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需要社会和高校双方面共同培养,学校和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自身,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应有的努力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已从单一的学校组织,发展到学生自发组织和社会主体组织等多位一体的体系转变。传统封闭式社会实践格局被打破,开放式社会实践体系逐渐建立。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包括学校搭建平台式、学生自主组织式、政府搭建平台式和社会主体搭建平台式四个部分。四种不同的社会实践类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存在和发展顺应了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多样化的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开放式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有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的整合和配置,有助于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服务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建立和完善四大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和社会需要的产物。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薄弱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与完善、大学生心理成熟与健康、大学生专业素质形成和提高,以至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本文着重分析目前一些高校实践教育机制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高校中的社会实践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要."社团模式"和"项目化模式"成为社会实践模式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丰富的理论还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深入发挥社会实践对高校课堂学习的补充作用,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规避实践价值取向非主流化与活动趋向单一化等问题是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任务。高校需要建立发挥高校管理干部、专职思政教师、专业教师、政府及企事业团体综合联动机制,弘扬主流价值观,丰富活动形式,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出发,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着力点,为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质量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耿海洋 《文教资料》2014,(27):136-137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扩过了大众化的门槛,进入了一个后大众化时代,对大学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阶段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当下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包括学生日常活动的社会实践、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同质化比较严重,不具有普适性;二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组织化失序,遮蔽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三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缺位,收效甚微;四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指向性削弱了社会实践的价值。因此,适应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的需要必须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组织化的社团模式和个性化的项目化模式可以适应当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1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依赖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同样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必经之路。知识的学习本身就要付诸于实践,而且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锻炼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更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是社会实践。加强并改进大学生实践活动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在社会实践中不断磨练自身的品质,才能使大学生更健康成长,同时也是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需求。  相似文献   

8.
董晶晶 《文教资料》2009,(5):197-199
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自开展以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对大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但现实环境中,大学生社会实践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回归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用科学的实践观审视其现实中的不足,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科学化提供有效的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赵光军 《巢湖师专学报》2014,(1):124-127,14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而实效性评价是开展社会实践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切实增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的根本保障.新形势下科学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需要深刻认识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重要意义,系统把握影响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内在因素,科学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的指标体系,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评价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实践教学在认识重视程度、管理保障机制、社会实践形式、社会实践内容、社会实践评估、教师队伍建设和参与主体目的等薄弱环节对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水平、质量和规模形成羁绊。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新课程体系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健全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相似文献   

1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新问题和新任务。文章从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协调发展、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三个方面,阐明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现代大学生的数量也有了大幅增长。新生代大学生毫无疑问是我国青年阶段中最具活力的一批人,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使得其成为祖国的未来和发展的希望,因此新时期大学生的成长对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多元价值文化的冲击以及身处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大学生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建立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障体系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成才梦。文章主要根据作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相关的理论分析对当前新时期大学生成长成才保障体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后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增强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超越意识,形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有利于大学生协调好人、自然、社会及其自身的多维度关系,推动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色化发展,对于从整体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大学生角度应对就业难问题,就要培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依据不同层次和类别高校的优势和特色,从机制、理念、能力、质量四个方面,总结出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共同路径,并分类探讨了学术型大学和职业型大学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5.
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时代背景,其信息传播呈现出"无所不在性、去中心化、交互性、迅捷性、内容的良莠不齐"等特点。一方面它以其优势契合了大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休闲模式和思想观念显现出新的特点;另一方面它也对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关注高校学生非技术素质的建构,不断探究高校学生非技术素质培养的策略与途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使当代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旨在帮助当代大学生在新形势、新环境下理解并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新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大学生自我发展的追求和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需求来看,关注当前大学生群体信仰的多元化、感性化以及政治信仰缺失等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关的对策,无疑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加强,但基于形势变化和学生发展的要求,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依旧面临着不少困难。传播学作为一级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可通性的。本文从传播学视角审视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困境,并运用传播学理论提出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所形成的良好氛围、政策叠加效应,以及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催生了大量的创业机遇,为大学生乡村创业提供了创业机会和要素。在探讨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与大学生乡村创业互动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乡村创业的现实境遇,如乡村创业意愿弱、创业技能与经验不足、创业融资渠道狭窄、创业模式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乡村创业支持体系,即:优化乡村创业政策,厚植大学生乡村创业丰沃土壤;搭建乡村创业生态圈,助推大学生乡村创业企业孵化成长;培育乡村创业文化,激发大学生的乡村企业家精神;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大学生乡村创业组织内动能。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尤其是我国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科技化、知识化、网络化的多元、多向发展的新时代,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自身发展,高校辅导员需要创新工作思路,探寻有效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