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小有个梦想,当作家.想当类似上一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滩上的那种作家。然而,握管之苦罄竹难书,一撇一捺不出效率.苦不堪言之际,我换了笔,改用电脑写字.  相似文献   

2.
自从电脑篡夺了笔的位置以后,文学史研究者们便怅然地感觉到一种遗憾。尽管如今作家们的作品原稿打印得规整有致,但却千人一面,难以让研究者们从一个个的方块字中窥探出创作者富有个性化的创作历程。中国人讲究字如其人,字的架构、笔法、布局不仅能够折射出一个人的性格,甚至能够再现作者下笔时的心境和情绪。所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当电脑在我们国家日渐普及的时候,仍有不少人顽固地要做笔耕的农夫,坚信灵感只有在笔与纸的亲吻中才能迸发出来。作家刘绍棠便是笔的坚定捍卫者。1992年作家故乡———北京通州区档案馆建立“刘绍…  相似文献   

3.
当代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这就是作家、艺术家们纷纷换笔,使用了电脑这一新的创作工具。这一现实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手稿的消失。早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作家就体验了一次换笔经历,那时是用钢笔取代毛笔。20世纪末的作家,又体验了一次新的换笔经历,这次是用电脑键盘取代钢笔。电脑的普及与推广,将导致人类历史上延续了数千年的“手稿”方式逐渐消亡。人们可以轻易抹去或修改屏幕上的东西,使创作过程逐渐变得模糊,没有个性,没有思考的痕迹。在历史上,人们往往从手稿中看到一位作家的真性情、真个性,手稿中渗透着作者的聪明才知…  相似文献   

4.
电脑排版与古籍校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籍校对工作,历来令人望而生畏,却也是古籍出版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电脑排版已深入到古籍出版这一领域,如笔者所在的学术性专业性较强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目前百分之一百的图书已由电脑排版.  相似文献   

5.
作家救济法     
偶遇几位来日本访问的作家,捧接名片,见上面赫然印着:一级作家。不知这等级是否即传媒动辄给作家戴上的“著名”的制度化,但想来一定会关系到工资、待遇乃至稿酬。莫名其妙之间,却被问到日本作家怎么活。知之不详,略为说之。在日本,作家头衔无须由谁来认可,但要想以此营生,却绝非易事。版税率通常为书价的百分之十,乘以印数,就是作家写一本书能得到的“工钱”。问题是印数不等于销售数,书  相似文献   

6.
电脑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二)这位韩国僧人向人们展示《高丽大藏经》的计算机储存进程。《高丽大藏经》是用汉字写作的最完整的十三世纪佛学经典。现在,人们可以通过光盘存储器阅读这本经书。(新华社发科幻小说作家阿尔比不久前在科伦坡通过一台电脑向美国伊利诺斯大...  相似文献   

7.
马瑞芳 《出版参考》2009,(11):37-37
冰心有句名言:如果没有女性,我们将失掉生活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用这样的观点来看聊斋女性,大体不错。  相似文献   

8.
杨志 《云南档案》2005,(1):39-39
有关医学专家提醒,办公室文员,会计,电脑操作员以及编辑,作家等“坐”班者,因长时间坐着工作而少活动,容易发生四大类健康问题,必须引起注意,一、血液循环流通差导致静脉曲张和痔疮,久坐者血液循环减慢,身体内静脉回流受阻,直肠肛管静脉容易出现扩张。  相似文献   

9.
徐迟老人     
见过徐迟的人,谁都不会忘记他。因为他的面目有点像老外。我见到的是老年徐迟。因为要在省委礼堂召开《闻一多全集》的出版座谈会,要请省里的专家学者与会,于是我请可以说是同学的女作家方方介绍,请徐老与会。于是我带了《闻一多拿集》上门拜访。老人在他的书房里,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书房的面积不算小,摆设有他的电脑。这时他用的是286。老人是中国作家里最早使用电脑的人之一,据说他在买到电脑时曾在显示屏上打出一行字:“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后来更换了新电脑,他更说是用“彩色的光写字”。谈话从使用电脑开始。我问,用电脑会不会影响思维。  相似文献   

10.
老被退稿的作者说:出版社是地狱许多出版社每年都要收到大量自来稿,如何妥善处理成了十分头痛的问题。在法国,每个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当作家的愿望,特别是当爱情出现危机,家里有人生老病死的时候,当作家的愿望尤为强烈。只需一台电脑将心里想说的话打成文字,然后有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1.
从收听调查看香港的电台广播李再唐最近,香港电台与新城电台进行的本年度《电台联合收听调查》第一阶段结果的报告公布,在报告中显示从电台业务角度来看是可喜的,因为全港人口计算,有百分之七十六的香港市民有收听电台的习惯,即约为四百万人,比较去年上升了百分之二...  相似文献   

