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的科学和艺术巨星,他首创的十二平均律被认定为世界通行的标准音调。章从十二平均律的遭遇、人们的质疑以及朱载堉的人格魅力等方面进行了翔实的论述,肯定了朱载堉的科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明代音乐家朱载堉在乐律学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已广为人知,但他在乐书编撰、音乐教学、乐器制作、乐谱整理、古词配曲、古歌填谱、散曲创作、乐舞编创以及舞学研究等方面的成就却鲜为人知,我们对朱载堉的音乐地位需要进行再认识和再评价。  相似文献   

3.
朱载堉(1536—1611)是明代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他生活在明中、后期,历经世宗、穆宗、神宗三朝。是时,我国社会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促进了经济、政治、哲学、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形成了一股进步思潮,冲击着封建传统和经学、道学的束缚,而朱载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十二平均律数理理论的首创,是其对世界文化史的独特贡献,而毕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实践,在科学思想上闪现出新时代的曙光,则使他成为我国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一、开我国历史上“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认识之端倪朱载堉对世界文化最为杰出的贡献,是创建了十二平均律的数理理论。他努力在一个音  相似文献   

4.
长鸣鸡     
“日本又来信了!”自从学校里搞中日交流活动以来,孟虎就很热衷于与东京女生常盘贵子通信,每次他收到信总是乐滋滋的。他拆开信,一张彩色艳丽的相片掉了出来:是常盘贵子在欧洲的留影,长发、短衫、牛仔裤,酷呆了! 孟虎捧着英汉小词典开始“研究”常盘贵子的信,她的信全是英文,孟虎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比自己小一岁的她,居然能写出如此绝妙的英文信,他不明白当初那个“全国英语竞赛金奖”是怎么弄出来的!  相似文献   

5.
拉普拉斯(1749年~1827年),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少年时代的拉普拉斯,家境清贫,靠邻居的资助才得以入学.在学校读书时,他就显示出卓越的数学才华.18岁那年,他带着别人为他写的一封介绍信,奔赴繁华的巴黎,去拜见当时法国著名的大数学家达朗贝尔,希望他能给自己介绍一份工作.可是未能引起达朗贝尔的重视,因此没有见到面.拉普拉斯没有气馁,接着又给达朗贝尔写了一封信,信中详细阐述了他对力学的一些观点.这一次,引起了达朗贝尔的重视,他回了拉普拉斯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称赞他:“你无需别人介绍,你自己就是最好的介绍信.”达…  相似文献   

6.
<正> 朱载堉(1536——约1610年)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和历数学家,他在《乐律全书》的“律学新说”和“律吕精义”中首创了举世公认的十二平均律(新法密率),解决了自古至明十二律不能周而复始的悬案,实现了历代律学家为十二律“旋相为  相似文献   

7.
前些天,我的一位日本朋友中村浩田向我讲述了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事情。他儿子泽秀今年10岁,收到一封来自东京的同学的信。同学在信里要求泽秀帮他买一个“便便卡”———一种儿童玩具,并随信寄了60日元。因为是以前的同桌,所以泽秀欣然应允了。泽秀很快就买到了“便便卡”,  相似文献   

8.
朱载堉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其先祖依明仁宗诏迁藩怀庆府(府治在今沁阳市)。朱载堉生于沁阳,死于沁阳,葬于沁阳。由于他关心庶民疾苦,当地庶民百姓尊称他为“贤王”。朱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精研历、算、乐律,著作有《乐律全书》、《律吕正伦》、《律吕盾疑辩惑》、《嘉量算经》等。《东律全书》共四十七卷凡十一种,其中《律吕质义》一种为乐律史的重要著作,它是朱戴堉通过精密计算与科学实践创造的“新法密律”,是音乐史上最早用等比级数平均划分音律、系统阐明十二平均律理论的声学论著,在理论上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宫问题,比欧洲早半个多世纪。18世纪比利  相似文献   

9.
73号的爸爸     
小昭是个十岁的男孩。他爸爸是个做生意的,有一次出去两年还没回来。但每过一段时间,小昭的妈妈就会收到爸爸从南方一座城市某某路的73号寄来的信。后来小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过年也不回来?”妈妈说:“爸爸忙,等忙完这阵子他就回  相似文献   

10.
冯军 《辅导员》2009,(11):35-35
“8岁的孩子啊,正是阳光般灿烂的花季……可病魔缠身的他却……”,面对身患白血病的8岁男童吕龙信,及其急需巨额的医疗费用与债台高筑的家庭现实,2009年4月22日上午,吕龙信所在的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中心校组织全校师生为其进行募捐。  相似文献   

