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的联动发展是提高中国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基于广东省东莞和中山两市共56个专业镇2006-2013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专业镇产业结构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专业镇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会推动城镇化建设进程,并且专业镇的生存期越长,其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城镇化水平提高效果越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系统耦合视角,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对指标赋权,引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利用相关历史数据,对中国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水平进行实证研究。结论显示:各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各省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不稳定,存在较大差异;多数省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略高于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水平;各省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耦合协调性水平总体较好,但仍有待提升,离优质协调还有较大差距,并且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呈现从东至西递减现象。  相似文献   

3.
基于系统论与协同学理论,构建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引入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发展度水平计算模型,对湖南省2000-2017年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演变协调情况进行实证。结果显示:在时间维度上协调性不同向,新型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明显较高,而产业结构演变综合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导致两者发展轨迹出现明显逆向演变现象;在速度维度上协调性不同步,两系统增长速度之间相关性不够强,在演变速度上没有实现协同发展;在结构功能上互动性不够强,两系统发展比较缓慢,整体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相互作用不明显,协调发展度偏低;在演变趋势上可持续性不明显,两者协调发展呈现较好势头,协调发展度不断提高,但其协调状态演变趋势可持续性不明显;各市协调发展存在不均衡性,呈现从东向西递减态势。  相似文献   

4.
2009年,国家颁布《关于开展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工作的通知》,与此同时,黑龙江省政府提出打造12个重点旅游名镇,带动周边景区景点的发展,并以此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值此旅游名镇强大的发展势头,金龙山镇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众不同的人文景观,争创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名镇。从规划角度探讨新型城镇化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否相互影响的问题,基于我国2005—2016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以此来研究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各自都存在较强的惯性;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的影响都具有持久性;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持久;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持久的促进作用,但产业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软科学》2018,(4):39-43
从城镇化视角,探讨了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收入差距缩小背道而驰的原因,通过理论模型刻画了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逻辑关系,并采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及其两个维度能够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存在时滞效应,城镇化水平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城镇化水平是产业结构升级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核心作用机制,滞后的城镇化水平成为使得产业结构升级难以发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新型城镇体系的开放性增强、网络化特征日益显著,新型城市结构由等级型向复合型转变,城市群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但存在城镇建设规划不科学,公共设施不健全,人口、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多等问题。针对新型城镇化的态势和问题,文章提出要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推进建设、优化发展模式、加快制度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蒋小钰 《科技广场》2013,(10):160-165
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问题、产业支撑问题、资金投入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难题。本论文提出以适度性、群落性、循环性为基本原则,建设生态产业镇的观点,其实质是以生态产业为支撑的新型农村乡镇城镇化的过程,建议试点开发,稳健实施,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研究山南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为切合点,结合山南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有资源优势,提出山南市发展新型城镇化以发展小城镇化建设为基础。同时把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结合分析,使山南市的新型城镇化不仅仅只实现户口城镇化,更要实现农牧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条件的城镇化,到2020年与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0.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条件,可是现在各个地方借着城市建设的东风征收了不少土地大搞地产、房产、工业等建设。这样不仅吸引了城外的人想进城,目的可以为他们提供就业、医疗、教育、保险等有利的条件;城里的人想出城,是因为有些建设会污染城市的环境,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以及居住的条件,人们要想找到宜居的生活环境,就想到宁静平和的乡村。  相似文献   

11.
西藏第六次工作座谈会以及"十三五"规划都把西藏城镇化的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然而,西藏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牧民转移就业难度大、城镇规模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产业支撑能力弱、"三二一"结构质量低和城镇经济能力弱、缺乏辐射能力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应加大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的路径、多中心集聚、适度整合的人口转移路径、"市、镇、村一体"的产业联动发展路径这三种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分别从宜昌经济、社会、人口、生态共4个维度,构建包含16个指标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宜昌市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进行评价研究,并提出优化宜昌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14.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城镇化已逐步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尤其是我国已进入"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事业。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能力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能够成功地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块重要基石。本文主要讲述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大庆城镇化建设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分析了加速大庆城镇化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城镇规划是我国一项战略性的事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必须要建立健全城镇规划的实施机制,全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住宅郊区化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一个区域竞争力的有力手段,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探索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模式,以此为契机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通过几年的探索,结合当地“一镇一主导产业”、“一镇一品”的经济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地建立了专业镇技术创新体系,在当地经济发展中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8.
19.
三峡库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演进系统评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提出了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测度方法.通过对三峡库区1997-2005年度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实证分析发现,三峡库区城镇化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度演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在三个不同时段显示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利用1978—2014年西部地区相关数据,从产业结构演变及其与城镇化的耦合度等方面分析其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呈现“二三一”型,三次产业支持城镇化发展差异显著,其中,第二产业贡献最为显著,第一产业贡献最弱。从三次产业与城镇化耦合度看,第一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变为严重不协调,而第二、三产业与城镇化由基本协调转变为优质协调。基于此,从产业转型升级与特色产业打造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