同行上传了我平时无法学到的教学经验和教科研信息。欣喜之际,尝试着加入其中,便拥有了自己的博客——"大海一滴水"。撰写博文,从此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二、研读圈中博文加入了《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我如饥似渴地在圈里学习着,品读精华博文,用笔抄录精彩片段,开始尝试撰写文章。虽然有话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一线话题"栏目的"案例选登"里,笔者拜读了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初级中学赵晨老师撰写的《巧用一"棒",突破难点》一文。通过认真研读、分析对比给笔者带来了一些别样的感受与思考,愿与全国的同行们交流与探讨。一、"反思"表述谁是主体赵老师的教学案例是通过观察陶老师的公开课——《站立式起跑》后,以叙事的形式来描述巧用一棒,突破教学难点的教育教学故事。在简介了此次案例背景  相似文献   

3.
拜读了丁荣辉老师在1998年第3期《体育教学》发表的《改进迎面、往返接力跑(跳)项目的组织方法》一文,甚感欣喜。丁老师在该文中一针见血地道破了许多老师在组织迎面、往返接力跑(跳)项目的游戏教学比赛时常出现混乱,甚至不安全等现象的实质——备课时没有从根本上考虑学生的需要。只是我认为丁老师设计的两个图在实效性上有一定折扣。谈两点看法,望丁老师及广大同仁指正。1.跑道每端站队区如果只有2支队伍,一定是可行的。丁老师的设计是每端4支队伍,每2支同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名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而他们的课堂教学及其经验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凝结了丰富的体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体现着体育人的教育风采,也是一种学校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作为学校体育类的专业杂志,《中国学校体育》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全国中小学体育名师教学集锦》正式推出后,带着对学校体育发展成就的欣喜,带着对整个科研团队的钦佩,也带着一种捷足先登的兴奋,对周登嵩教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5.
拜读了真名老师在1999年第2期《体育教学》上发表的《从体育课教“紧急救护”想起、谈起》一文,感触颇深。真名老师从体育课教“紧急救护”——“三防”教学内容,一语道破了目前我国体育教学中体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紧迫性。下面我结合体育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体  相似文献   

6.
<正>开学伊始,笔者有幸在网上观摩了"江苏省中小学体育名师课堂"活动,在这次活动中,笔者特别关注了两节水平四的球类教学课,一节是伍书春老师的《足球:直传斜插二过一》,一节是宋卫华老师的《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这两节课的教学给笔者的触动较大,让笔者对水平四球类技、战术教学又有了新的理解,但同时就一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和细节的处理,笔者认为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课标培训"现场会上的展示课,还是"基本功大赛"中的录像评比课,或是"教学时空"里的网络研讨课,每一次观摩李国虎老师执教的《跑酷——侧滚翻》这节课时,总有一种"欣赏教师"的内心体验,总能领悟到教师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环境的深刻内涵。从本课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一线体育教师固有的理念体系和思  相似文献   

8.
笔者观看了李国虎老师的《跑酷——侧滚翻》这一节体育课,认为这是一节较为成功的体育课。当然,对于这一节放在江苏省教研室教学新时空中播放的体育课,笔者也在不断地思考能否对其中的教学细节提出一些改进措施,使之较为完善,并能运用在以后的体育教学之中。于是,笔者尝试着围绕着《中国学校体育》第8期讨论提  相似文献   

9.
"课课练"回归的势头挺劲,从《中国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学》近两年刊出的文章就可以读出此信息。比如吴键老师的《归去来兮身体素质"课课练"——学生体能下降问题的有效解决策略之一》、毛振明老师的《在体育课中如何有效地锻炼学生身体(上)——论当前体育课改形势下的"课课练"回归》、李京诚老师的《体能素质“课课练”的回归与创新》、党林秀的《重提体育教学中的课课练》等,从标题就可以清晰体现。专家学者的引导,一线老师也开始进行“课课练”的一些实践研究。本文拟在“课课练”强势回归时,谈几点“可能”,以期与大家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10.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女性体育教师,李莉不仅尽可能地完成好每一项教学任务,课余时间,还在《中国学校体育》博客圈、QQ群"继续着"自己热爱的这项事业——帮助群友策划教案、向刚入行的"新人们"介绍自己几十年来积攒的教学经验,是博客圈、QQ群中名副其实的"老大姐"。  相似文献   

11.
<正> 欣喜地研读了《学校体育》91年第二期肖水平同志《应怎样认识体育教学规律》(以下简称《认识》)一文后,深感在对体育教学规律的探索中多了一个知音,也感谢《学校体育》探索与争鸣栏为深入讨论开了一个很好的窗口。为此,想再谈点看法。一、两个问题的思索 (  相似文献   

12.
<正>细读了康智力老师的案例《巧用小垫子,有效提高跪跳起教学质量》一文。从案例中,笔者能感受到康老师是一个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有抱负、不畏困难、敢于在教学中不断尝试和创新的好老师!读完案例后,笔者有三点感触,与大家分享:一、"以写促思",共享智慧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社已成功举办了3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评比》,其目的是给予全国体育教师一个"以写促思"的机会,鼓励教师们学会思考,让一线体育教师都能将体育教学中精彩片段、睿智教学方法等,通过案例的方式呈现出来,其宗旨是让一线体育教师能  相似文献   

13.
<正>一、案例A教师是我校的年轻教师,非常好学。最近,笔者听了他的一堂课,上课内容是《立定跳远》,教学对象是初一(1)班的学生。在本堂课中,他借鉴了2010年第7期《中国学校体育》上荏老师的《今天我们全班"腿痛"》一文(以下简称"原文")。荏老师在文中针对以往立定跳远教学中学生积极性不高,练习效果差的问题,采取了  相似文献   

14.
杨伟 《体育教学》2013,33(9):75
仔细读完朱保荣老师发表在《体育教学》杂志2010年第8期《巧用"踩响"练震脚》一文(以下称为原文)后,笔者便按照朱保荣老师文中所描述的方法,将自制的"踩响"器材在武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学生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学校体育》2010年第二期朱忠华老师的文章"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以下简称"原文")一文中,朱老师通过教学实验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对八年级学生的合作能力、体育兴趣的影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仔细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2008年第4期张万永老师等三人共撰《在体育教学中巧用扑克牌》一文,对文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内容—"教学分组"表示赞同。同时,也深感值得推广。但是对文章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内容—"教学测试(或体育比赛)中  相似文献   

17.
拜读了2012年第2期《体育教学》中李伟和梁瑞涛两位老师撰写的《"圆弧队形"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优势及示例》这篇文章后感同身受,倍感亲切.为了让这篇文章具有更强的实用性,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愿与二位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1.体育舞蹈方面:如在练习《校园华尔兹》时,"圆弧队形"是再合适不过的一种组织形式了,男士站于内侧,女士站于外侧,两人一组,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图1).  相似文献   

18.
拜读2011年第7期《体育教学》中钟恒炳和杨仲坚两位老师的文章《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几个不和谐"音符"及对策》,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本人对文中前两个观点表示赞同,唯独对原文第三个观点"未能把握传授运动技能是体育课堂教学‘魂’的教学理念(以下简称‘原文三’)"不敢苟同,在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愿与两位老师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在拜读《中国学校体育》2009年第7期陈智勇老师的"废旧轮胎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废旧轮胎的功能问题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体育教学》论坛第五期"教研园地"展开了对"体育教研问题根源——源于物的是什么"的讨论,一线教师从不同角度谈了对教研活动中物的认识和理解。经整理发现,有些观点值得大家借鉴。一、体育教研关键之物——场地器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