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执念是一种信仰,我们有怎样的教育理解,才有怎样的教育行走方式。当我们从"术"的精微走向"道"的本原时,我们就会发现教育无它,乃心灵的转向。具体表现为,教育是一种唤醒,是一种推动,是一种成全。  相似文献   

2.
"乐营销"生活课程指的是以"营销"活动为载体,教育环境贴近生活、教育目标为了生活、教育内容选择生活、教育评价结合生活、教育过程重视体验的课程。此课程追寻的是教育的"生活性"与实施的"游戏化",是有益于幼儿今后生活的教育,有利于他们终身发展的教育。它不仅具有游戏的趣味性,还比"游戏"更具有真实性和价值性。"学习故事"认为:儿童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追求身体、心理、精神健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知道他们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因此,在对儿童进行评价时,也需要让儿童看到自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相似文献   

3.
孟国泰教授说:"真正的教育是适合每一个人的教育,让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孟教授指导下的"三标高快课堂"是真正的"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最体现人性关怀的教育。在潍坊外国语学校六年级二班,有个学生是本级部"名生",因为入校时他的测评成绩非常让人惊讶:语文0分,数学18分。经过这两年的学习,他的学业成绩已经有了非常大  相似文献   

4.
<正>在很多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时,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育科研,并思考有效教育科研的思想和方法。"教育科研"是一种简说,完整的说法是"教育科学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是什么呢?其实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育科学的研究,也就是对教育科学的研究;一种是教育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对教育进行科学研究。就中小学教师参与的教育科研,我以为,理解成"教育科学的研究"更合理和具有实践意义。而从"教育的科学研究"到"教育科学的研究"需要"祛魅"和"返魅"。魅本意为传说中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人,理应有中国梦;作为教育人,理应有教育梦。教育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追寻教育梦的过程,就是中国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过程。>>>策划者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回应政协委员"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提问时,用四个词勾画了一幅"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相似文献   

6.
<正>讨论中小学教育与新国学之间的关系,前提是要明确学校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应该是人的教育,是为了人一生发展的教育。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够在未来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人。学校教育是把一个"自然人"通过教育,变成为能适应社会,并有强烈责任感的"社会人"。章太炎先生在《国学概论》中对国学有个粗略的论断,即"一国所有之学也",即一个国家所有的学术或文化,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而"新国学"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兼具传统性与时  相似文献   

7.
人类儿童期的学习源于对直接经验,即生活的重演和再现,因此是有"情境性"的。而每个人的儿童期是人类"儿童期"的缩影,故此,儿童学习的情境性规定是人类教育起步时烙下的印记。当人类教育进步到学习主要面对间接经验时,儿童的学习情境性规定却依然始终伴随。教育装备的演变依循并见证着这一切。人类学习情境性的本质诉求催生着教育装备的技术革命;教育装备的种种令人炫目的进步演变,正是满足人类从"儿童时代"起就熔铸在学习生命中的"情境编码"指令。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有一种教育,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永正也说过:"当老师教育学生时,如果学生知道你在教育他,你的教育就失败了。"因此,我想德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是不露痕迹地渗透,达到"水到渠成"而又"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效果。这是"无痕教育"的真谛。由于语文德育内容具有分散性,丰富性等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即渗透性,需要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参加中国教育家年会暨"中国好教育"盛典时,对其主题"好教育,强国梦"印象颇深。简单6个字,道出了中国人对好教育的深切期盼。究竟什么是"好教育"?不妨借用十八大报告的提法,那就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满意的教育又有什么标准?盛典主办方用"公平、人本、责任、奉献"表  相似文献   

10.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真理;有了爱,也不等于有了教育,这也是真理。教育仅仅靠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业的懂得学生的智慧。高尔基说得好:"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所以,当我们不断谈论教师对于学生的"爱心"时,一  相似文献   

