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我生长在一个贫困的乡村,就读的学校是泥土筑起来的,还破破烂烂,地也凹凸不平,破旧的课桌脚下总要垫些砖头瓦片什么的。仔细回想起来,那时的教育经历,虽然谈不上美好,但确实也还愉快。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候读书生活比较简单,简简单单的基本教材,没有任何别的什么读物、辅导资料,早上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学会想像和创造,也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灵性。在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的认知因素,过于注重让学生“摘到果子”,而忽视学生是如何“摘果子”的,也就是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近些日子,编者常常为手头这些真诚,智慧的文字所打动。今年第7期,本刊“特别策划”栏目编发了一组文件——《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对教育的深层问题作了一些抛砖引玉的思考,没想到会引起这么多教育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到目前为止,本刊共收到来自省内外的讨论稿200多篇,它们的作者既有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又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干部,还有来自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他们立足于教育的现状,从多角度,多层面,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教育本质,教育目标,教育途径的诠释与理解。由于版面有限,本刊只能择其有代表性的文章刊发,希望读者朋友谅解。我们深知,教育的深层问题,不是通过几次讨论就能得出一个完满的终结性的答案的。编辑完本策划最后一组稿件,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愿本刊的几组讨论在各位的教育实践中只是一个小小的导引。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这一主张,由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他的名著《教学与发展》中提出。它的前提思想是,“教育学不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当以儿童发展的明天作为方向”(维果茨基语),“只有当教学走在儿童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语)。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进一步认为,教师要  相似文献   

6.
如果是说在教育结果的层面上,“跳起来摘果子”也许还可以商榷,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阶段每个课时都要求学生“跳起来摘果子”,那就是违反教育规律,瞎折腾人了。  相似文献   

7.
蒋蓉 《湖南教育》2004,(12):7-8
教育是—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开发学生的心智,使学生学会想象和创造,也可能束缚学生的思维,扼杀学生的创造灵性。在过去,我们的教育强调比较多的是认知世界的认知因素,过于注重让学生“摘到果子”,而忽视学生是如何“摘到果子”的,也就是忽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感受、体验、忽视学生个体意识、  相似文献   

8.
教育的真义是什么?就像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一样,千百年来,那些充满智慧的清醒的思想者从未停止过对教育本质的深层追问。从柏拉图“灵魂转向”的教育理想到19世纪斯宾塞主张的“教育为未来生活作准备”,从20世纪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到雅斯贝尔斯的“人的灵魂的教育”,从蔡元培的人格教育、教育独立到时下新课程在教育目标与方向上的全面反思……人们总在寻找理想教育的目标定位。本期编发的《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由一份作者来稿引发的思考》这组文章,从多层面、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抛砖引玉的思考。编辑部在收到作者蒋依宝《让学生独自在树下坐一会儿》(见本期12页~13页)一稿后,深感稿件所蕴含的深层价值。让学生在树下坐一会儿,这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教育境界,一种更重过程的教育理念,是一种让学生自主探究、自由发展的教育方法……于是,编辑部几次开会,并请专家一起座谈,挖掘其中之义。编辑们拿起笔,就此命题展开了讨论、反思。在写稿过程中,我们深感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之不足,难以将此命题作更深一步的开掘,因而我们期待教育专家、一线教师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就此命题来讨论、反思当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理念问题、方式方法问题等。编辑部将从更广的范围和更深的层面组织  相似文献   

9.
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数学课,课始安排一个“复习铺垫”,此环节的内容与新授内容紧密联系。通过“铺垫”,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教师称其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种铺垫好吗?我们来看两个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10.
季伟 《湖南教育》2005,(20):39-40
最近,听了一节精彩的语文“优质课”——《珍珠鸟》。该课环节设置合理,条理清晰,层层深入;学生活跃,小组分工合作、参与度高;训练兼顾到的能力点多,课堂容量大,教师过渡语设计精心,难以挑剔。但是笔者总觉得课堂缺少了一点什么,有些怅然若失,联系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终于茅塞顿开。语文教学的第一个目标是知识和技能,这是夯实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基础。在公开课上,语言文字的教学难于出彩,怎么办呢?有的执教者索性回避字词教学,有的方法则显得要“艺术”一些。比如这堂课,教师先让学生把作者“冯骥才”的“骥”字写在黑板上,提醒大家不要写错;…  相似文献   

11.
曾经读到这么一则小故事:“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轮上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谁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成功地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之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绳结。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聆听过多位教育家讲座,当谈到有关教育的话题时,几乎每位教育家都语重心长地告诫“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各级领导给老师们作报告时,也都苦口婆心地教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大师无一不是奉“爱”至上的。大凡从事教育的,管理教育的,研究教育的或是不大懂教育的,几乎均以谈“爱“为荣,奉此论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缘起 近日,笔者参加了绍兴市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能力比武,其中有一项是教学设计,内容是设计二年级下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一课时,试卷提供如下教材:  相似文献   

14.
【案例】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湖南的某"神童",十三岁上大学,十七岁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的少年"天才",后来却从中科院肄业。知者无不为之惋惜。肄业的原因除了他的知识结构达不到所学专业要求外,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不恰当的家庭教育,使孩子丧失了独立生活能力,不能胜任学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应该对课堂有充分的预设,把握好课堂,进而有好的生成,把握好课堂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进而展现独特的课堂风采。  相似文献   

16.
钱芬 《山东教育》2011,(1):94-95
“家长问卷”调查是我园家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园部考核教师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依据。我们请家长在《家长问卷调查表》上评价本班教师的工作并对幼儿园管理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园部汇总后进行反馈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在期末的问卷调查活动中,一份“家长问卷”引起了我们的深思。  相似文献   

17.
18.
不知从何时起,"家长签字"作为监督孩子学习的形式,被各地教师所推崇。笔者也参加过家长会,会上老师也曾强调:让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签字,一是为了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二是督促父母尽监管孩子的责任。的确,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9.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市教育局组织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调研,在五所学校一连听了几十节数学课,涉及到低、中、高各个年级段。虽然很多都是教师没有事先准备下的随堂课,但在新课改思想的推动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可有一个倾向始终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那就是课堂上几乎都是学生在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个个问题,而看不到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其主要作用在于,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分析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查漏补缺、纠正错误、巩固双基,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产生错误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包括听课、审题和做题的方法与习惯等等),总结成功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