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教材第一册大气压强中“马德堡半球实验”,笔者在教学演示中发现有如下弊端: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中,用手摇抽气机抽气,常因接口不密封而漏气,学生一拉即开,有的教师用两用打气筒抽气,常因导管软易被大气压压变形,导致实验效果不好。这样,教师上课时常不去演示它。教材中用两个皮碗,模拟演示,虽能说明大气压存在,但不能形象地说明大气压强之大,难以让学生相信“马德堡半球实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1引言在师范类大学物理专业的《中学物理教学法》实验中,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定性的演示实验,学生普遍感觉实验没有什么意思,为此将实验进行了开拓挖掘,提出了关于马德堡半球拉力的计算和测量实验.在此过程中让同学们开动脑筋设计了用拉力计测量马德堡半球拉力的方法,达到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学会了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3.
1654年德国物理学家奥托·格里克在马德堡市做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从而首先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初中物理大气压这一章内容里,教科书都无一例外地介绍了这个实验。由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是感受不到大气对我们的压力,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讲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故事,而且还要实际演示给学生看。然而,此实验对条件差的(尤其是农村)学校来说,做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既需要有马德堡半球又要有  相似文献   

4.
马德堡半球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一个经典实验。通过讲解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历史背景以及原理,丰富了学生关于物理学史的知识。结合初中教材中“大气压强”所涉及部分,分析教材所给出的大气压强的演示实验的特点,并把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提出新的验证实验,希望能进一步完善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1乳胶管配合两用气筒抽气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大气压强的存在”、“马德堡圆盘实验”等实验均需在课堂上做抽气演示,一般用手摇抽气机和真空泵来抽气演示,既笨重又不方便,采用两用气筒做抽气实验很方便、灵巧,但需选用质地较硬的橡胶管。由于橡胶较硬,对它的直径要求比  相似文献   

6.
初中物理“大气的压强”一节中,安排了三个演示实验,即空气有质量实验、覆杯实验和马德堡半球实验,其中需要抽气机、测气瓶和马德堡半球等器材,这对仪器少的农村中学不适用。为此,我们把上述实验改为学生自带部分代用器材的简易学生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丹阳市全州中学岳凤楼马德堡半球实验常因两半球的密封性能不好,做不成功.还有一些农村中学由于缺少这样的实验器材,不能做这个著名的物理实验.其实只要化几角钱到商店里去买二只衣挂钩就可以用来代替两个半球.实验时只要将二只衣挂钩用力按合在一...  相似文献   

8.
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讲大气压的存在时,都要讲到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要求同学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做一做. 最近,我读了蔡传平老师的两篇文章,都谈到马德堡半球实验.其一,<物理教学要增强感染力--兼谈马德堡半球实验的教学>[1].其中有一句话是:"如果半球不是小球,而是象马德堡半球那样大,那么,一个同学、几个同学就不可能把它拉开了,甚至要七、八匹马才能把它拉开."其二,<撰写物理教研论文的选题策略>[2].其中有一句话是:"教师拘泥于教材上‘八匹马也拉不开',对学生说:‘实验不成功'."两处都谈到"八匹马",那么,马德堡半球实验到底是用多少匹吗呢?  相似文献   

9.
范迎春 《物理教学》2012,(1):39-40,48
一、证实大气压存在的一些常用实验由于人们始终生活在大气之中,所以对大气压的存在竟然"毫无感觉",从而对大气压的认识也就存在困难。这也使得马德堡半球实验直到今天还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震惊"效果,所以成为物理教学上首选的常用演示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虽然效果好,但对器材及操作要求稍高。物理教学中还用到一些取材容易,操作简便的小实验。例如,用吸盘做的实验(模拟"马德  相似文献   

10.
大气,看不见,摸不着,我们不能直接地观察到大气压强。教材中介绍了马德堡半球实验,橡皮碗摸拟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及瓶子吞鸡蛋等实验,这些实验能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大气压的存在。为了更好的说明大气压的存在,我再介绍两个方便易做的小实验:①烧瓶吞鹌醇蛋,上课前取长颈烧瓶一个和煮熟剥好壳的鹌醇蛋一个,将烧瓶内装半瓶热水,演示时,倒掉热水,用  相似文献   

