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前,德国已有3个州赋予州内部分应用科学大学相对独立的博士学位授予权,由此引发论争不断.从应用科学大学与综合性大学关系视角出发,其发展历经了三个时期:尚未成形、互不关涉时期,地位相同、类型互异时期和飞速发展、彼此趋同时期.应用科学大学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困境主要在于学术地位不被认同、综合性大学对其限制、潜在竞争对手存在威胁.应用科学大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论争的本质涉及学校定位、培养导向、学术人员与资源竞争.应用科学大学可通过改革传统合作培养模式和发展合作培养新模式来改善争取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大学教师职业是一种学术职业。随着大学职能的演进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变迁,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在横向层面发生了功能性和类型的分化,即教师由原来"单一身份承担单一功能"发展为"单一身份承担双重功能"再到"多种身份承担单一功能或多元身份承担多元功能"。明确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概念与内涵,进而明晰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的内在规定性,这是构建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体系的理论逻辑,也是解决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分化带来的教师学术职业管理实践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大众化潮流造就了德国高等教育功能分化的格局,在此背景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规模得到快速增长,总体实力不断提高.在技术和生产双重革新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要求,而应用科学大学凭借其积累的后发优势对这些要求进行了积极回应.随着博洛尼亚进程下三级学位制的逐步实施,在应用科学大学多元化的学生结构中,读博深造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加之应用科学大学自身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推动了许多应用科学大学积极争取"博士授予权",朝着自主开展博士生教育的目标迈进.应用科学大学自主培养博士生是其与企业紧密联系的特色定位的强化,体现出其"转型"而非"转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为其主要特色定位,在“类型不同,但价值相同”的原则指导下,与综合性大学等代表传统大学理念的高等教育机构相互对应,共同形塑了德国学术型高等教育与应用型高等教育并举的双轨格局。从高校分类管理、定位发展的角度观察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历史渊源、法律基础、分类原则及其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发现,明确的分类是应用科学大学特色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5.
"双元制"高等教育是德国"双元制"教育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发展。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导向性是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突出特征,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理念相吻合。近年来,在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快速发展。合肥学院从2016年开始,借鉴德国"双元制"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德国埃姆登/里尔应用科学大学和德国大陆集团合作开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双元制"高等教育专业,探索开展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国际间校—企—校协作育人平台,创新了校企双元融合的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我国地方应用型高校走出一条产教融合国际化协作育人之路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德国,是否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大学与应用科学大学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为了探索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新路径,衔接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德国联邦与联邦州近年来推行多项政策,让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有机会攻读博士学位。博洛尼亚进程也为德国高等教育一体化创造了契机。但德国大学对此态度极为谨慎,招收博士研究生要求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须专业对口,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并完成预备学习,这让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的学术进修之路漫长而艰难。应用科学大学毕业生学术进修的权利之争,反映了研究生教育改革过程中应用型和学术型人才培养衔接的艰难。  相似文献   

7.
