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大凡作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一颗善于洞察生活的头脑.他们不会忽视生活中任何一个异常的元素.他们会将这作为难得的机遇,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开拓、有所创造。总是有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谜团。别涅迪克由一只裂而不碎的烧瓶研制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于  相似文献   

2.
我们现在的教育过分强调了规范、纪律、整齐划一 ,而这又是以牺牲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代价的。在学校严格的纪律管制下 ,在教学思想的统一模式下 ,在学习、考试的统一标准下 ,学生的棱角逐步被磨平 ,学生自由奔放的思维在严格的训练、约束、标准化的要求下 ,逐步地被束缚。学生所谓思想的自由被限制在了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我们评价学生的标准是听话、乖巧、服从权威 ,能够准确地按照老师的意图回答问题 ,再现知识。学生是演员 ,但又不能根据自己的认识来创造 ,而只能按照老师导演的设计跑龙套 ,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什么是好学校 ?整齐、规范、…  相似文献   

3.
杨佳佳 《新读写》2010,(11):19-20
这篇文章是典型的“由小见大”。从生活中简单的“小”苹果,得出一番寓意深刻的“大”道理:生活中的一切都要靠我们双手去创造。只是文章中所选的巧克力和柠檬汁,虽然浅显但说服力不够,若能找到更为恰当的例子就能使文章更出彩。  相似文献   

4.
廖水文 《师道》2012,(11):24-24
翻阅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一篇篇鲜活的文章字字珠玑。有的情感浓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的饱含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有的词句华丽“大珠小珠落玉盘”:有的含蓄隽永“此时无声胜有声”……如果我们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去寻找作者之构思美、词句美、性情美,我想,学生的语文审美意识定会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5.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大凡做出卓越贡献的人都有一颗善于洞察生活的头脑,他们不会忽视生活中任何一个异常的元素,他们会将这作为难得的机遇,深入研究,从而有所开拓,有所创造。总是有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去探究未知世界里的谜团。别涅迪克由一只裂而不碎的烧瓶研制出裂而不碎的安全玻璃,主要得益于他对科学的敏感。达尔文由美  相似文献   

6.
不少中职生觉得写作是一种较为沉重的负担,存在着“作文难、作文烦”的心理障碍,因而形成“越怕写越不想写,越不想写越怕写”的恶性循环。这些同学非常渴望获知作文的写法。诚然,作文是语文学习目标中最具有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一项内容,学习写好一篇文章,从审题立意到选择素材,从安排结构到推敲语言,无处不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同学们由于受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制约,许多方面的积累和储备还不足,要想下笔成文,一挥而就,确非易事。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作文难是一个客观的事实。然而同学们对写作也大可不必抱有神秘感。依…  相似文献   

7.
爱心捂热山里娃2012年11月28日,南宁市东葛路小学里传出了阵阵响亮的童声:"人心齐,泰(tai)山移(yi)。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yan)高……"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冬天到了,可许多贫(pin)困山区的小朋友还没有充足的衣服过冬,为了"温暖山区小伙伴",东葛路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发出"献爱心"衣物捐赠(juanzeng)的倡议,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支持。不少同学还拿出自己的压岁钱购买崭(zhan)新的衣物来捐献。当天,全校1 396名学生捐献的羽绒(rong)服、毛衣、绒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去南方某地开会,公园中耸立一座青年塑像,基座上刻着隽秀大字:“用你的双脚站立,用你的头脑思考,用你的双手去创造。”呵,站立———思考———创造,这不正是循着一条顺乎情理、辩证发展的轨迹吗?站立是前提。我们这一代青年必须学会站立,必须独自站立,...  相似文献   

9.
<正>优美的音乐,以其悦耳的音调,高低流淌的旋律,令人充满激动的幻想,鼓舞着人们随着美好的想象去探索和创造。在音乐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坚持运用新课程理念,启发学生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自由探索,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感觉音乐、体会音乐及创作音乐之中。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可以是丰富多彩的画面,把音乐与形象的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许多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往往强调一个“新”字 ,要求立意新 ,构思巧 ,选材精 ,而对一些摹拟之作评价不高 ,甚至要求学生完全脱离范文 ,标新立异 ,独辟蹊径 ,使学生认为作文高不可攀 ,作文课也成了学生的“作难课” ,久而久之 ,大部分学生就会丧失写作兴趣 ,甚至厌恶写作。要克服学生对写作的畏难心理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我认为仅靠老师精讲细改、传授文章作法是不够的 ,摹仿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因为摹仿是作者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必要手段 ,是学生由稚拙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一、摹仿的作用1.激发写作兴趣、产生写作激情。学生…  相似文献   

