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角度诠释。古诗特有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意境美,只用单一感官参与的阅读理解必定受到局限。只有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诠释它,才会使对古诗的理解异彩纷呈。学《咏柳》时,可以画一幅“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水彩画;学《蚕妇》时,戴上方头巾表演“归来泪满巾”。  相似文献   

2.
古诗教学需要教师从教学手段的改革做起,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将诗的意境充分展现出来,使学生对古诗词充满兴趣,积极主动地学习诗歌。一、激发兴趣,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动力1.诗情画意,描述时代背景古诗虽然言简意赅,却具有画一般的意境,或者是美丽的山水风景,或者是一幅民生自乐图。只有将这种种意境刻在学生的脑海中,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进一步理解诗人作诗时的情境。例如,《锄禾》这首古诗,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想象老农在烈日  相似文献   

3.
一、营造氛围古诗是诗人的心境和周围的情境交融而成的一种意境,是诗中的感性形象,要读懂一首古诗,需要学生们通过感性认识去慢慢体验。古诗的意境千姿百态,有的委婉、有的悲凉、有的雄伟、有的豪放,各不相同。在小学的古诗教学当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多种方式来创设古诗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充满诗意的古诗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喜欢看动画和听故事的特点,教师可以将古诗改编成一个有趣的小故事,通过做成一个动画课件,再配上音乐对白,从而可  相似文献   

4.
目前中学古诗教学存在“纯理性图解”、“识记性死读”和“多媒体课件作秀”的弊病,这损害其鉴赏中人文内涵的丰富性。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按新课标理念转换角色,让学生积累古诗基本知识,科学灌输鉴赏方法,同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注重介析高考试题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语言精练,内涵深刻,意境高远,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古诗在教材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新课程也指出:“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可见,古诗词的学习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让学生学习古诗,既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需要,也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需要,更是积累与感悟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古代诗歌是文学作品的艺术瑰宝,那些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诗意境深远,蕴含着诗人心灵深处的情感。如何使小学生很好地学习古诗中的词语,体会古诗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我在古诗教学中,尝试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引导学生从古诗中获得美的熏陶,提高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画面美古诗的语言精练、含蓄、意蕴深远,有些词语还比较抽象,这对于小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因此,在恰当的环节中,运用多媒体课件形…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能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并且还附录了70首古诗背诵推荐篇目。由此可见,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显得十分重要。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8.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是最富有意境的,它的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蕴着广阔的意境。那什么才是意境呢?就古诗而言,“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因而会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  相似文献   

9.
古诗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借助语言文字来塑造形象,刨设意境,反映生活,表达感情。所以,我们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解、记忆以外,还不能忽略“赏”的环节,即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赏析。而“赏”又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思维经验。要引导学生进入这一境界,笔者认为应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教材中曾收编了40多首古诗,其中以唐、宋代作品居多。这些古诗所反映的情境,今天的儿童难以感知和体会,造成学生理解的困难。若在教学时,切到好处地介绍作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对解决这一难题,会有一定的作用。为了达到“切到好处”,我在“精”“活”“当”三个字上下了功夫。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课件为小学古诗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应用,能使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学生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为了解决字词理解的困难,在教学实践和探讨中,我认为根据具体诗文可进行“四部曲”教学: (一)知诗人、解诗题。这是古诗教学的第一步。从诗人、诗题入手,有的诗题直接揭示了诗的基本内容,学生只要懂得了诗题的意思,就能初步感知全诗内容:如《望庐山瀑布》、《春夜喜雨》、《独坐敬亭山》等。教学时可提供作者的生平简介,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为体会诗歌的意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庄雪丽 《福建教育》2007,(12):27-27
古诗文语言精练含蓄、跳跃灵动、意趣无穷。常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之妙,须“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一个有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古诗的最好途径是让古诗自己感染学生,让学生与古诗零距离接触。古诗活跃在学生的诵读里,诵读保护了古诗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应提倡诵读。让古诗在诵读中生动起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读正确、读流利”的问题。而是对诗的深刻尊重和理解。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  相似文献   

14.
刘华 《广西教育》2011,(31):46-46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小学古诗教学四“忌”合肥市太湖路小学刘学山小语教材中设置一些内容浅易的古诗,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古诗这一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了解我国璀灿悠久的文化历史。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有别于古诗研究,与中学阶段以探究古诗意境和写作...  相似文献   

16.
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让孩子接近诗歌,走进诗歌,爱上诗歌,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能使每个孩子成为“灵秀”之人.那么,如何让孩子真正领略诗歌的美妙呢?这就需要以“读”贯穿于古诗世界中. 一读古诗之“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是一种意境,一种精神,执著于解词析句上的兜圈子.如何领略诗词中丰富的意象、蕴涵的感情呢?古诗的教学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诵读古诗的氛围.  相似文献   

17.
大纲明确指出低年级的古诗教学 ,重点应放在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上 ,在理解上不提要求。针对这点 ,我认为在教学古诗时 ,应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和背 ,才能使学生快懂乐学 ,从而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用心感受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例如在教学古诗《草》时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启发谈话 ,导入新课1.出示小草实物图 ,问 :这是大家都经常见的小草 ,你们知道小草的生长特点是怎样的吗 ?学习一首古诗以后你们就知道了。2 .揭题 ,板书 ,齐读 ,简介作者白居易。3 .口述学习任务 :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草》。二、初读课文 ,感受意…  相似文献   

18.
位俊岩 《成才之路》2010,(22):52-52
品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品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的情景交融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目前中学古诗教学存在“纯理性图解”、“识记性死读”和“多媒体课件作秀”的弊病,这损害其鉴赏中人文内涵的丰富性。古诗教学中,教师必须按新课标理念转换角色,让学生积累古诗基本知识,科学灌输鉴赏方法,同时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以及注重介析高考试题鉴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