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结尾部分有几句话:“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明明白白地写着。那“阴影”是“紫色的”,“那就是哲尔赛岛”,所以,很多人就很自然地滑读过去,不去关注这个“阴影”有什么特殊意味了。其实,这“阴影”是别有意味的,我们不妨品味一番。  相似文献   

2.
尽管景物描写在叙事作文中所占笔墨不多,却对渲染气氛、映衬人物的心情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时,景物描写在文中还可成为某种情绪或意蕴的象征,起到深化作文主题的作用.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的景物描写仅有两处,却直接起到刻画人物的作用:一处去旅行时,船"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景物是明丽的,烘托出此时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另一处是遇见沦为穷水手的于勒后,曾经向往的哲尔赛岛成了"一片紫色的阴影",阴郁沉重的景物,又烘托出沮丧、懊恼的心情.  相似文献   

3.
一、地点巧。"二姐"婚礼之后,"我们"家便去哲尔赛岛游玩。当"我们"的轮船在海上正"驶向远处"的时候,"父亲忽然看见"了于勒,情节由此进入高潮。可见,菲利普夫妇与于勒的邂逅相遇,既不是在"哲尔赛岛"的英国,也不是在"哈佛尔"的法国,而是在法国与英国交界的海上,是在于勒卖牡蛎的船上。菲利普夫妇的周围是不同国籍的人们,他们在这一特定的场合目睹了于勒家族的金钱与亲情冲突的矛盾。这一地点的巧设,渲染了于勒穷困潦倒的悲凉气氛,揭露意义十分深广。   二、时机巧。首先识出于勒的是"我父亲",这是符合客观实情的,因为他与于勒…  相似文献   

4.
景物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现方法,它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把景物刻画得绘声绘色,有形有神,可感可触。课本中就有不少这样的范例,这里例举几法,供同学们参照发挥。 1.暗示法 此法就是用种种景物来暗示作品中人物的心情、命运及环境。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结尾写道:“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这“阴影”暗示出菲利普夫妇失望恐惧心情,以及“我”的不满及痛惜之情。 又如,都德《最后一课》中的景物描写:“锯  相似文献   

5.
尽管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父母遇到了些不愉快,不过那个不负盛名的地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好心情。记得那天姐夫去订回家的船票,父亲还硬是冒雨追上去嘱咐他别再订来时的那条船。至于原因嘛,他一定打死也不会说是怕再见着于勒叔叔。  相似文献   

6.
尽管在去哲尔赛岛的船上父母遇到了些不愉快,不过那个不负盛名的地方还是给了我们一份好心情。记得那天姐夫去订回家的船票,父亲还硬是冒雨追上去嘱咐他别再订来时的那条船、至于原因嘛,他一定打死也不会说是怕再见着于勒叔叔。  相似文献   

7.
从哲尔赛岛回来之后,父亲母亲整天心神不宁,希望破灭的痛苦和不可名状的愤怒充满了他们的内心。再也难得看见我们在海边栈桥散步的身影,再也听不到爸爸那句说了多少年的永不变更的话。我们整天就在这样的沉闷和苦恼中度过。有一天,我家门前突然开来了一  相似文献   

8.
游船在翡翠般碧绿的大海上继续向哲尔赛岛前进。“喂,克拉丽丝,你快看呀!”父亲喊着母亲的名字,急匆匆地从卖牡蛎的地方走了过来。“又怎么了?”母亲很不耐烦,显然她还在为父亲请女儿和女婿吃牡蛎生闷气。  相似文献   

9.
“透明伞,像花朵。张一张,缩一缩。海里游.好快活。” 这是谁在唱歌哇?“是我.是我.小水母!”蓝蓝的大海像一座美丽的水晶宫,海星、寄居蟹、海参、水母们都在海底沙石上自由自在地爬行。  相似文献   

10.
何显强 《教育艺术》2011,(11):38-39
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常常有景物描写的段落,如《斑羚飞渡》中具体描写伤心崖地势的险要;曹文轩《孤独之旅》中对鸭群、芦苇、暴风雨的多处描写;《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课中"凄风、苦雨、天昏、地暗"的描写;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对海面风景在去和离开哲尔赛岛时的描写,等等。这些景物描写皆是文章的  相似文献   

