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堂说读书     
《知堂书话》中有一篇《灯下读书论》,说到:“古人劝人读书,常说他的乐趣,如《四时读书乐》所广说,读书之乐乐陶陶,至今暗诵起几句来,也还觉得有意思。此外的一派是说读书有利益,如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升官发财主义的代表,便是唐朝作《原道》的韩文公教训儿子,也说的这一派的话,在世间势力之大可想而知。我所谈的对于这两派都够不上,如要说明一句,或者可以说是为自己的教养而读书吧。既无什么利益,也没有多大快乐,所得到的只是一点知识,而知识也就是苦,至少知识总是有点苦味的。古希伯来的传道者说,‘我…  相似文献   

2.
我对你刊去年第六期发表的《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学习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一文,有两点意见:(一)文章说鲁迅赴日本国学时,“先在东京弘文书院补习日语”.“弘文书院”可能是“弘文学院”之误.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一文中,提到了这所学校,他说:“……入学的地方,是嘉纳先生所设立的东京的弘文学院”.现在保存在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由该校发  相似文献   

3.
“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法虽今而在,犹若不可法。故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电?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故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尝一脟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以上是摘自高中第三册语文《察今》中的一段文字。人民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4.
徐敏 《贵州教育》2000,(6):15-16
一、学习艺术的回顾及界定学习是一门艺术,这一观点在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的言论及著作中涉及颇多。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主张学习时要“多闻”、“多见”,他说:“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欠也。他认为自己是通过多闻多见而获得的知识的。据统计,《论语》一书中论及“闻”知的有五十七处,论及“见”知的有七十一处。可见孔子非常重视通过感知获得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学思结合。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从而明确地论述了学习中感知与思想的关系。战国后期的唯物主义思维家荀子也主张学思结合,学用结合。他说:“君子之学…  相似文献   

5.
南宁市读者刘显源先生 ,指出 2 0 0 1年新版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一册有一处重大差错。刘先生在信中说 :该册《语文》课本有一篇课文是史思雷写的《欧阳修追字》。文中写道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 ,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取名‘画锦堂’。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应朋友之邀为‘画锦堂’写下了《画锦堂记》。”刘先生说 :“我初读而疑惑 ,继读而惊骇。”刘先生指出 ,据史料记载 ,宋朝宰相韩琦建的是“昼锦堂”而绝不是“画锦堂”。欧阳修应朋友之邀写的也是《昼锦堂记》而绝不是《画锦堂记》。并指出 ,所谓…  相似文献   

6.
人焉廋哉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出自《论语·为政》第二章第十句,是孔子教人考察识别人的极精妙的方法。孔子最重知人,《论语》中多次提到知人的问题。“学而”篇最后一句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即是说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就怕自己不知道别人。而识别人的方法则在“人焉廋哉”这一句。  相似文献   

7.
音乐心情     
在电话的另一头,舟放着一着歌“爱上你没有让谁知/仿如文艺故事”,说这是一个曾喜欢过他的女孩让他听的,叫《没有人知的故事》那时的我对“感情”这东西没一点兴趣。可舟后面说的话却着实让我吓了  相似文献   

8.
1920年12月19日周作人应少年中国学会之邀讲演宗教问题,为学会讨论和决定宗教信仰问题提供资料和方法指导。这是他在学会的唯一一次宗教讲演,而《知堂回想录》则说成是第三次讲演。导致这种忆误的原因,主要是周作人当时混淆了少年学会与少年中国学会两个团体,以及日记“至第三次少年中国学会讲演”之误。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材《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欧阳修追字》中的一些瑕疵,《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第2期谢国顺老师已在《“画锦堂”乃“昼锦堂”之误》一文中指明。笔者在细读课文《欧阳修追字》时发现文中还有一瑕疵,现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课文中说韩琦在“画锦堂即将竣工时”“请他(欧阳修)写一篇文章(《昼锦堂记》)”。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据《安阳市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记载:“昼锦堂是韩琦知相州时在州署后园修建的一座堂舍。”韩琦于至和二年(1055年)二月知相州,第二年即嘉元年(1056年)七月被召还为三…  相似文献   

