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卫菊 《辅导员》2009,(1):46-46
“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的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叶圣陶语)因此,只有抓住每一次机遇,利用多种方式开放教学内容、开辟写作领域、创造习作题材,才能达到“有无相生”的境界,才能让学生学会“无”中生“有”。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往往短小精悍,寥寥数十字,却蕴藏着丰富的情感因素。老子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学习古诗文,如果教师从文中仅“有”的区区数十个汉字表面下功夫,就很难让学生领悟到古诗文的意蕴美、情致美。教师要懂得从古诗文的“无”处着手,化难为易,化平淡为神奇,让古诗课堂教学充满情致,散发迷人的人文魅力。  相似文献   

3.
4.
5.
复音形式的"无有"是由单音词"无"和"有"经历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过程逐渐演变来的。组合的复音词随着使用频率增加,词形逐渐凝固,词义逐渐虚化。"无有"在使用的过程中又逐渐呈现出地域的差异性,使用范围和频率都逐渐缩小,直至被新词"没"和"没有"取代。  相似文献   

6.
杜甫《登岳阳楼》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以意境的开阔宏丽历来为人激赏。殊不知,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尤有令人咀嚼之处,一“无”一“有”,词淡蕴意丰,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7.
所谓的海德格尔思想的"转向",并不意味其着基本问题与观点的改变,而只是其思想表达策略的自我调整。在关键的1929年出现关于无的探讨是解开转向之谜的钥匙。撇除基督教因素的限制,神秘主义者埃克哈特关于神性之荒漠的思想预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无之问题的经典范本。与埃克哈特作为动力之源的无相对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海德格尔如何在畏的生存论分析上重蹈《存在与时间》的覆辙,又如何转换方向,"从本有而来",终而达及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8.
诗豪刘禹锡诗文俱佳,他的《陋室铭》只有八十一个字,却颇有历尽跌宕起伏从而“九九归一”的淡定从容。赏词析句,从“有”的维度凝视文本可以细嗅豪情的顽强坚韧;从“比”的角度审视文本可以彰显豪情的充实丰盈;从“无”的高度俯视文本可以察觉豪情的自由自在。这篇不足百字的小短文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身居陋室,心怀天下”的豪情壮志。  相似文献   

9.
《老子》的“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被理解为道德格言,强调助人有助于个人利益的获取。今天,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如果能使人把它理解为将个人求富与社会发展合一的策略,从中挖掘将利人与利我相统一的机制,能为市场经济发展寻找到更为理想的价值基点。  相似文献   

10.
11.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的观点,深刻影响了中国哲学体系的建构,而道论中最重要、最复杂的有无范畴,不仅在中国得到丰富的阐释,在西方哲学史上也得到了极大的关注。海德格尔受到老子的启发开始追问无,认为无是存在的缺失,二者在有无问题上展开中西方哲学对话。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历年高考的考试大纲都明确指定背诵篇目。一些学生在背诵过程中,总是背不得法,即背即忘,常诵常丢,甚至谈背色变。本文引导学生掌握几种喜闻乐见的背诵方法,让学生做到有"背"无患。  相似文献   

13.
从词性、成分、句类几个角度分析莆仙方言中"有"和"无"的用法,将一些特殊用法取之与普通话和其他闽方言进行比较,可加深对莆仙方言中这类句式的认识,帮助方言区的人更好地学习普通话。  相似文献   

14.
作为合传体的《海上花列传》,短短六十四回的篇幅内,时间跨度限定为九个月,展开了三十多位烟花女子的生活画面,共涉及到一百多人的完整故事片段,可贵的是,虽然很多人物的社会地位、生活角色相同,但小说中没有类型化的人物;尽管人物众多,故事复杂,却善始善终地叙述每一个故事,交代每个人物的结局;为充分展现人物性格,释放人物感情,总是将人物置于各类矛盾冲突中,并随着矛盾冲突的发展而变化,但是人物性格的内在逻辑始终保持一致。无庸置疑,《海上花列传》中的形象塑造是成功的,这一成功来自于作者为自己制定的塑造人物的“三无”标准:“无雷同”、“无矛盾”、“无挂漏”。  相似文献   

15.
学习从阅读开始。什么是阅读?我们又得如何阅读?问题看似简单,如果仔细地去想一想,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道理。阅读中的“有”与“无”就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与阅读有关的“有”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指阅读物中有什么,其二是指阅读对象认知结构中已有什么,其三是经过阅读后得到了什么。而“无”,第一指的是阅读物中没有直接表白出来的内容,其二是指阅读者还没拥有阅读内容所包含的信息,其三是指通过阅读又会失去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经常要面对“无”与“有”的问题。“无”真的就是“没有”吗?事实说明,不尽然。“无用之用”更有用。本期“焦点”探讨的是让孩子学习国学的问题。不管您对孩子学习国学持什么态度,本刊记者对于徐勇教授的采访《国学经典教育是素质教育》一文值得一读。如果您也想问“让孩子学习国学有什么用”,可以重点读读徐勇教授的这段话。  相似文献   

17.
老子论“有”,“有”的内容总是要靠“名”来指称,但这种“名”不表达一种本质意义上的真实。在“有”的层面上否定“名”的固滞和分化,这一否定过程就不是一种走向非真实之途,而恰恰是向“无”的回归之旅。“有”与“无”都发生在同样一个层面上,在“有”的层面上言“道”,“道”也就是这一层面上的通畅之途。  相似文献   

18.
“有A无B”是由动词“有”和“无”前后呼应构成的一种固定格式。能进入“A”、“B”位置的可以是名词、动词或者短语;该格式能够充当谓、定、状、补语等多种句法成分。从语义角度看,“A”、“B”之间有着不同的语义关系,“有A无B”格式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义类型。  相似文献   

19.
二论元“无”、“有”逻辑语句呈非主谓结构,具有交换性。单调性、守恒性,是一种便于逻辑推理的表达形式。相应的“无”、‘有”语句中文表达主谓结构不明显,而英文表达主谓结构明显。因而前者更接近于逻辑语句的表达。从自然语言理解的角度看,“无”、“有”语句的中文表达明显优于英文表达。  相似文献   

20.
王乙芸 《江苏教育》2007,(22):23-24
苏教版小语教材四年级下册选人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作品《我不是最弱小的》,选人时对文字作了改动。我在进行这课的教学活动时,有学生质疑:“妈妈为什么不把雨衣给托利亚呢?托利亚也是她的孩子呀!”我认为这个问题紧扣课文中心.可以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加深对课文中心句——“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的理解和顿悟。基于以上考虑.我抓住这个问题,要求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尽管托利亚和萨沙都是妈妈的孩子,但托利亚是姐姐.萨沙是弟弟,所以妈妈把雨衣给了更弱小的孩子——萨沙。学生的思考是建立在妈妈的话——“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上进行的.托利亚和萨沙同是孩子,同是弱小的人,都需要爱护。但两个孩子也有强弱之别,所以妈妈才把雨衣给了萨沙。妈妈面对大雨,面对一件雨衣两个孩子内心所进行活动的描写被省略了。正是文中的这处空白,才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