11.
王祖祺,女,1994年出生,满族,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大队委,“李四光中队”(全国优秀中队)少先队员。在2004年4月“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未满10岁的王祖祺,为了让更多的人都来关注我们生存的地球家园,她带领全中队的少先队员们给温家宝总理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队员们向总理报告,他们成立了“李四光中队”,想要学习李四光爷爷献身科学、献身祖国和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希望倡议全国的少先队员们都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温总理在收到来信后很快回了信。他在信中殷切希望队员们“从小养成‘关心地球、认识地球、保  相似文献   

12.
鸿雁传深情在金风送爽的2000年10月,我收到一封来自香港的信,寄信人是香港联大书院教授黄卓明博士。他在信中这样写道:“……仆广东南海县人,1937年生于广州市,世居香港,从事教育35年,已退休,现年63岁,欲将余年服务祖国,希望有机会到广西的高校义务讲学,并到少数民族地区考察教育……”从他的信中得知,他曾任香港东南书院社会教育学系讲师兼分院教务长、香港联大书院教授兼署理社会教育学系主任……从黄卓明教授的来信中还得知,他在潜心教学之余,笔耕不辍,著书立说,硕果累累,出版的学术专著有《心弦集》、《教育论丛》、《…  相似文献   

13.
全信出发     
余莹  裴靖  黄栋 《音乐世界》2008,(4):32-35
2005年的《Special Thanks to…感谢自选辑》,信是"信乐团"的信。蛰伏了两年,身份变成了单飞的信,一个人的信。重新出发的他,07年末带来他的全新专辑《我就是我》。出道以来,因为许多误解和流言,他沮丧、挫折,却没有过离开的念头。音乐曾经在他人生困惑困顿的时候救赎了他、证明了他,一年多来埋首写歌,这一次,他让所有人知道,信只是一个纯粹爱音乐的人。  相似文献   

14.
朱载堉的处世之道主要体现在他对国家的热爱,对现实的批判,对理想人格和自由的渴望,对个性与现实的调适以及对科学、艺术事业的追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73号的爸爸     
小昭是个10岁的男孩。他爸爸是个做生意的。每过一段时间.小昭和妈妈就会收到爸爸从南方一座城市某条路的73号寄来的信。后来小昭问妈妈:“爸爸为什么过年也不回来?”妈妈说:“爸爸这两年生意刚起步。肯定很忙。等忙完这阵子他就回来了。你给他回封信吧。”于是小昭趴在桌子上开始写信。  相似文献   

16.
乐在奋斗中     
父亲退休时已有60多岁了。在那以前,他做了大约30年乡间邮差,一个星期有6天他都跋涉在佐治亚州东北部的山区里,为人们送信。  相似文献   

17.
一面镜子     
有这样一位病恹恹的美国人。 3岁时,得了严重的猩红热,在医院一躺就是数月。后靠一剂强心针,勉强摆脱了死神的纠缠。 18岁时,他又染上了一种怪病,住进波士顿的一家医院。在写给朋友的信中,身心俱疲的他流露出了绝望:“也  相似文献   

18.
信念之光     
钟金兰 《江西教育》2022,(37):16-17
<正>我的耳边时常响起一首感人肺腑的歌:“一生守望他,青丝到白发。我郎为百姓,杀敌赢天下。盼他平安归,心中多牵挂。他为革命生,我为团圆家。心儿随他走天涯,他信革命我信他……”这首歌曲就是《一生守望》,歌唱的是当年红都军嫂陈发姑守望75年,期盼参加红军长征的丈夫回家的故事。陈发姑出生在瑞金的一个贫苦家庭,因为父母早逝,两岁多就成了朱家的童养媳。她与丈夫朱吉薰青梅竹马、情真意切,但是婚后一直未能生得一儿半女。为了革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把字写大一点把字写大一点,父亲在信上这样说。父亲要求我在写给家里的信上的字写大一点,他说:“我的视力越来越模糊了,字小了看不清。”鼻尖一酸,这已是父亲第三次在信上这样要求我了。父亲50来岁,按理说,视力应该没什么问题……“你的信我都一封封地念给你妈听,一封封都放好了……”读着父亲的来信,我可以想像到父母拆信、读信的情形,还有正屋柜子里那用橡皮筋扎起的一叠叠信。信若是有脚的话,请跑回家代我们温暖父母,慰藉他们孤独的心。“别打电话了,还是多写信。”父亲在信上这样交待我,“电话上说不两句就完了。读你的信…  相似文献   

20.
1970年11月9日,戴高乐由于心脏病猝发去世。仅差两个星期。他就整整80岁了。他死前并没有任何疾病和不适的迹象。他在逝世那天,还像往常一样撰写回忆录。 11月10日,爱丽舍宫发布了将军关于他的葬礼的遗嘱。这遗嘱早就写好了,从来没有改动过。事实上它见于1952年1月16日戴高乐亲手交给蓬皮杜的一封信里。信是密封的,规定在他去世后才许启封。现在启封的时间到了。信中写道: “我希望在科龙贝教堂举行我的葬礼。如果我死于别处,我的遗体务必运回家乡。不必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