11.
12.
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人最先与外界对话的主要工具是手、脚和身体,而不是脑子。很多孩子一两岁便能信手涂鸦,三四岁已能借助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所以美国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说:“艺术必须成为儿童的朋友,当言语不足以表达他们之欣喜、忧愁、恐惧和挫折时,他或许便得以依赖它。由于这种经验,他的艺术表现便成为他生活整体的一部分。”其实,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从美术这种艺术上得到的益处,不仅仅限于幼儿期用它认识世界、表达情感。美术、音乐与文化课时间上合理调配能使学生左右脑协调发展,从而有力地促进…  相似文献   

13.
创造·追求     
在我趋于老年之时,读到了一篇好文章《人是什么》。感谢作者为我提供了歌德、康德等做人的优秀榜样,也感谢作者为我卓越地阐述出了美好的人生意义——不断地创造,不断地追求。创造、追求,人生就有无限的乐趣。他所阐述的人生意义,对于我来说,就是处在茫茫雾海中的一盏明灯,借助这盏明灯的无穷的光亮,我看清了我在迷途中的方向,明了人生旅途中的后一段旅程。他在“把握现时”的文段中说:“伟大的志向,产生伟大的人物,但要以牢牢把握现时为必要的基础。”又说:“把握不了现时的人,是一个不成其为人的人,是一个丧失自我的人……。”这样一些话…  相似文献   

14.
吴正兵 《作文与考试》2023,(Z2):146-147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22年11月1日,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在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以“归去来兮”为题发表演讲。在此次演讲中,颜宁在概括描述完自己从清华到普林斯顿再到深圳的人生经历之后,总结道:第一阶段是吸纳,努力学习充实自己;第二阶段是证明,努力工作获得认可;第三阶段是输出,把自己的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人,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应和谐发展和共同进化 ,应由对立走向和谐 ,由敌对走向审美。人类应建立一种审美的自然观 ,用审美的态度去对待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并运用美学的观点来创造现代文化环境 ,使生活回归自然 ,融于自然  相似文献   

16.
下面就幼儿家庭教育谈三个问题,目的是引起家长们的注意,为使下一代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发展需求,共同研究。一、给幼儿以产生和实现创造欲望的家庭环境在家庭中应该重视幼儿创造欲望的培养,就是说,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其创造意识。如:幼儿希望能做出一个风筝在空中飘荡;希望造一个玩具轮船在水中航行;希望画一幅让马在广阔草原上奔驰的画……这些都是幼儿十分可贵的创造欲,父母要备加珍爱和保护并使其充分发展。为此,父母首先要鼓励幼儿这些创造意识的产生,肯定这一愿望的积极性,特别要鼓励幼儿新奇的、出格的遐想,使他们喜欢独出心裁。为了使幼儿创造欲望的火花燃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庄子是第一个自觉地探寻主体精神创造活动的条件及特质的人。他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以下凡引《庄子》只注篇名)的严谨治学态度,终生探索“形而上”的天道奥秘,但是,强调人和自然无比亲和关系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的“无待”通达人生观及“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天下》)的理想追求,却成就了其艺术性的人生,为后人的艺术创造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开拓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先河。本文旨在探讨庄子论主体艺术创造活动的社会条件和主观素质,谬误之处,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8.
吸纳美好     
正创作非常奇妙,我慢慢体悟到必须从创作中重新认识自己。为什么要这样画?为什么想说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诠释这样的主题?生活上我散乱、随性、迷糊、怕麻烦、没耐性还易怒;但创作时我冷静、严苛、守纪律、爱冒险、超有耐性。我是个双面人,却把最好的美德给了创作。一些年轻的创作者问我:"如何去形成风格?"我从没想过这件事,我自认是个没什么风格的人,画画时只想如何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完成一张图画,用我仅有的能力去涂抹,超出了就虚了,做不到就饶了自己。有时候不小心跟别人画得很像就自我解嘲:向某人致敬喽。其实只要持续创作,真诚面对作品,将自己投入其中,就会是自己的风格。但是,有风格跟好作品可不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改最成功之处就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大语文教学观。的确,语文学习就是和生活实践紧紧相联系着的。我们在生活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动、每一次活动都和语文有关。最终检测我们语文教学水平的不是高考和中考,  相似文献   

20.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1、引发学生的音乐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音乐美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音乐鉴赏力、表现力、创造力的基础,也是激发学生上音乐课兴趣的关键。因此,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引发美感的条件,以激发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例如,当学生们来到音乐教室门前准备上课的时候,那么他们首先看到的应该是音乐教师那愉悦的表情和充满艺术氛围、经过精心布置的音乐教室,听到的是优美或欢乐的音乐,于是,学生将情不自禁地以各种优美、欢乐的动作和花一样灿烂的笑脸回报给教师。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