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旅游节庆及其文化性因素论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节庆活动经历了一个由无到有、由有到优、由优到产业化的过程,旅游节庆活动已成为国家或地区旅游竞争的重要指标。在前人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笔者从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旅游节庆活动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并期望深化旅游节庆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民族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桂林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节庆是一个地区民族文化的最佳载体,办好民族旅游节庆对发展民族地区旅游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富有新意的民族旅游节庆策划是办好民族旅游节庆的关键。民族旅游节庆策划新创意主要体现在策划的新思路、新模式、新措施等方面。文章以龙胜民族旅游节庆策划为实例,分析了民族旅游节庆活动对旅游业的贡献,阐述了龙胜民族旅游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对龙胜的民族旅游节庆进行了策划,最后对民族旅游节庆实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实施模式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节庆、旅游节庆和节庆旅游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节庆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国内学者在定义旅游节庆时,多借鉴西方定义,将其定义为事件,即直译“event”,但通过仔细研究英语和汉语字典相关解释发现在中文里能准确、真实表达“event”的只有“活动”。对于节庆的分类,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划分,但总有部分节庆未被包含或准确归类,而以节庆起源为依据的分类,可以很好地囊括所有的节庆类型。节庆旅游和旅游节庆是两个长期纠缠的概念,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庆旅游是围绕旅游节庆,向其前后延伸的完整产业。  相似文献   

4.
运用田野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广西壮族聚居地开展的“三月三”民族节庆进行调查,认为振兴地方节庆经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体育旅游多方面的因素推动着传统节庆活动向体育节庆流变.提出了体育节庆开发要依托民族文化、采取政府与市场合作、科学论证评估、注重宣传和打造节庆产业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浙江节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庆旅游产品能够为举办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浙江节庆旅游具有很强的区域代表性。针对浙江节庆活动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当前节庆旅游的开发思路,构建节庆旅游产品的标志性节庆、大型节庆系列和日常活动系列三大产品体系,规划各类节庆所依托的主题,这将促进浙江省节庆旅游发展,对全国节庆旅游产品的开发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9,(6):30-36
从演变特征来看,山西省节庆旅游活动经历了萌芽期、缓慢增长期、爆发期三个阶段,并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山西省节庆旅游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节庆旅游活动规模偏小,品牌效应不明显;二是节庆旅游对地域特色文化挖掘不够,有同质化现象;三是节庆旅游发展水平偏低,综合效益不高;四是节庆旅游缺乏总体规划,策划和宣传不够。对此,应强化规划引领,制定加快节庆旅游发展的政策体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加大策划营销力度,打造一批节庆旅游活动的拳头品牌;完善节庆旅游活动的软硬件支撑;促进节庆旅游和地方特色产业互促共赢。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周边地区节庆活动发展之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举办节庆活动能够对成都市周边地区的知名度、经济、化、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为了使成都市周边地区的节庆活动持续健康的发展,成都市周边地区应当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即:转变观念,突出节庆活动在旅游中的地位;用各种途径加强宣传,扩大其影响;与其它的旅游项目结合,形成规模效应;调动游客积极性,加强游客对活动的参与;挖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化资源,体现节庆活动本土特色;加强与节庆活动相关的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8.
旅游节庆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在提高区域知名度,传播区域文化,塑造区域旅游品牌,带动地区经济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湖州旅游节庆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定位不明、市场化程度低、民众参与不广泛、营销力度不够等问题.在分析湖州旅游节庆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节庆品牌打造、运作模式、参与主体多元化、加强营销力度、培养专门人才和重视节庆商品开发等方面,对湖州旅游节庆的开发提出了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追求休闲和体验元素越来越明显。云南旅游节庆的发展与休闲体验时代,与云南旅游“二次创业”的大背景是一致的。云南旅游节庆在“二次创业”背景下对塑造云南旅游形象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云南各旅游目的地要从实际出发,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节庆,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适当延长旅游节庆举办时间;增强旅游节庆的文化内涵;专业化、操作旅游节庆;丰富和拓展旅游节庆活动项目和内涵。  相似文献   

10.
王慧 《衡水学院学报》2011,13(4):126-128
近几年来,泰州市节庆旅游发展较快,但发展中出现品牌保护意识不够、营销力度欠佳、主题的大众化、举办时间和周期不稳定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成功节庆活动的经验,提出了泰州市发展节庆旅游活动时,必须采取树立品牌、打造精品以及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突显地方文化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汪立东 《丽水学院学报》2004,26(3):20-22,111
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一种新的营销理念——节日营销便浮出了水面。节日活动如同分布式的事件,因此可运用事件分析方法来支持节日营销策略的制定。运用节日营销的战术策略和战略策略,节日市场将极为有利可图。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传统自我观中,自我具有低现实自我和高理想自我的特点。由于受到西方所强调独立型自我观的影响,传统自我意识开始了现代建构。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时间通过哲学时间、艺术时间和生活时间等方式深刻影响人们的自我意识,在传统节日影响下的自我意识具有时间取向、关系取向及主题取向等3个特点。  相似文献   

13.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滋润了东方沃土,缔造了无以伦比的华夏文明。我国史称礼仪之邦,节俗文化是制度文化的重要表征,一年百节,传统节日无论源自何时、何地、何事,在历史的发展中都向多元文化演进,并以此构建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从而达到民族的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节庆旅游的价值,文章对其价值构成进行研究。选取了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政治5个一级指标和旅游消费、招商引资、就业等10个二级指标,通过建立模型,测算权数和要素排序,对各指标要素进行了重要度评估,得到节庆旅游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同等重要,区域形象和知名度提升是其二级指标最重要的价值取向,招商引资、旅游连带收入是其主要的经济体现等结论。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文与古代的节日文化有着不解之缘,是我们研究传统节俗文化的珍贵史料。我们要利用古代诗文来探究、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和特定的民俗心理、审美情趣,继承并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6.
七夕节考述     
“七夕节”又称“女儿节”、“乞巧节”。在众多人心目中,这一传统节日是由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编织起来的。“七夕节”与“女牛神话”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才融会成后来的“乞巧节”、“女儿节”。它虽然仍因袭着往日的旧俗,但伴随着丰富多彩、花样百出的乞巧活动,演变成了传统中国的一个女性的节日。  相似文献   

17.
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连串充满希望的日子。这段时间中固定的节日有腊八、小年、除夕、元日、人日、元宵。古人重节气时序,这方面的诗词很多。读古人春节诗词,以一颗柔软的心贴近古人的生活与思想,便是拾取民族散落的一线久远记忆。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是传统节日文化的重要传承主体,增强其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有利于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当前,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淡薄、传统节日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时代性不强、"洋节"入华的冲击、节日法制化不足与传统节日文化教育乏力等因素,影响了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与行为的提升。增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意识,优化其节日文化行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学校、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特定的节日,如我国的春节、清明、端阳、七夕、重九等,都包蕴着民族生活中的历史演变、风土人情等.本文从我国古典诗词入手,揭示探讨了这些节日诗歌与历史、民族民风、愿望信仰、道德伦理、文学艺术等诸种文化因素的关系,从而说明古诗中的节日诗歌不仅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意义和乐趣,同时也显示了古典诗词中的丰富的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