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情境认知理论是现代西方重要的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学习者不是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灌输,而是要到真实环境或者类似的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实施情境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知能力及对课程的心理认同.情境化教学以提出问题为起点,创设情境为关键,感悟情境为根本,教师导引为保障,整个过程循序渐进.情境创设要贴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要处理好生活化与理论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要存在教学方式单调而枯燥、理论抽象不易把握、教师知识结构欠缺、考试方式单一等问题。其教学方法的改革可根据课堂内容融合案例教学、专题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等方法,灵活选择或一起使用,实现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和真实性,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性质和使命,科学认识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充分发挥课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学评价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客观分析目前高校基础课实践教学评价的认识观念不足、制度粗疏零乱和操作单一的基础上,突破定点的思考,树立跨界思维,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融合、整合,实行注重在系统评价、统一管理、模块评价、因材施教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5.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性质和使命,科学认识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充分发挥课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不少相关教学人士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这个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的背景,基于该课程的理论,将研究聚焦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调查和分析,旨在能更好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希望本文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和解决方法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易善武 《天中学刊》2011,26(2):114-115
制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要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寻求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8.
易善武 《天中学刊》2011,(3):114-115
制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在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要增强该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素质、教学方法、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寻求改革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调查研究,回顾和反思“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改进现状的对策,即紧密围绕“立德树人”主题,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课上实践教学、校园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建立,我国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伴随着国民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但是在法治观念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同时应该不断加强。文章主要研究在法制观念下,职业技术院校如何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进行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课程定位与教学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承担着道德理想、信念、人权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等方面的教育任务。要准确定位,从整体上把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同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任永辉 《考试周刊》2014,(66):158-159
实践教学是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高校要结合实际,科学设计、有效组织开展"基础"课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3.
在新型教学过程中,要上好思想道德修养课,在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是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基本前提、主要途径,旨在使学生在美育渗透中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最终促进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正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如何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使德育课教学的内容真正的入耳、入脑、入心,笔者在教学上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目前,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考试模式仍然是学生日常表现和期末考试试卷两部分组成。这种考试模式忽视了大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实际掌握和灵活运用。课题组根据考试改革的有关信息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对河北某高校的200名"大二"的学生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数据,制订了课程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崔晶宏 《考试周刊》2014,(91):164-164
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进行法制教育的关键,其主要任务是使大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的理解,培养大学生普遍具有法律知识和法律信仰,同时帮助他们利用法律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和法律相关的问题,使他们真正理解法制社会的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基础”课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紧密相连,实践教学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研究性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针对特定问题亲身实践探索并试图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这一模式由研究课题的提出、组织学生实施、学生具体实践、共同交流总结等环节构成.研究性实践教学的最后评价应注意全方位、综合性并贯穿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刚刚入学的新生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因此,要及时的解决思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以便提高其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9.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大学教育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是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避免学生脱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而空谈,使其学习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知的层面和环节上,我们有意识、有目的地安排了体现理论、运用理论的实践教学活动,力争通过实践来实现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方面的知与行的一致。  相似文献   

20.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重视人文教育、要为生活服务的教学理念,并且采用对话式和启发式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要重视实践教学,通过阅读实践、影视实践和专业实践等形式,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从而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