12.
程骥 《中国出版》2022,(S1):63-66
《风雷顶》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创作的抗战题材少儿小说。这本书入选2021年“新时代乡村阅读季”、“农民喜爱的百种图书”、《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6-7月优秀畅销书排行榜、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童书”百本入围图书名单等。《风雷顶》2021年6月面世,3个月实现销售1万册。可以说,这本书是双效俱佳的儿童文学精品。注重质量,作家八改书稿在我的电脑里,静静躺着八个不同版本的《风雷顶》文件。八个版本,记录着作者刘海栖先生在一年时间里对《风雷顶》反复地修改、  相似文献   

13.
美国著名记者杰克·伦敦在《怎样当好新闻记者》中说:“大约百分之九十九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是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的。”采访过程是复杂细致、灵活多变的,由于采访对象个性各异,生活经历,文化水平乃至思想观念等也不一样,小记者在和他们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提问的艺术,才能处理好整个采访过程,获得最有价值的新闻材料,并且得到新的新闻线索。小记者张苗是北京市人民大学附中初一年级的同学,虽然只有13岁,却采访过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马季等许多著名学者、作家与艺术家。她采写的《老舍爷爷是个“小孩…  相似文献   

14.
陶大钊 《传媒》2001,(4):42-43
时下,作家写东西不叫爬格子,叫爬“墙”。所谓爬“墙”,就是用电脑写作。 用笔或用电脑写东西,各有利弊。笔写,安全稳妥,心神贯通,流水行文,其滋味是用电脑所无法比拟的。用笔写还可以留下底稿,作为家传墨宝。你要是个伟人、名人,那手稿就更为珍贵,不仅仅是传家之宝,还有可能成为国宝,举  相似文献   

15.
巴楚  何文  昕彤 《出版参考》2009,(3):42-42
贵州有个作家叫何文,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理喻。一个作家,按说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但在这方面何文可说是个落伍分子。他的这个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BB机流行的时候,他从没有带过这玩意儿;二是在城市手机普及甚至频繁更换的今天,他至今也没玩这人与人之间方便联系的现代工具;三是现在写作的人,连比他老很多的老作家们都改手写为电脑写作了,可他还是顽固不化地用那只手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6.
电脑动画用户研讨会在京召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广告业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电脑图形设计在我国的推广应用,给出版前期制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版前制作,除包含纸印刷品的印前制作外,还包含整个电脑动画广告、影视制作行业。因应用的时间不长,电脑动画在广告...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1995,(1)
电脑换笔答友问阎纲著名作家阎纲致本刊主编的信王鹏老兄:久疏问候,可好?您多次向我约稿.非常感谢。作家换笔,时代潮流,奉上小文,力求生动活泼,不知合君意否?心到简复(怕邮失),不用请退。贵刊久已不见.便中请寄几份拜读好吗?问:你这个人哪.发言从来不写提...  相似文献   

18.
近廿年来,美国新闻系学生人数不断增加。1978年新闻系学生70601人,比1968年的27483人增加了百分之156.9,比1958年的10664人增加了百分之562。三年以来,新闻系学生也是逐年增加。1978年增长率为百分之7。1977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之2.26,1976年的增长率为百分三0.55。  相似文献   

19.
编辑如何用电脑广东科技出版社黄铸近几年来,电脑的普及大大地减轻了人们的工作负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许多以前难以做到的事情变得轻而易举。很多出版社都为编辑室配备了电脑,大大方便了编辑的工作,为编辑全面使用电脑创造了条件。编辑的工作非常繁琐,编辑在工作...  相似文献   

20.
算起来我在松藻矿区业余“爬格子”也有30余年了,被松藻矿务局的同仁们誉为“老笔杆”。两年前,听说电脑那玩艺儿可以告别纸和笔,我就到打通煤矿一位文友家实地考察。果真如此。他的业余戏剧小品的创作都是运用电脑而成,看得我心里怪痒痒的。有了购买电脑的念头,但总担心自己的年纪大、手指笨拙、学不了电脑。从《电脑报》上读到了著名作家王蒙关于克服困难学电脑,《告别纸和笔》的经过,令我鼓舞和亢奋。于是我把买电脑、学电脑、用电脑的想法与老伴商量。老伴一听说用电脑写作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写作效率,当即表态,全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