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封建制五刑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封建刑罚体系的核心内容。其形成肇始于西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改革,历经魏晋南北朝,确立于隋朝,达800余年。本文对其发展脉络作了较系统的梳理和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运城学院图书馆建立具有河东地域特色的馆藏,可以使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形成合力,便于学科专业、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展示,能更好地实现文献资源的藏用功能。建立特色馆藏,从古籍文化、农耕文化、根祖文化、望族文化、英杰、民俗、旅游等方面突出地方特色,才能真正地服务地方经济,更好地弘扬河东文化。  相似文献   

3.
黄帝为中国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誉为华夏之祖。黄帝的活动区域主要在黄河中游。河东地区因盐业资源等自然优势成为远古先民的必争之地。黄帝在河东地区的活动遗迹有娶嫘祖为妻、拜风后为相、令仓颉造字、设坛祭祀后土、与黄帝的阪泉大战、与蚩尤的涿鹿之战等等。云南的《苗族古歌》也是重要辅证。  相似文献   

4.
河东,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其疆域在战国之前较为模糊,泛指黄河以东地区.秦时始置河东郡,其疆域约相当于今霍山以南,沁水以西的地区.之后,在不同的时期变化较大.今天所言之河东,即指运城市所辖之十三县市.  相似文献   

5.
食盐是人类生存繁衍所必不可少的物质,河东作为中国早期的食盐重镇,其在中国盐业史上地位不言而喻。对于河东盐业的开发年代、影响、主要人物、制盐法及管理、遗址、文化等方面,学者们都有深入研究。梳理河东盐业的研究,能为进一步研究河东盐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宝卷是我国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相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由于其通俗浅易且为百姓喜闻乐见,民间宗教的信徒视宝卷为珍宝,奉为神圣。在山西河东地区的永济道情班社中尚存有《杨氏宝卷》、《白马卷》等宝卷。对《杨氏宝卷》的唱腔、乐器、伴奏及班社进行初步研究,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河东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隋唐河东柳氏及其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姓源于姬姓和展姓,柳下惠为其近祖,秦统一六国时徙居河东。在南朝经柳元景、柳世隆两代人苦心经营,由武入文成功转型,继而崛起成为世家望族。历隋朝唐初继续发展,具有独特的家学特色,不仅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柳爽、柳浑、柳璨均官至宰相,而且在文化方面涌现出了柳冲、柳芳、柳宗元、柳公权等对当时及后世均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虽然家族经历武则天立后政治风波,柳爽一族遭受重挫,但是从整体的发展上,整个唐代河东柳氏依靠其家学相承依旧家道不堕。  相似文献   

8.
天津卫设于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今年是天津建卫600周年。天津城自建成后,在明代200多年间重修过两次,在清代从顺治到嘉庆不足150年,重修达12次。600年间天津城经历了风风雨雨,既有农民起义的进攻、朝代的更迭,也有帝国主义的入侵。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城,都统衙门为消除天津对外的防御能力,强令拆除天津的城墙。后建成东西南北四条马路。  相似文献   

9.
与“山东郡姓”相对的“关中郡姓”的提法虽然在唐代才出现,但其真正形成应在西魏北周时期,特指关陇集团内的汉族高门士族。河东裴氏等大族之所以被归人“关中郡姓”,是因为他们在北魏分裂后主动与西魏北周政权结合,对关中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从而进入关陇集团核心,形成与“山东郡姓”“吴姓”“侨姓”不同的政治利益集团。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作为我国历史上一位有建树、有影响的思想家、文学家,但学界对其籍贯却众说纷坛。本文对此专作考证,从正史、刘禹锡的文章、柳宗元自己的文章中肯定了柳为河东解县人之说法  相似文献   