10.
庄子认识系统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的哲学可以说是一种境界的哲学。他所关注的是人的精神生命之扩展。在他看来,外在知识的探求只是用来安顿人的内在生命。所以他所着重的“知”,是主体性的知——它必须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上,消入生命的层域中.这种知,和客观性的科学之知无关,用庄子的名词,他所肯定的是“大知”“真知”。所谓“大知”或“真知”,乃是对于宇宙与人生的境况作一根源性的把握,作一究极性的探索.这种知,用以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以及人如何获得精神的自由。故而本文所说的“认识系统”,另有其独特性,不同于西方哲学.  相似文献   

11.
冯契一生都在追求智慧,探讨知识和智慧及其相互关系。青年时期的《智慧》一文将认识分为三个层次:意见是“以我观之”,知识是“以物观之”,智慧则是“以道观之”。晚年,他觉得单纯从“观”来区分认识的阶段,未免把问题简单化了,因而在提法上有了改变。把认识过程理解为实践基础上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展开为从无知到知、从知识到智慧的辩证运动,从而建立了“智慧学”的哲学体系。本文以“如何实现转识成智?”为切入点,在梳理和揭示其历史脉络与时代意义的基础上,试图对他在《智慧说三篇》中就这一问题所作的探讨给予简略的评述,以求教于时贤。  相似文献   

12.
《说文》是我国古代语言学的丰富宝藏.它以六书理论系统地分析字形,解释词义,集中反映了汉代学者对文字音形义的研究成果.它首创部首检录法,“合所有之字,分别其部为五百四十”,“五百四十字可以统摄天下古今之字.此前古未有之书.”但是由于“其书多古言古义,往往有不易得解者,则又或以其难通而疑之”.在长时间内它并未能充分地为人们所认识.可以说到了清朝,情况才完全大变,“我朝文明大启,前辈往往以是书提倡后学,于是二徐说文本学者多知珍重”.研究《说文》风行一时,“《说文》专家多至数十人,如果连稍有研究的人也计算在内,则多至一二百人”.其中以段桂王朱四家最为著名,  相似文献   

13.
孔子关于学习方法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学而思”。对学生,他强调学思结合,要求学生能积极认识治人之道,对这种“道”能融会贯通。所以,他既重视学,又重视思,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下引《论语》只注篇名)所谓“温故而知新”(《为政》),正可作为“学而思”的注解。“温故”而不能“知新”,就是“学而不思”;如果不“温故”而欲“知新”,那当然就是“思而不学”了。学与思结合才能学习好,才能得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因此,他以为对于那些不去追问事物原因的思想懒汉,是无法进行帮助的…  相似文献   

14.
刘良永是我高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大学远离他之后,时时与同学一起回忆他的教诲,想起他的有趣。他自称绍兴人,后来同学提出要去绍兴玩,才知道他是绍兴市嵊县人。同学问他为什么要自称绍兴人,他说鲁迅就是绍兴人。同学说阿Q也是绍兴人,他就瞪着眼睛说:“阿Q——,阿Q有什么不好——至少可以当镜子照。”他又说,嵊县其实也出名人,有北大校长马寅初,辛亥革命时期的大革命家王金发。他说大诗人李白来过他的家乡,并随口给我们念了李白的《秋下荆门》:“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高三的时候,他上李…  相似文献   

15.
《石钟山记》是苏轼游记中的一朵奇葩。说它“奇”,在于它考究了石钟山得名的来由。然而千百年来,对于石钟山的得名,却是众说纷纭。 以声命名说。持这种看法的人,除了苏东坡,最早的要数《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他认为山是由于“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而得名。唐代李渤亦持声说。《新唐书·李渤传》记载,李渤任江州刺史时,曾寻访过石钟山,写有《辨石钟山》一文。其中说道:“次于南隅,忽遇双石……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也……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久矣!”指出石钟山的石头能发出类似铜铁的响声,故以此得名。 以形命名说。有人认为山形似钟,以形得名。曾国藩曾说:“上钟岩与下钟岩,其下皆有洞,可容数百人,深不可穷,形如复(覆)钟,乃知钟山以形言非以声言之。”清代学者俞樾也持形说。他在所写的《春在堂随笔》中说,他从当时驻湖口的兵部侍郎彭雪琴处得知:“下钟山盖全山皆空,如钟伏地,故  相似文献   