11.
史峰 《辽宁教育》2013,(2X):24-24
<正>作为一名教师,已经养成了看教育新闻的习惯,每天都要浏览一些教育新闻。正面的,让人精神振奋的教育新闻越来越多,于是感觉中国教育越来越有希望了。但是近日在浏览教育新闻时,却看到一则让人"震惊"的标题:"深圳中小学运动会取消长跑,官方称系安全考虑"。仔细一看,大意是这样的:深圳南山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召开时,长跑项目都取消了。学校方面说这是依  相似文献   

12.
批评是提醒、警示,是纠正缺点的有效手段。教育工作者在提倡对学生进行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批评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批评与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教育。教师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要有根有据,要就事论事,还要有回旋余地,批评要做到"恰到好处"。  相似文献   

13.
批评的艺术     
一、智慧批评是一种接纳、发现与理解在教育学生时,教师要永远相信每个学生都渴望成为好学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办工读学校时,留下一个经典的教育故事:当时来工读学校就读的有一个男生,是有名的"小偷"。  相似文献   

14.
教师成长需要有一个"参照系",部分教师的成长"参照系"却较为单一且狭窄,即"职称评审标准"。当"职称评审标准"成为教师成长的唯一"参照系"时,目标达到后,难有进一步前行的动力。如何引导教师以高度的使命感确定长远的成长"参照系",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大教育课题。  相似文献   

15.
陈波 《教育发展研究》2021,41(20):67-73
中小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这决定了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注意保护未成年人.中小学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 是教育,直接目的 是"戒",惩罚仅仅是手段而已.在对中小学生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侧重于戒除违规违纪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目的 .有必要建立"戒"的考察机制,考察学生的戒除效果,进行家校协作,共同考察.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惩戒方案,防止学生受到不利影响;学校和教师在进行教育惩戒时,应当做到合法惩戒、公平惩戒和程序正当.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外出参观一些先进学校,学习归来的经验之谈,往往有这样一句:教育奖惩务必分明,干好干孬不能一样。然而,教育的真切实践给予我们的深切感悟却是:这话可能是一个轻松的"谎言",也可能就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学校是一个特殊的单位,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工作。教育的奖惩也就特别讲究技巧,特别要有智慧,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教育,其奖惩有时应该分明,有时却需模糊。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是被组织在"课程"里加以运作的。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课程"则体现了其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在编制课程时,由于选择、组织教育内容的原理不同,便产生了不同的课程。1949年,泰勒出版了其专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被学界誉为"经典课程范式"的泰勒原理。  相似文献   

18.
姚文忠 《生活教育》2013,(10):15-19
有位职业教育行家在纪念陶行知诞生120周年时写道":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光耀千秋。"同样的感悟在教育界有普遍性,从事教师教育的有类似体会,基础教育领域的同仁则领会益深。爱满天下的教育人格使陶行知定格在中国教育史的长卷里,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上亿人心中的"万世师表"。今天,由于党中央持续肯定陶行知,他的名言在各地学校张挂,他的教育论述不时出  相似文献   

19.
关于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观点的论述在不同时代、不同时期都有一个精神蕴含特征与基本价值取向.李政涛在<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对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能否使他们振奋?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能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无头绪时,你能否给予启迪?……"这是人文精神在教育思想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李菲 《成才之路》2014,(27):I0001-I0001
正关于教育中"成人"与"成才"的关系问题,有多种观点,有"先后论",主要指先成才、后成人,有时在成才遇挫时又表现为先成人、后成才;有"轻重论",主要指重成才、轻成人,有时在成才遇挫时又表现为重成人、轻成才等观点。这些观点有失偏颇,有悖于教育的本质属性。其实,教育追求的应该是"双成",既要让学生"成人",又要让学生"成才",两者同等重要,不能有先后和轻重之分。先成才、后成人的"先后论"违背了教育"德育为先、身体为本"的基本原则,过度强调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成才",不重视甚至忽略了其道德养成和身体成长的需求。"先后论"暴露了明显的功利化倾向,把"成才"放在第一位,把"成人"放在第二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兴趣,背离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