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亚平 《成才之路》2011,(19):63-63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历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始于唐代王维。“画道之中”,水墨为上“开启了中国画与“墨”的渊源。从此。中国画成为水墨画,水墨画即是中国画的代名词。中国画的水墨历经各朝各代的发展和一代代大师的推陈出新、嬗变创造,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画教学中要深刻认识并突出传统中国书法对中国画的重要性,音乐对中国画的重要性,诗词对中国画的重要性。中国画与“诗、书、乐”是有机的相互融合的整体,中国画教学中渗透“诗、书、乐”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中国画的优秀传统,也是中国画特有的民族艺术形式。中国绘画中诗书画印的结合,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中国画画面上题款的出现,从古籍稽查,大概起源于前汉时代。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曾在麒麟阁画《十一功臣像》便有“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随着诗词学的发展,唐代以后则把诗词用到画题上去,如画山水或曰“烟笼雾锁”、“洞庭春色”,画竹题“潇湘烟雨”,画梅题“疏影横斜”等等。画面上题诗加跋,此种风气大约兴起于宋代。明沈灏《画函》说:“题与画,互为注脚”。就是中国画与诗、书…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世界绘画园地一朵奇葩。 欣赏和学习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也就是中国画和其它画种的异同点。而后用传统的“六法”标准对照分析,即可逐步掌握其规律。 先说中国画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画“线”的艺术美郑一呼⒇(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副教授,益阳,413000)中国画的“线”,为什么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线”?中国绘画的“线”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中国画的“线”是中国深厚的文化和民族独特的审美心理的积淀物?哪些是中国画“线”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画为什么会有空白中国画讲究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不把所有的物体都画上去,不把想说的话全说出来,要给画面留有空白,要给观众留有审美联想的余地,以使“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有此“妙境”方能“通幅皆灵”。画中之白,自有其景在;领悟此景,又会丰富...  相似文献   

7.
诗画同趣     
中国诗和中国画中主观的意的获得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意境是中国诗、中国画的共同追求。中国诗、中国画的审美特征是一致的,审美的标准是相通的。中国诗、中国画“异迹而同趣”。  相似文献   

8.
康有为是中国画“危机论”的始作俑者,其后,对中国画前途命运的审判是众说纷纭:有些人对康有为的判断是深有同感,甚至把其升级到“中国画已经走进穷途末路”,作为一个画种,将要被时代所抛弃;也有另外一些人对此持反对态度,抓住中国画抒情性的特点,形成  相似文献   

9.
薛兆丰 《中文自修》2023,(Z1):35-37
<正>经济学者不谈无踪无影的“品位”,而是借助各种可以观测的“投资”,来解释各种“瘾”。遇上元旦假期,重读弗里德曼夫妇的自传《两个幸运儿》(Two Lucky People)关于中国的部分。其中一个情节,令人掷卷而叹。据说,一位到芝加哥大学跟弗里德曼念博士的中国学生,在两个不同的时代送过弗里德曼两幅画。先是一幅古代中国画,后是一幅现代中国画。弗里德曼写道:“我们把两幅画都悬挂在公寓的墙上:古代中国画,精致、含蓄,是真美的作品;现代中国画,明亮、鲜艳,是不同的一类。”  相似文献   

10.
“形”与“神”是中国画领域中对举的两个概念,它们十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仅具有不同的结合层次,而且其中包含不同的潜在话语。中国画“形”“神”结构及潜在话语,包括“形外之形”和“神外之神”两个方面。它们影响着中国画的创作、审美和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解读潜在话语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1.
“都市水墨”人物画致力于在都市题材基础上对传统笔墨语言进行新视觉探索。对都市化社会的关注,对传统中国画内容、笔墨语言、视觉图式的拓展,使得“都市水墨”人物画在中国画现代化的进程中有一定积极的作用。“都市水墨”人物画在当下中国画现代化转型的多向度、多维度主题构架中独树一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代表了中国画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深入分析了石涛美学的核心思想——“一画论”,并以《石涛画语录》的章节进行着重说明,旨在理解“一画论”是中国画艺术的一个至真原理,从而将绘画美学宏观贯通于“一画”中,以指导艺术创作.  相似文献   

13.
自中国绘画理论发展以来,传统中对“繁”“简”二者的论述大多围绕“大道至简”的核心观念及“以简驭繁”的笔墨表现,而繁简二体在中国画单纯艺术表现上的探讨并不多见。笔墨当随时代,对比于传统,当下的中国画创作有了更广袤无垠的思维空间,西学东渐的技术形式及材料的创新让中国画在艺术表现上有了更多的创造表达。然对画面繁简二体的舍与得上,大多画者追求之片面,造成画面形式繁复或是单一,流于“作”地追求繁简之体而无“创”的意蕴体现,失去了中国画的本质内涵。通过对比传统与当代中国画在繁简二体上的舍与得,分析总结当下中国画创作在画面表现上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画之“画味”在于它能表现出笔、墨、气、神、韵的有机结合,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从而使人产生各种美感的体验。其展现的“风味”则因时因人而异,或气韵生动传神,或工整艳丽丰腴,或怪诞丑美变形,或天然情趣盎然,丰富多彩,气象万千,能充分体现出中国画这一国粹的独特之“味”的内在美。  相似文献   

15.
记得学生时代,美术老师曾谈起中国画,说中国画的特点有三:一是讲究意境神韵;二是讲究诗、书、画的和谐统一;三就是讲究留白。什么叫“留白”呢?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中西绘画的比较来探究中国画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意象表达,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中国画的意象表达进行全面剖析,梳理脉络,探究价值,进一步说明中国画的意象表达是从艺术家的成长背景和绘画作品来体现的,旨在引导观画者以正确的方式欣赏中国画,提高观画者的欣赏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自宋元以后,逐步形成了诗、书、画三者有机结合的艺术传统,呈现出独特的风神面貌。但是属于语言艺术的诗歌为什么能打入属于造型艺术的中国画?原本在“艺术中处于对极地位的画与诗”,为什么能在一个有限的艺术空间里融合?对于这个问题,古人就已开始探讨。宋代的吴龙翰在《<野趣有声画>序》里说:“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认为诗画可以互相弥补不足,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将这样的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国画画面形式构成的整体性,是现代绘画的审美取向。再认识传统中国画中历代先贤大师创造的“空白中整体”与“黑满中整体”的形式构成风范,研究、探求他们的造型、笔墨、形式构成的规律,目的在于推动发展创造现代中国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画中完全用线条来表现物象的称“白描”,是中国画的基础。中国画用线造型的历史悠久,历代白描作品风貌各异。作为中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白描有很典型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画的共同特点,即写意性和强调书法用笔。白描在表现的技巧上要求很高,在用笔上要求有力、流畅、变化。  相似文献   

20.
“一笔画”和“一画”是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写意山水画创作的最高境界,其强调一笔之中意、笔、墨的高度统一,物与我、我与画的浑然一体,与中国古典哲学的天人合一之精神相一致。这是中国画的精髓,也是中国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