16.
片段选读一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译】孔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注】《论语集释》引王夫之《四书训义》:“患己知之不早,则屈学以阿世。”【读】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值不得忧虑,更没有怨天尤人。相反,“画虎画  相似文献   

17.
问题解答     
郑樵的生卒年代,宋史本传没有指明具体年月,故近人说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下列两种: 1.张须认为郑樵生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卒于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他说:“考郑君《投宇文枢密书》,有樵生二十有四年之语。史载宇文虚中以靖康元年二月签(书)枢密院事。三月庚午,即罢知青州。见《钦宗本纪》。既知靖康元年,郑君二十四岁。则上推生年,当为崇宁二年;下推卒年,当为绍兴三十一年”。(张须:《通志总序笺》第77页)白寿彝先生也主此说(详见:  相似文献   

18.
吉辛说有一些值得为之早起而读它的书,这样的书帮助我们忘却周围随处都有的无聊或恶意的闲谈.并且教我们对“有这样好的人在其中的”世界寓予希望。《甘地自传》于我无疑就是这样一本书。并且。照孟子所言。人在夜里荡涤白日所为后静息下来的心灵,以及他在天刚亮时所接触到的平旦之气都是清明的。那么,以一种清明如洗的心境去读一本书,不啻也是给这本书一种它应得的尊敬。反过来.这本书又助一个人开始新的一天.使他的清明之气也许在整个白昼的纷扰喧嚣中不会丧失太多。所以,甘地每日必早起赤足诵读《薄伽梵歌》,这种简单的日课其实极含深意。《甘地自传》的风格朴素无华,这使我想到,如果作者到了毫不考虑文字、风格的时候,一定是他感觉最接近真理的时候。这时候他只是努力想把这真理说出来,使这真理象对他呈现一样对我们呈现。我读托尔斯泰的《复活》时也有这种感觉,这位老人好象只是在说:“人啊,我爱你们,你们怎么竟会不明白如此简单明了的真理呢?”  相似文献   

19.
山温端政同志主编,王树山、巫建英二同志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俗语大辞典》中收有俗谚“老将知而耄及之”。其释义曰:“知:同‘智’,聪明,智慧。耄(mao):糊涂,昏乱。人老了,积累了经验会聪明些,但糊涂却跟着到来。”并援引“《左传·昭公元年》:‘谚所谓“老将知而耄及之”者,其赵孟之谓乎!为晋正卿,以主诸侯,而侪于求人,朝不谋夕,弃神、人矣。神怒民叛,何以能久’”?作书例。笔者以为此说有错误,兹申述鄙意如下:如果这条俗谚里的“知”同“智”作“聪明、智慧”解,全句作上述解释的话,则是违背形式逻辑矛盾律的。形式逻辑的矛盾律认为:“在同一议论中,对于同一对象的思想不能自我矛盾,不能既肯定同时又否定,肯定与否定不能同真、必有一假。”(见复旦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组编《形式逻辑》第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人老了积累了经验会聪明些,但糊涂却会跟着到来。”这一说法之所以违背了形式逻辑的矛盾律是在于在同一议论中,对于同一对象(人老了)既肯定“会聪明些”,又肯定“糊涂会跟着到来”,(肯定“糊涂会跟着到来”,就是否定“会聪明些”。)因而违背了矛盾律。在“人老了会聪明些”或“人老了糊涂会跟着到来”这两说中只能肯定一说不能同时肯定两说,因为两说中只有一说是真  相似文献   

20.
<正>周作人(1885-1967),原名槐树,后改名遐寿,字启孟,启明,号知堂,笔名岂明,药堂,苦雨等。浙江绍兴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主要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谈龙集》《雨天的书》《泽泻集》《药味集》《知堂文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