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有着重教兴学的优良传统,他们移民到海外后,为了传承中华文化及适应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环境,华人移民族群依靠自身的力量开办了大量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其教育系统保证了华人族群的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于其他族群,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有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有利于华人族群在其移居地的经济发展,并可期待对其移居地的社会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更好地了解族群与族群的饮食文化的关系,以及进行族群饮食文化的翻译,而对族群与族群饮食文化进行研究,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翻译实践操作。  相似文献   

4.
马华族群关系与马印族群关系一直是马来西亚族群关系的两大主题,二者兼属于"马来人与非马来人关系"的范畴.但由于华、印两族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差异巨大,因此,马华族群关系与马印族群关系在表现出部分共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成人教育》2005,(3):21-22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是家庭或个人将其人力资本化来实现未来预期和未来预期满足的一种行为选择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是以理性预期为前提,在家庭、市场、机制的相互契约规范下所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匮乏的原因是没能充分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人力资本要素在农业经济中不能实现它们在一般市场中的效率和价值,农民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故人力资本生成的基本形式之一的教育投入受到了严重限制。  相似文献   

6.
孔传,南宋人,南孔始祖.孔传重视整理古代文献,著有<续六帖>、<东家杂记>、<洙南野史>、<续尹植文枢秘要>、<杉溪集>等.其著作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尤其是唐五代及孔氏家族的历史文献.孔传也极为重视教育,不仅居家授徒,而且积极介入庙学,其刊刻的著作也大多与教育有关.孔传整理文献与重教兴学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宋时南孔族人的思想与作为,对南宋史学与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资本,是家庭或个人将其人力资本化来实现未来预期和未来预期满足的一种行为选择的结果。人力资本投资是以理性预期为前提,在家庭、市场、机制的相互契约规范下所进行的一种投资活动。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匮乏的原因是没能充分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人力资本要素在农业经济中不能实现它们在一般市场中的效率和价值,农民不能充分享受经济发展的机会和权利,故人力资本生成的基本形式之一的教育投入受到了严重限制。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华人很早就移居泰国。泰国华人现已占泰国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在泰国,唐人街是华人与泰人进行文化与经济交流的社会空间,销售中国物品、族际通婚等是其族群文化交流的重要形式,而公庙的建设则系华人社区公共空间生产的重要方式。由于文化根基的不同,唐人街华人与泰人社区不会因为交融的深入而消弭,空间的生产也不会停止,但新的生活方式与文化成果必然会随空间生产而璀璨绽放。  相似文献   

9.
论明清商人重教兴学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商人重教兴学是较普遍的现象,立家塾、置族学、兴义学、捐助地方官学与书院等,是明清商人重教兴学的主要方式。明清商人重教兴学的特点主要有:重教对象的宗族性、方式的多样性、地域的广阔性和教育内容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0.
明清休宁商人在商业上经营成功后,首先就是对子弟的教育持有迫不及待的态度;其次,他们不惜重金延请名师教育子弟并一掷千金投资教育;第三,休宁商人对子弟的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经商、业儒、从政和做人等各方面;最后,在教育上除了给愿意学习的子弟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外,还综合运用"因材施教"和实践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1.
族群研究是当代国际人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首先介绍了族群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然后论述了族群认同的概念及其理论流派。文章的重点是通过族群认同理论,得出有关语言与族群文化、多元文化、民族教育、家庭教育、环境教育等方面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族群建构与国家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学者安德森(B.Anderson)的民族观为参照平台,通过展示前辈学者对"族群"概念的丰富多彩的解说,指出了族群建构的学理依据和实践价值,揭示了学术意义上的族群建构与具有政治意义的国家认同这二者之间的内在必然关联,强调了将它们并置关联在一起的现实意义,进而初步彰显了学术研究中固有的"政治倾向性",阐明了在学术研究中要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思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在教育经济学研究领域,传统的教育选择研究文献往往假定个体只考虑教育收益,忽视了投资风险的真实存在。已有文献对教育选择行为的预期假定存在较大差异,强加在个体身上的假定可能导致对教育选择行为的不正确推论,而使用个体主观预期数据替代这些假定能更准确地分析个体教育决策行为。采用2007年在北京六所高校所做的"研究生教育态度的调查",利用预期收入、风险数据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的研究生教育选择问题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预期收入对选择研究生教育有显著影响,而风险对教育选择的影响却不尽相同:收入风险对于教育选择的影响不明显,主观风险对选择研究生教育则有负效应。此外,还发现就业率是大学生决定是否进一步接受教育的重要因素,所学专业就业率越高,选择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愿望越小。上述研究结果暗示,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公布劳动力市场数据,便于大学毕业生对收入和就业状况形成合理预期,从而对未来的教育作出理性选择,有效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地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中原王朝鞭长莫及,致使当地人口严重夷化,并形成多支较大的族群.其以流域上中游地区的夜郎濮僚、中下游地区的武陵蛮夷,以及下游地区的巴蛮夷族最具典型.与之对应,濮僚族群所居夜郎地区、武陵蛮群所居苗族地区,以及巴蛮夷群所居巴族地区的社会经济面貌,亦最具有秦汉时期乌江流域等西南边疆民族社会经济面貌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法国下调了2011年经济增长预期.这一决定是在总统萨科齐与政府高级财政官员们讨论后做出的。  相似文献   

16.
苟利武 《历史教学问题》2020,(1):113-122,167,168
乌克兰独立以来,族群冲突与分离长期存在。通过对乌克兰族群结构最为复杂的敖德萨地区族群历史变迁和当前族群结构分析发现,敖德萨地区族群冲突的原因既有历史因素,又有现实因素。俄帝国和苏联因领土和文化的扩张对敖德萨产生的影响至今存在;而乌克兰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和治理失效等因素使少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产生不满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当地族群对乌克兰政府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任何动荡都有可能成为族群冲突的诱因。  相似文献   

17.
聚居在青海河湟地区的撒拉族是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在撒拉族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宗教伦理发挥了凝聚和规范群体的巨大作用。其不仅作为信仰贯穿于整个民族精神,而且还渗透到撒拉族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形成了撒拉族独有的族群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8.
田家炳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慈善家,是教育强国的时代先锋.先生一生秉持"中国的希望在教育"的基本理念,坚信教育强国,智慧卓越;他无私奉献,把慈善捐助教育事业作为人生奋斗目标,大爱无疆;他挚爱故乡,为家乡梅州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造福桑梓;他倡导德育为首,重视学校德育,品格高尚.先生精神,光耀神州,永世芬芳.  相似文献   

19.
运用人类学参与式观察的方法,研究生活在同一个村落里的两个族群之认同与族群特征,发现他们细致的差异,强调语言在族群认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族群特征的削弱与重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族群习惯法文化对人实施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在人的可教育性原则基础上促进人在良好秩序中得以生长,而这一自身生长的过程是通过族群习惯法文化对其教育的多层面来实现的。这些多层面教育依其性质的积极性而定依次为:寓教于惩的威慑教育、寓教于导的劝导与引导教育、寓教于信的信奉教育。族群习惯法文化对人的多层面教育的相互结合,促使族群成员内化并生长出一种能促进社区和谐的道德观念与道德信念,以“一种行动的意识”,设计与选择自身行为,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天地人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