1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人,我们渴望用激情点燃梦想,我们渴望用汗水浇灌喜悦,我们更渴望用自己的才华开启成功的大门.而对于数理化的学习,则是这条道路上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在一片大海里,生活着一条智慧的大鱼,它见多识广,经常为小鱼们解答疑惑。因此,小鱼们只要一遇到问题,就来向它求教。大鱼也因此而深受小鱼们的尊重和爱戴。一天,一条小鱼游到大鱼身边,诚恳地问道“:敬爱的大鱼,我们现在住在什么地方?”大鱼告诉它:“我们住的地方叫海洋。”  相似文献   

13.
《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通过描写菲利普夫妇对亲兄弟于勒前后态度的变化,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在情节的叙述中,文章巧妙的插入了二女儿订婚全家去哲尔赛岛旅游的细节,这个细节看似孤立,可有可无,细细品味,便可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第一,串联、拓展文章情节。文章  相似文献   

14.
太和一中,我梦想起飞的地方 王晓涛.安徽省太和一2008高三(29)班学生。2008年高考,他以653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全省文科第一名。“感谢我的父母和师长,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得知消息后,王晓涛说:“太和一中,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在一中,我学会了拼搏;在一中,我找到了自信。一中让我增长智慧,一中让我走向成熟,一中是我永远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颗梦想的种子。育人者需要做的就是给其“温暖的关爱”、“水分的支持”和“空气的呵护”。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充当着许多的角色:严厉的老师,体贴的母亲,知心的姐姐,无所不谈的朋友……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如何打造良好班集体.如何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是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一般都认为是以“我”的父母菲利普夫妇对其亲兄弟于勒叔叔态度的几度变化为线索。即菲利普夫妇先是把“行为不正,糟蹋钱”的于勒打发到美洲去;后来从于勒的来信中得悉其在美洲做买卖赚了钱,发了财,并要赔偿他们的损失时,却又渴盼于勒赶快回来,并对其大加赞扬,说他是一个“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有办法的人”;可是在去哲尔赛岛途中的轮船上意外地发现于勒不是一个赚了钱、发了财的“大商人”,而是一个“衣服槛楼的年老水手”时,又让全家人赶快躲开他,并对其破口大骂,说他是一个“流氓”,一个讨饭…  相似文献   

17.
【简评】总有一种力量引领着我们去跋涉遥远的路.这种力量叫梦想:总有一种渴望引领着我们去征服高大的山.这种渴望叫梦想.梦想是助推器.让我们在人生的坎坷征途中毅然面对.就像文中的大作家安徒生一样.一盒小小的火柴点燃了他年轻时的梦想.以至于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依然保持着清醒.信心十足地用文字来达成自己的梦想。就像安徒生写给朋友的信中所说的那样: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个娱乐的年代,也是—个明星的年代!而无论“娱乐”还是“明星”.青春部是永远的主角,成为—个明星,是许多少男少女的梦想. 他们是“未来的明星”.和普通高中生—样的年纪.不—样的是.当普通高中生深陷在无边的题海里痛苦不堪的时候,他们在练功房里劈腿、下腰、塑形、练声.他们的名字叫”艺校生”.学习的都是“艺术”.  相似文献   

19.
在议论文中,素材是用来论证论点的论据,充当论据的素材运用恰当了,论证则更有力。论点得到强有力的支撑,文章就更有说服力。下面以一篇考场作文为例,谈谈议论文素材运用的技巧。在阴影中撑起一片光明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我们渴望光明,憎恨阴影,但人生难免有阴影。当阴影笼罩我们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听天由命、束手待毙,而是走出阴影,撑起一片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的梦想是什么呢?给大家说说。你对自己梦想的实现有信心吗?今天我们要学的《金子》一课的主人公是谁?他的梦想是什么呢?(寻找到金子,拥有财富)那么,他的梦想实现了吗?请同学们读读书,找出课文中的语句,用笔画出来。二、聚焦彼得的“真金”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彼得不无骄傲地说“:我是唯一找到真金的人!我的金子就在这块土地里。”理“解不无骄傲”。(非常骄傲、自豪)谁能读出彼得的这种自豪?对于“金子”,你怎么理解?彼得为什么强调他找到的“是真金”?它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让我们来看看彼得最初的梦想是什么,他为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