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农村教育》2007,(11):8-9
江苏省日前出台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具体政策,规定以县级政府为主,负责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省财政设立化债专项资金,实行“以奖代补”;偿付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原则上全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偿债资金由县级财政从特设专户直接支付到债权人的银行账户中,不经过任何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2007年11月29目召开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全省农村“普九”债务全部由政府“埋单”。湖南省提出,从2007年开始,全面启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力争用两年时间基本化解“普九”债务,各市州、县政府“一把手”是化债工作第一责任人。县级政府具体组织实施,省里负责统一协调,市州支持配合;省、市州、县各自承担一定的偿还比例;省财政将按照“先化解、后奖励”的原则,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采用中国六个省所有县级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层面数据,全面评估了"新机制"政策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财政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改革虽没有改变义务教育阶段城乡间学校教育财政资源非均衡配置的现状,但在缩小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配置差距方面仍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新机制"政策需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以及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金转移支付力度,同时强化对地方政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责,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财政资源均衡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省内财政分权的演进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前中国“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下,财政分权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和预算外教育投入有着重大影响。随着县级政府收不抵支现象日益严重,转移支付和预算外财力在保证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上呈现此消彼涨的关系。实行合理的省内财政分权,以完善县自有财力和转移支付的有效拨付使用,是保障农村教育经费及降低预算外依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挤出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需要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个主要目标。目前,各地主要通过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本文对109个农业县(市)农村税费改革前后教育经费和县级财政统计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县级财政获得上级转移支付大幅增加的同时,教育经费占全县财政支出的比例反而下降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出现“挤出效应”。进一步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挤出效应”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由于农村税费改革并没有给予地方政府足够的激励,造成了地方政府不完全执行政策,从而出现了“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现行的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统筹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九"成果的巩固,不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面对这些问题,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农村叉务教育财政体制,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教育管理,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的实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日前,武汉市黄陂区12939.9万元普九债务全部化解到位,彻底丢掉了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包袱。 据悉.该区普九债务由中央及省、市、区财政分级承担,从2004年开始共分8次化解普九债务。化债中实行人性化操作。坚持因病致贫者优先、遭受灾害的农村债权人优先、债务本金偿还优先等“三个优先”原则,确保债务化解人性化。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农村义务教育正常运转,建立健全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机制,湖北省出台措施,由省级财政对实行“一费制”的贫困县市中小学公用经费进行补助。今年,湖北省财政已按标准,分两批下拨6700万元补助到县级财政,再由县级财政下拨到各中小学。———摘自中国基础教育网2003年9月  相似文献   

9.
在江苏省政府召开全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工作会议上,省政府与69个县(市、区)政府签订《江苏省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责任书》,其中44个县(市、区)计划今年年内完成化债任务。该省财政已安排省级经费指标22.03亿元,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帮助和激励各地开展债务化解工作。  相似文献   

10.
6月5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日在重庆市召开的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工作座谈会上说,从今年起,我国将用3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普九"债务化解工作,同时建立起化解乡村债务和制止发生新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的稳定机制。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日前,从省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来消息:今年各级财政决定拿出30.79亿元专项资金,为多年累积下来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一次性埋单,其中中央和省财  相似文献   

12.
动态     
【我省农村中小学不得再举借新债】从今年起,我省将用2年左右时间,完成化解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任务,今后农村中小学不得再举借新债。据了解,我省农村义务教育“普九”债务本金余额为23.12亿元。截至2005年12月31日,各县(市、区)为完成中央及省出台的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而产生的政策性债务都将被列入化债范围,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实证分析发现,自2001年开始实行的以县级政府作为投资筹措主体的财政体制,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有所提升,中、西部地区获得了较之以前更多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但是,由于县级政府大多缺乏足够的财政支撑能力,而县以上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因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仍然缺乏稳定的保障,经费供给总量依然严重不足,各级政府投资结构不合理,以及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国家财政体制应加快向公共财政体制的转型,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尽快使捉村义务教育成为国家财政向农村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重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要以国家财政体制改革为背景,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责任,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行规范、稳定长效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管理资讯     
教育部:"普九"债务由政府承担前不久,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做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有关工作。对一些中小学校关心的"普九"债务清理化解工作,通知指出,各地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积极配合财政等  相似文献   

15.
政要时论     
针对目前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渠道不稳、县级财力不足等问题,应尽快明确各级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比例,建立中央财政保工资、省市财政保安全、县财政保运转的“三保”机制,同时严格规范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程序。中央和不少地方政府十分注意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制定了不少政策,拓宽了经费投入渠道,但许多政策是临时的、短期的,弹性较大,操作性不强,落实难度大。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机制,这不能等于实行“以县为主”的投入机制。目前中西部多数县义务教育总投入的绝…  相似文献   

16.
重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政策建议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应以农村义务教育是农村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公共产品作为基本理念,以国家财政为公共财政作为制度背景,在公共财政框架下,区分地区差异,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建立东部、中部、西部分地区分级负担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在东部地区的7省、直辖市,建议实行以县级和省级、直辖市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中部地区的12省,建议实行以中央和省级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在西部地区的12省、自治区,建议实施以中央政府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各级党委政府将化解农村教育债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化解债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上进展还不快。效果不够明显.相当多的农村学校债务仍然居高不下。许多学校旧债未偿。又添新债。从2006年9月起,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陆续免收学杂费.实行免费教育。按照经费分担机制的要求.县级以上各级政府需要落实免费补助资金。面对农村教育经费筹措渠道日益狭窄、财政投入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化解农村教育债务的困难将更多,矛盾将更加突出,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分析农村教育债务化解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地方     
《教育》2011,(28):13-14
山东:化解40多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据了解,山东省日前已全部清算兑付拖欠多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累计化解债务42.75亿元,解除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债务包袱,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地方     
《教育》2011,(10):13-14
山东:化解40多亿农村义务教育债务 据了解,山东省日前已全部清算兑付拖欠多年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累计化解债务42.75亿元,解除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债务包袱,有力推动了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记者从日前在合肥召开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审计核实培训动员会议上获悉,我省全面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迈出重要一步,省清理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领导小组办公室先期开始了债务审计核实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