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学校老师的原因,也有家庭的原因,更有社会的原因。“减负”要抓住根本,不能简单地“一减了之”。我认为在“减负”问题上,要避免步入以下误区。  误区之一:简单化,一刀切。  我认为,对中小学生“减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减负”要“减”的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而不是不要负担。现在各学校的情况不同,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讲,重点学校,迫于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社会压力,学生的负担确实重,因而“减负”势在必行。而在一些非重点学校,特别是一…  相似文献   

2.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2000年1月7日,教育部召开“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电视会议”,布置新千年头件大事: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在全国中小学得到积极响应,中小学生的负担过重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减负”决不意味着不要勤奋学习,更不意味着可以降低教学质量,“减负”本身不是目的,“减负”的目的是为了“增效”,是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负”与“增效”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既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3.
减负,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但人们对减负的认识似乎机械、简单和表面,片面地认为减负仅仅是学生学习负担量的减少。其实,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有过重的一面,也有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应既有“减”,也有“加”,其基本策略是“减量增质”。惟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4.
一、减负,真的减了吗?在进行探讨之前,我们先要明白何谓“减负”?“所谓‘减负’,主要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很明显目前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存在“超标”的现象。学生因为课业  相似文献   

5.
“为中小学生‘减负'”,社会各界呼吁了那么多年,上至中央政府下到中小学校为此都想方设法为学生“减负”,可成效就是不明显,相反在一些地区陷入了“学生负担越减越重”的怪圈。岁末年初,由云南省教育厅主导的新一轮云南中小学生“减负”又拉开了序幕,此次“减负”可谓筹划详尽,兼治标本。  相似文献   

6.
秦吟 《陕西教育》2000,(7):15-15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绕我国基础教育工作的顽症,已经成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严重障碍。如何“减负”?“减负”以后怎么办?如何实现轻负担高质量?目前,这些问题已受到学校、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减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全面综合治理。为了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  相似文献   

7.
减轻中小学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已成为人们非常关注的热门话题。“减负”给学校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学生家长产生诸多担忧,社会各界人士也产生了不少疑团。要消除目前教师、家长及社会各界在对待“减负”工作认识上的误解,必须正确处理好“减负”这一系统工程内部的十个关系。 1、要正确认识处理好“减负”与负担之间的关系。所谓“减负”,就是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而不是减掉中小学生所有的  相似文献   

8.
说“减负”     
不可否认 ,“应试教育”的恶果之一是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因此 ,“减负”问题一提出 ,就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正确认识“减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何为“减负” ?  所谓“减负”就是指学校教学工作要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包括过重的心理负担、一部分家庭和贫困学生的过重经济负担。“减负”的目的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减负”与严格要求   1978年 ,邓小平就辩证地谈到“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 ,今后仍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 …  相似文献   

9.
罗洋 《云南教育》2009,(3):23-23
新春伊始,云南省教育厅继续加大“减负”力度,在全省范围内着手开展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行动,将从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源上着手研究,寻求更加切实有效的“减负”之道。  相似文献   

10.
教育部有关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举措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基础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我认为也存在“减负”的问题。 教育部提出减轻负担,实际上是解决学生三方面的负担:课  相似文献   

11.
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已成为当前举国上下极为关注的问题 ,但是许多人对“减负”仍存在着模糊或片面的认识。笔者就如何克服对“减负”认识的片面性 ,正确理解“减负”问题 ,深化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 ,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谈几点看法。一、“减负”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全面辩证地理解“减负” ,是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减负”并不是减得让中小学生没有一点负担 ,而是减轻“过重”的负担。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是 ,中小学生厌学情绪严重。2000年2月中旬公布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学生的负担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多次采取“减负”的措施,据有的教育专家的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政府共下发过31个有关“减负”的正式文件。但是,中小学生的负担却始终没有减下来。  相似文献   

13.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说,新一轮“减负”已经取得了可喜成绩,教育部今后“减负”的方针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重点是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李连宁说,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具有重大意义。今年的“减负”是历次“减负”工作力度最大、社会关注最广、反响最强烈的一次。从目前情况看,“减负”取得了初步成就,表现为:各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迅速落实,20多个省市出台了“减负”的具体规定: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处理了一批违纪违规行为;学校统一组织学生节假日补课现象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4.
“减负”还能走多远薛国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业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有识之士要求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各地亦相继出台一系列"减负"招数。那么,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如何?据《中国教育报》近期报道,上海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社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仍不堪...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长期以来困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难题。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关心这一问题,多次就中小学生“减负”作出重要指示,中央和地方也不断颁布“减负”令。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势在必行,但目前部分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对“减负”认识不足,认为“减负”对提高教学质量不利。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 ,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各省、市教委也相继颁发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公告和若干规定。各级学校迅速响应这一号召 ,可是执行后的效果却不容乐观 :放学后的学生大批涌进“四厅” ;玩电子游戏、看电视的学生增多 ,近视率呈上升趋势 ;初高中学生家长纷纷将孩子送入网校 ;教师上完课后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初中、小学家长增加大量精力照顾提前放学的学生。“减负”似乎成了“无负”、“减少作业量”、“课后自由”的代名词。笔者注意到 ,“减负”正在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认识“减负”的真正…  相似文献   

17.
关于“减负”问题的再思考谭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国人大八届三次会议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中南海召开了“减负”专题座谈会。这都是建国历史上没有过的事情,充分表明学生负担问题引起社会反映的强烈程度及党和政府...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初,国家教育部召开了“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的电视会议,全面向学生过重负担宣战。时至今日,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真正减轻了没有?减负究竟难在哪里?路在何方?笔者作为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对此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9.
“减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其最终目的是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让每一个学生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全面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然而,“减负”不能以降低教育教学质量为代价。而必须以质量作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又能有效地促进“减负”的深人开展。所以,“减负”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一问题尤为关键,  相似文献   

20.
“减负”是当前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问题。正确地认识“减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学习负担是否都很重 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主要来自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其实,在教育部发出“减负”通知之前,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并不像人们所想像的那样都很重。走进很多校园我们只要稍稍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有不少学生根本没有学业负担。据我们调查,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处于“不能学习”或“拒绝参与学习”状态的学生仍大量存在。但由于他们大都出身在文化层次较低的家庭中,且他们在学校中是最不受重视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