德国部分应用科学大学自2016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开始以社会实用功能为抓手,从而突出应用型博士生的实践优势。虽然此项改革受到争议和质疑,但目前已形成三种成熟的授予博士学位的培养模式,包括与综合型大学联合培养、内部设立博士中心独立培养、应用科学大学之间跨校构建博士中心联合培养等。这三种模式均以应用科学大学为主导,烙印了其专业特长和实践元素。从博士生入学、就读到完成学业的培养过程中,应用科学大学也形成了以锻造和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为核心和目标的特征。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所主导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和过程特征进行梳理及分析,将有助于透过争议厘清其质量水平和实用功能,从而为我国应用型高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尤其是博士学位授予这一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特色体现在两个层面。首先,应用科学大学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机构具有明确区别于传统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点,如教学突出实践,科研注重应用以及强调跨学科办学。这些特色是此类高校共有的特点,因此可被称作类型特色。其次,不同的应用科学大学也发展和形成了各自的院校特色,如小而精、多样性、独具性和国际性。院校特色的形成与学校的发展历史和传统、所在地区特殊的经济产业结构以及特定的特色化发展策略等因素有关。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经验为我国高校,特别是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作为德国第二大类高等教育机构,在专业设置方面形成了明确区别于综合性大学的特点,体现出其特色化发展战略。具体来看,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专业设置上表现出三个特点:第一,专业设置强调应用性,注重与地区经济和产业结构接轨;第二,专业设置重视跨学科性,注重培养复合型人才;第三,专业设置凸显特色性,注重新设专业和原有专业之间的互补与协调。基于这些特点,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可以为我国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专业设置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50年的发展过程中,应用科学大学面临着高等教育系统的趋同与自身的特色发展。在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应用型研究"开始为应用科学大学所重视。学科发展、市场需求、政策法律等方面都为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功能的发展作好了准备。然而"应用型研究"所必需的人员、资金以及制度资源都具有竞争性,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功能的发展受到具有"先发优势"的大学的约束。尽管"应用型研究"理念为应用科学大学争取了科研功能发展的空间,但是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制约了应用科学大学科研功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22个有关高等教育发展实力的量化指标,从省域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效益及速度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全国省域高等教育强弱状况,并对31个省域高等教育的实力做出排序和分类.结果显示,处于高等教育强省地位的前三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江苏,其中北京处于超级强势地位;而高等教育实力最弱的三个省份依次是贵州、甘肃、青海.高等教育实力省域分布呈严重不均衡态势.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方高校存在机构及岗位设置自主性缺乏,人员总量内进人用人管理模式固化,绩效薪酬分配体系不完善,教研人员外事审批严格套用公务员标准等人事自主权落实不到位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各方共识不足,计划色彩浓厚,碎片化改革多,省级统筹乏力。破解束缚地方高校人才发展瓶颈的关键在于凝聚多方共识,形成整体合力;厘清两个区别,凸显教育特性;突出管办分离,优化管理方式;注重全程发力,把握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进程。近年来,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随着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北京市高等职业教育暴露出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要求北京市根据产业升级的步伐积极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方式,从而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北京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我国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宏观背景和省级行政区域的视角,从各省域内高等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两个方面构建高等教育竞争实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测算我国31个省区高等教育竞争实力,并加以综合分类评价.结果显示各省高等教育竞争实力受到教育资源因子、教育吸引力因子和教育贡献力因子等主要因子的影响,京、沪、苏、津等地处于高等教育强省首列,且北京以绝对优势居于首位,而新、藏、青、宁等省区实力薄弱,各省高等教育竞争实力差异较大,整体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16.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four issues during the massification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1) how to understand the prime cause of 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2) how to reinforce liberal education; (3) how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ality and excellence; and (4) how to harmoni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niversit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All these are based on the orientation about the ultimate goal of universities. Modern universities must make students and the public understand that their ultimate mission is places where stratagems for profits and opportunities of employment are provided; rather, modern universities should inspire students’ rationalistic potencies,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look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society and history from a long-term and all-around perspective. Translated from Beijing Shifan Daxue Xuebao (Shehui Kexue Ba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 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 (6): 13–20  相似文献   

17.
作者通过对北京地区13所高等学校中的残疾学生、部分健全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提炼出目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点、问题及应改进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探讨的全纳式高等教育模式对残疾大学生的培养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和谐与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顺应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大潮,作为北京市属高校,肩负着为首都培养多样化人才的重任,需要进一步优化各种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我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卓越人才为研究对象,探讨卓越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中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的可能原因,并试图从发挥各校强势学科带动优势,校内外导师联动,打造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圈,培养学生的媒体职业素养等方面寻求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为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近年来由于招生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首都成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和首都地区发展规划、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状况都对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因此,北京地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问卷对京郊乡村干部教育需求的调研,了解京郊乡村干部教育的需求现状及成人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建设学习环境、规范办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和构建网络教育,促进京郊成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