11.
“尽如人意”经常出现在否定句中,与否定词“不”凝合,形成新的语法单位“不尽如人意”。通过重新分析、省略,凝合的“不尽如人意”进一步演变。在演变过程中,同时还受汉语固有的词汇系统的制约,次一级语法单位的意义或者沿袭不变,或者历时演变,从而为“不尽如人意”的分化、重组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爨襄因功封于安邑,即今夏县爨村。因嫌爨字笔画繁多,简化为“全”;晋末爨氏迁云南,爨又简化为“劝”“寸”;唐代爨人赴长安献艺,后人又改“爨演”为“串演”;明初安邑爨村人迁京郊,立村曰“爨里安口”,为简化改称“川底下”。总之,随着河东爨氏(包括爨姓、爨人、爨村人)的迁徙,“爨”字先后有了“全”“劝”“寸”“串”“川”等各种简化的写法。  相似文献   

13.
“V在L”格式的发展和虚化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在L”格式在汉代结构上发生了重新分析;“V在L”格式在唐五代以前只是少量存在,宋代大量出现,元明时期确立了优势地位;“V在L”格式在先秦至汉代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达到、状态呈现或动作发生于某处所”,魏晋南北朝以后表示“人或事物通过动作达到或状态呈现于某处所”;导致“V在L”格式发展的机制主要有:赋元的羡馀、类推、更新、“时间顺序原则”的限制等。  相似文献   

14.
形式主义在试图给文学定义的时候,为了努力把人们的注意力拉回到对文学本身的关注,对文学性进行了集中的抽象,这正是该派的特点,也恰恰是它的弱点,正如他们在把“陌生化”理论引入文学史的范围所体现的。  相似文献   

15.
<汉书·尹翁归传>所载"河东二十八县"是昭帝时期河东郡的辖县情况,而<汉书·地理志>记载河东郡辖安邑等二十四县(侯国)是成帝元延年间的情况,前者比后者早70年左右.笔者利用传世文献、出土文献和考古材料,考证出"河东二十八县"还包括周阳、高梁、岸头三县和下摩侯国.昭帝时期河东郡已分为南、北两个监察部,并影响到后世该地区的行政区划.  相似文献   

16.
"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肯定性行动计划"是通过政府调控、旨在促进真正的种族平等和性别平等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措施.它与美国个人主义"机会均等"价值观的冲突引起了颇多争议.本文通过对该计划3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的论述,着重指出只要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继续存在,且受害者有足够大的影响力,"肯定性行动计划"就有继续下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文宗"是一个尊称,也是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文学史现象。它是作家批评用语,文学史叙述与评价的术语。"文宗"有当代评价和异代评价之别,其文学史意义为:当代评价受社会学因素影响,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史景观;异代评价,是历史的评价,是文学史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18.
"死"是汉语常用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文中以"死"为例通过历时研究的方法和认知语言学理论来探讨"死"的语法特点和使用现象,"死"字本义是生命殆尽,成语中的"死"大多保留了原义,现代汉语中"死"逐渐语法化,开始作为一个语素存在,与其他语素组合从而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的语素意义;可以在句子中充当补语的成分,形式上表示为[(主语)+动词(或形容词)+死+(宾语)+了];在方言中也可表示昵称。运用共时的方法将汉语的"死"和英语中的"死"进行了简单的对比分析,可以指导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的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9.
“灌输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当前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灌输论仍然持有不同的观点,通过对灌输论的理论渊源和中国共产党对灌输论的运用和发展进行比较详细、系统的论述。在深入考察灌输论历史发展的基础上,探究灌输论的当代价值,即它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托路径,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最基本途径,同时还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水族民间文学作品按文体形式可分为"散文形式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韵文形式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韵散结合的水族民间文学作品"三大类别。其中,韵散兼用、说唱结合的水族曲艺"旭早"是我国少数民族曲艺中的一朵奇葩。水族旭早的源头是水族民间歌谣和民间故事,水族旭早的产生是水族社会生活的需要,水族旭早的嬗变是水族社会发展的必然,并将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