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出发点、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和个性化阅读能力一、尊重"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在教学中,教师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  相似文献   

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特别强调提倡培养学生个性阅读的能力。这是因为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了学生的阅读——阅读价值的丰富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而学生正是阅读的主体,教师的讲解分析代替不了学生的阅读  相似文献   

4.
刘欣 《中国教师》2013,(18):46-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可见,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教师应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寻求答案,并通过"个性化"的积累和表达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闪光"。本文旨在通过教学实践具体从三方面探讨这一问题。一、鼓励学生"动"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阅读实践,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独特的体验。"个性化阅读教学新理念伴随新课程改革步入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风靡课堂,且异彩纷呈。但诸多教师在教学中无视学生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让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有失个性"。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在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多元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阅读的个性化,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在学生个个性化阅读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尤其显得重要。因为语文评价"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尝到了个性化阅读评价的甜头。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句话深刻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实质。什么是个性?在心理学上界说为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那么对阅渎教学而言,个性化行为应怎样理解,怎样在阅读实践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理念是课改的进步,可是由于理解的偏失,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出现了阅读"过分自主",缺少教师有效引导的现象,导致了学生的阅读感悟十分肤浅。肤浅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影响阅读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者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对他们进行阅读指导、引领和点拨,但是不要用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参与个性化阅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但是部分教学者过于注重引导学生提出标新立异的见解,哪怕出现了偏差,出现不尊重原意的过度解读,也并不加以阻止,这样的教学反而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要求的提出,点明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要性。同时,对如何开展高年级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标准》又进一步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当前阅读课堂提倡标新立异的教改浪潮中,"如何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实现动态生成的个性化教学"是一个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话题。一、营造民主氛围《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  相似文献   

13.
居秀娜 《师道》2010,(5):30-31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尽管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但只有实现学生智慧和情感的和谐共生,才能促进学生阅读个性化。如何点燃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火种",这得有赖于教师的引导和促进,依赖于教师的个性化教学。一、阅读文本,感悟文本,使个性鲜明1.把握典型问题,引导学生个性地理解文本  相似文献   

15.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为什么要特殊强调这一点呢?因为长期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运用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被无端地扼杀了,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只是知识的"容器"、考试的"工具",自然也就很难谈上有什么创新之举了。  相似文献   

16.
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这是《语文课程标准》(2011)明确强调的。课堂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对教师的"告诉"说"NO",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学会阅读,在自主学习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最终使学生掌握自行阅读、自能阅读的方法技巧,形成个性化阅读行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笔者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个性化教学是指依据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给他们提供发展空间,使他们最终获得最大发展的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在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  相似文献   

19.
阅读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让  相似文献   

20.
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一道古老而又亮丽的风景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堂教学中放手让学生去朗读,与文本不断碰撞,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