11.
1864年,德国马德堡市政府讲演大厅里,该市市长科学家葛利克演示了一个有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相似文献   

12.
传统验证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往往需要一个装置将某个空间与大气隔离,然后想办法将装置内的空气抽出或减少,这时大气对物体的作用才容易表现出来.如马德堡半球实验,用注射器给易拉罐抽气使之变瘪的实验,嘴吸饮料实验,吸盘挂钩实验等产生的现象,往往足在抽气的同时或抽气后产生的,很容易使学生误解为产生现象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大气压在起作用,而是抽气装置"吸"出来的,甚至认为有一个"吸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1.用凡尔皮碗代替马德堡半球 小学自然课本第三册《大气的压力和浮力》一课,做证明大气压力存在的实验,是本课教学的关键,实验方法很多,曾经用注射器、马德堡半球、塑料衣钩等做过此实验,虽都可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但效果总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特别是使用马德堡半球做实验,两个半球不容易吻合好,常常漏气,成功率不是百分之百,但作为科学上研究大气压力的壮举,又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自然教研组全体教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了一些深受学生欢迎的科技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情况分述如下: 一、做科学小实验: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在课外活动补充做一些有兴趣的实验,或培养学生上讲台独立地做。例如,四年级学生在学了大气压后,教师就在课外指导学生做“马德堡半球”的实验。没有洋设备,就土法上马,用两个玻璃杯代替两个半球,用燃烧蜡烛减少杯中的气体,代替抽气机抽气。由于此方法既科学又简单,易于操作。全班大多数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当一些学生把紧密结合的两杯(口对口)提起来时,都不约而同地说:“这真有趣,太奇妙了!”。  相似文献   

15.
马德堡半球实验能有力地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可是在农村有这种教具的学校却为数不多,下面介绍一种演示方汉,供参考。取两个眼药水瓶上的大橡皮帽,在每个帽的中央用胶水粘上一根橡筋圈。再取一小  相似文献   

16.
初中物理第一册“大气的压强”一节中,介绍并安排了“马德堡半球”实验,可否用其它的简单器具来模拟“马德堡半球”从而收到同样的演示效果?下面介绍两个简单的装置。一、受“拔火罐”的启发,将一截废旧自行车内胎剪成方块,用图钉或小钉子将其钉到板凳面上,在罐头瓶内放一块燃着的纸,快速扣在橡胶皮上,这样,抓住罐头瓶可以提起板凳,还可往板凳上加放砖块,板凳仍被提起来,如果作得好,罐头瓶可以提  相似文献   

17.
喷泉实验与大气的压强湖北省枣阳市琚湾二中(441200)王赵明在初中第一册《物理》大气的压强一节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喷泉实验来替代马德堡半球实验,直观形象,效果很好。稍作改进也可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既可演示大气压的存在,也可粗略地演示托里拆利实验。1实验...  相似文献   

18.
【提示】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正逐步成为学习的主流。课堂教学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过程。教师也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的辅助者。 本节课要解决两个问题:“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的值”。(首先,由学生演示实验并讲解,特别是马德堡半球实验。由于讲台有限,由7对学生演示,引起了学生的轩然大波……) 【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7对学生都拉不开马德堡半球呢?谁愿意向大家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生A: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学生争先恐后,各抒己见。) 师:谁愿意演示覆杯实验并讲解呢? (生B兴致勃勃地走上讲台,将标内注满水,用纸片盖住杯口,手扶纸片将水杯迅速倒置,当扶纸片的手拿开后纸片和水没  相似文献   

19.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义务教材(人教版)用两个橡皮碗模拟这个实验,但实验时稍用力就可把它拉开,使学生对大气压强“很大”半信半疑。为此笔者利用废旧器材,自制了代替马德堡半球的仪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各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讲大气压的存在时,都要讲到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并要求同学们模仿马德堡半球实验做一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