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ASA 《科技新时代》2006,(9):10-11
于今年7月4日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的“发现号”航天飞机正在接近国际太空站。在与国际太空站对接之前.“发现号”如同芭蕾舞演员一般在太空中进行了一次优雅的旋转动作。太空站上的航天员利用数码相机对航天飞机周身进行了拍摄,为航天飞机进行了一次“全面体检”。在此之后,“发现号”于美国中部时间7月6日9时52分成功地完成了与国际太空站的对接。  相似文献   

2.
“哥伦比亚号”坠毁的原因尚未查明.但由此导致的所有航天飞机停飞的局面给航天界出了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国际太空站怎么办?航天飞机一直是国际太空站项目中的主角.担负着往来运送航天员、补给和  相似文献   

3.
有了这种新型机器人,国际太空站上的航天员进行危险的太空行走的次数将大大减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修缮视野     
在一次长达5小时54分钟的太空行走中,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航天员罗伯特·班肯打开了新安装的观测系统的绝热板,以对其进行最后的安装和校准。他的工作意味着国际太空站由美国负责的部分的建设已经趋近尾声,目前国际太空站的建设进度已达到98%,  相似文献   

5.
照片中的“奋进号”航天飞机看起来非常平静,但实际上航天员们进行了大量的活动在4次太空行走过程中(这张照片是在第一次太空行走过程中拍摄的),航天员们将1770千克铝合金结构组装成了一根钢梁,这根钢梁成为构成国际太空站骨架的11根钢梁中的第十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在太空站上,航天员被氨气围绕着。氨气从管子流过,将太空站内部产生的热量排到太空中,它可以使空间站适合人类居住。但是,氨气是有毒的,当氨气的浓度达到百万分之几时,居住在太空站上的航天员就有危险了。所以,当氨气出现泄漏的话,应该让航天员及早知道,以便采取适当的措施。但是,人对氨气的敏感度是很低的,当氨气的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五十的时候,人才能感觉到。如果那时再采取措施,就为时太晚了!氨气仅仅是航天飞机和空间站上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物之一。在乘员舱内的化学污染有许多来源。这些污染物通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即固态、液态或气态)存…  相似文献   

7.
制动发动机技术目前在美国航空航天局相当流行。在美国国会和白宫还为该局的未来发展方向而进行辩论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就在推动其重要的承包商尽快建造一种新的“太空的士”,以使航天员能够比乘坐航天飞机更安全地往返于国际太空站(参见74页“一个圈外人  相似文献   

8.
现在人类已经实现了飞天梦,可是由于失重,航天员在太空站或太空舱中无法自由站立,行动不便。我们可以考虑用磁  相似文献   

9.
现在,我们进入21世纪已经快8年了,但是美国航空航天局所能实现的最激动人心的载人任务也不过是前往国际太空站——仅仅距离地球340千米而且,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当前的计划中,最野心勃勃的载人航天项目也只是前往一个几十年前就曾经造访过的天体——月球而航天员和那些对航天充满激情的公众要的不是这样平淡无奇的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中新网8月29日电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8月20日,俄罗斯宇航员根纳季·帕达尔卡和尤里·马连琴科在国际太空站进行太空行走,期间,成功发射了Spherical微卫星。这是国际太空站宇航员在2012年实施的第二次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11.
危险的蘑菇     
当位于日本东北部松轮岛上的Sarychev火山爆发时,国际太空站内的航天员从其上方40万米的高度捕捉到了一张绝佳的照片。在照片中可以看出,火山爆发产生的冲击波推开了四周的大气,形成一个空洞。而快速上升的火山灰把空气迅速拉抬并冷却,造成水蒸气凝结,在蘑菇云柱体上方形成了平滑洁白的云团。蘑菇云虽然美丽,但是从火山顶端向下流动的、由炽热的火山灰、火山气体和碎屑物混合而成的火山碎屑流(图片下方)却隐藏着摧毁万物的危险力量:它的温度高达60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2.
有话说     
在太阳的衬托下,航天飞机缓缓地远离国际太空站。 你看到的并不是镜头上的灰尘,在这张太阳的照片中出现的斑点实际上是国际太空站和“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这张照片是天文摄影师希尔瑞·莱高尔特于去年9月在法国诺曼底的一个奶牛牧场里拍摄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科技新时代》2004,(9):71-79
让我们姑且认为美国这一届和下一届政府的所有太空计划都能够顺利实现。我们假定布什总统的太空新计划取得了快速的进展,而且国际太空站的建设将会在2010年左右完工。再假定届时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和它的国际合作伙伴像计划的那样,共同运行这个太空站7年——在这7年中,将主要进行人体生理学实验,以研究外太空探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当然,与此同时“载人太空探索飞船”已经开发成功。为了方便讨论,还假定我们已经把货运机器人派往月球南极附近的一个地点,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基地。2017年,已经到了把我们的注意力坚定地放在载人月球飞行——更进一步地说,是奔赴火星的时候了。国际太空站该退役了,评论家们甚至认为这个时间都已经太晚了。  相似文献   

14.
《科技新时代》2003,(4):62-71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灾难将国际太空站推向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它将如何在危险的太空探索和反对者的质疑中生存下去?  相似文献   

15.
乐樟  NASA 《科技新时代》2007,(1):12-13
“发现号”航天飞机喷出的尾焰照亮了夜空,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2月9日晚,“发现号”搭载着7名机组成员和国际太空站的组件,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飞往国际太空站,这是“发现号”的第33次发射,也是自2003年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夜间飞行,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时,  相似文献   

16.
陀螺仪损坏、零部件丢失、空气泄漏.难道国际太空站已经要解体了吗?  相似文献   

17.
唐承革 《百科知识》2009,(17):19-20
在一次欢迎航天飞机航天员返回的庆祝会上,一名女航天员正站在台上兴致勃勃地谈她的体会,忽然倒在地上,晕过去了。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约有20%的航天飞机航天员和80%的国际空间站航天员会在返回地球后出现头晕感觉或发生晕厥。长期太空飞行的空间站航天员往往是一着陆后就被人放到担架或座椅上,由航天医生护送他们到检查车。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航空航天的辉煌历史中,人们经常注意的是各式各样的飞机、飞船、太空站,还有航天员神秘而奇特的太空体验。 而航天人首先要面对的却是看似空无,却又变幻莫测的一个现实,那就是空气,研究这个领域的学科就是空气动力学。 从中国最早的空气动力试验基地的开拓建设者,到现在载人航天事业的技术把关人,庄逢甘,这位中国空气动力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一生都在为中国推动着一个飞的梦想。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时代》2006,(1):42-43
俄罗斯正在与欧洲合作生产自己的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船.这种太空船能飞到国际太空站乃至更远的区域。[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今日科苑》2005,(9):46-47
在近日北京召开的第16届国际青少年宇航员大会上.中国航天员杨利伟、3名美国航天员和数百名中美青少年航天爱好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