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双双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5):88-90,103
《沙漠》是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大沙漠残酷的地理环境为叙事背景,把非洲大沙漠的贫瘠荒凉与西方都市的黑暗与罪恶进行了对比和连接,把那里的人民对殖民主义的反抗与主人公拉拉对西方社会的种种黑暗的反抗交织在一起,通过不同时空两代沙漠人的斗争来结构全篇。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着眼,探究流浪漂泊和人物命运之间的关系,即可明晰文本的叙事主题。  相似文献   

2.
<铸剑>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主题的变奏.它既包含了作者对宴之敖这一形象所寄寓的理想和信念;也涉及到了作品中各个不同的个性面对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变;还表达了对人的灵魂的裂变的深刻关注.除此之外,作者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对愚昧落后的庸众的奴性心理意识的批判等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3.
王尔德和易卜生来自不同的国度,两人的生命轨迹不曾交织,王尔德远不及易卜生的名声显赫;然而评论家却习惯于把两人的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王尔德的《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和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两部作品在对背景、人物以及情节的处理上惊人的相似,王尔德并非单纯模仿易卜生的剧作,而是在主题思想上对其颠覆和逆转,即在对待婚姻主题上,王尔德与易普生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铸剑》的主题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多主题的变奏。它既包含了作者对宴之敖这一形象所寄寓的理想和信念:也涉及到了作品中各个不同的个性面对现实生存处境的演变;还表达了对人的灵魂的裂变的深刻关注。除此之外,作者对上流社会的憎恶,对愚昧落后的庸众的奴性心理意识的批判等也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作品的深刻意蕴。  相似文献   

5.
德彪西的钢琴作品在其创作中占有首要的地位,这些作品也是体现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风格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德彪西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的深入分析,从和传统曲式结构相比较的角度,探讨了德彪西在主题写作方面出现的规模小型化、展开性、多材料及主题伴奏作用扩大化的现象和特点,从而展现印象主义音乐风格对音乐主题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影像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主题作品创作成为课程改革创新的可行路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程系统设计中应发挥主导性作用,通过实现课程理论和影像作品的融合,激活课程活力。文章基于教学实践阐述了高校思政课主题作品创作的思想指引和规律遵循,找到了思政课和学生专业的关联性,探索出主题作品创作的系统设计框架与实现路径,揭示了主题作品创作及建构作品数据库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作品主题的解析,应遵循作品内容与风格完整性的原则,通过对作品的道德评价和情感指向的具体分析来进行,对《长恨歌》的"双重主题"亦应如是观。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在阐清托马斯挚爱主题源头的基础上,立足于比较文学的视野,通过对《生》与《堂吉诃德》《安娜·卡列尼娜》以及《好笑的爱》等一些具体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和解读,来更为准确地把握昆德拉对于托马斯挚爱主题的探究和发展。作者通过对阿里斯托芬与昆德拉在挚爱主题层面上的关系的探究,以及对于昆德拉挚爱主题的几点思考,穿插阐释昆德拉笔下的托马斯挚爱主题对于读者和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李娃传》研究中,学界对诸如李娃的性格特征、作品的主题意蕴、结局与主题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着诸多争议。本文依据张力理论,从人物自身、人物关系、主题思想及审美意蕴四方面分析了《李娃传》独特的张力美。正是由于人物、主题、审美中截然不同的旋律完美地交织在一起,使《李娃传》有了巨大的接受张力,也使读者获得了多层的心理体验、价值判断和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10.
主题绘画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从优选绘画主题、进行作品欣赏、开展主题活动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以激发学生的绘画热情,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1.
对比与反差     
大千世界充满了对比,对比是艺术形式中最常用的表现手法。通过不同形态特征的事物之间的对照、比较,我们能从中找到事物彼此间的差异。通过运用影像的大小、形状、虚实、明暗、动静等多种表现对比手法,可以突出地表现主体对象。增强摄影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更深入地挖掘画面主题内涵。摄影作品中的对比,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文学理论界关于作品主题的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结合文学作品的实际对主题的涵义作出新的界定。文章还从具体作家作品出发,分别对思想性主题、情感性主题、感觉性主题、趣味性主题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3.
电影作品的主题是受到电影创作特殊规律制约的一种客观存在。从作品的酝酿,到作品的创作(制作),乃至最后被电影观众所观赏,主题无时无处不在;即使那些所谓的“无主题”创作,也是包含无主题论者自身想要表现的主题的。倘若某部电影作品真的没有了主题,那么这部电影作品一定没有灵魂。  相似文献   

14.
关键词是作品中特别重要和格外突出的起着“主梁”作用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可以了解作品思想的脉络和它的风格倾向。鬼子的力作《被雨淋湿的河》的主题关键词“死亡”及其子关键词“习疼、黑暗、淫雨、空洞”等,鲜明地显示了文本“忧郁叙事”的主题内涵,有效地凸现了“忧郁叙事”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关键词是作品中特别重要和格外突出的起着“主梁”作用的一些词语,通过分析这些词语,可以了解作品思想的脉络和它的风格倾向。鬼子的力作《被雨淋湿的河》的主题关键词“死亡”及其子关键词“习疼、黑暗、淫雨、空洞”等,鲜明地显示了文本“忧郁叙事”的主题内涵,有效地凸现了“忧郁叙事”的诗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隐喻具有建构语篇主题的功能。相对于从文学修辞手段的角度探讨隐喻主题建构的功能而言,认知角度的研究能够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有较强的说服力。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内,通过分析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的《喜福会》中"人"隐喻和作品主题的关系,说明隐喻对于语篇主题建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主题墙饰是一种将以前单一的墙面美化变为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集审美、教育、参与性的功能于一身的墙面装饰作品。本文通过主题墙饰的来源、制作原则和教育作用三方面阐述了自己在实践中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网络课程的内容进行主题设计,既体现网络课程的知识性,又能涵盖艺术性和欣赏性,是目前网络课程研究的主要争论焦点.针对网络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网络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梳理,结合学生已有认知特点和知识架构,提出相应的主题选取和主题层次划分方法,对网络课程主题设计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反映爱情故事的作品。两部作品在很多方面,如女主人公简·爱和郝斯佳的独立意识、爱情观、金钱观及写作背景等,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简·爱和郝斯佳都不安于现状、敢于抗争,敢于追求爱情、追求独立的生活,但她们对待爱情、婚姻和生存方式的态度却有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这些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同样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语次传递”(transitivity)表示句子里的一种动性趋势的传递,它是通过句子里的三个主要因素,即事态、参与者和事态环境表示出来。研究某作家作品的特点时,既可以从故事情节、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等方面入手,又可以通过对作家选择和安排事态、事态参与者和事态环境的特点追行研究,分析它们封作品背景、故事情节的叙述、气氛和基调的建立、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品主题的表达所起的作用。本文试用“语次传递”理论,分析两篇小说的开头并讨论作家是如何在这三个因素之间作恰当地选择和安排,为小说的背景、气氛和基调主题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