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家简介】奥斯特洛夫斯基,早期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出生在乌克兰维利亚村一个贫苦工人家庭。14岁就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他加入共青团,并正式参加红军,驰骋  相似文献   

2.
奥斯特洛夫斯基,早期苏联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出生在乌克兰维利亚村一.个贫营善人家庭。14岁就参加了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19年他加入共青团,并正式参加红军,驰骋战场,成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员。1920年他重伤离队,伤愈后被派往基辅铁路工厂工作。1927年,全身瘫痪。  相似文献   

3.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主要描写了十月革命后第一代苏维埃青年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及各种困难进行顽强斗争的经历。作者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出身于乌克兰的一个工人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只念过三年书。十月革命胜利后,他积极投身于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成为骑兵团的一名战士。后因身负重伤,转业到地方,不久,在与洪水的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症。二十三岁时,全  相似文献   

4.
《筑路》节选自苏联优秀的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长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二章。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为苏联人民的革命事业和无产阶级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出身子乌克兰的一个贫困的家庭,在帝俄时代渡过苦难的童年,当过牧童、小茶房、小伙夫,接触了工人的生活与斗争。十月革命后,在国内战争年代,他作为一个红军志愿兵积极投身到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去。1926年,正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与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嬗递之际,由于在战争中受的重伤复发,加上工作过分劳累,他的健康迅速恶化。后来,全身瘫瘓,双目失明。但是,疾病压不倒共产主义战士,他决心拿起笔作刀枪,打击敌人,教育人民。从1930年到1933年,他以无比强大的毅力,排除万难,坚持写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长篇小说于1934年出版,给作家带来极大的声誉。1935年党  相似文献   

5.
在“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大力协助下,沿着“时空隧道”,我来到了1926年的苏联小镇舍佩托夫卡,拜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步入一间简朴的砖房,我看到了这位正在塑造保尔形象的作家。他是一位瘦削的青年,身着白色衬衣,静  相似文献   

6.
冈察洛夫1902年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当他十八岁读完统一劳动学校第二级以后,就在初级国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在教了七年农村孩子以后,冈察洛夫于1926年进入克鲁普斯卡娅共产主义教育学院学习。他在这所当时苏维埃政权培养新的教育干部的高等学校学习学校专业。这里的学习是与在工厂的生产劳  相似文献   

7.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当代杰出的教育家。他出生于乌克兰基罗沃格勒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8年他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毕业后,曾参加过卫国战争,后因伤复员。从1940年开始,他先后当过区教育局长、中学语文教员,教导主任和校长,其中有十六年之久是在他家乡的帕夫雷什中学当  相似文献   

8.
苏联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面积2220.2万平方千米。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 (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四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以后爱沙尼  相似文献   

9.
一苏维埃革命的性质在我国革命的民主革命阶段,曾经历了十年的苏维埃革命。苏维埃,这是俄国工人阶级在1905年革命时期所创造的一种政治制度,它的含义就是代表会议。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建立的红色政权,其组织形式近似于苏维埃政权,故称这一时期为苏维埃革命时期。苏维埃是政权的组织形式,但我国的苏维埃和苏联的苏维埃是不相同的。在苏联,它是无产阶级专政;在我国则是人民民主专政,目的是在资产阶级叛变革命后继续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就任务来说,仍然是反帝反封建的。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为什么一定要  相似文献   

10.
<正>背景探索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10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  相似文献   

11.
我们所以拟定这样一个题目并进行研究,是基于以下考虑:史学界迄今对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的模式问题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虽然有的研究者已经提出,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基本照搬苏联模式”,“这种制度在开始时曾表现为苏维埃体制在中国的一种移植”,但也未展开论述。为更全面、完整地认识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就中国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与苏俄(联)苏维埃政权体制模式的异同作一较全面的比较是十分必要的。文中错误或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广大青年,绝大多数都曾阅读过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保尔·柯察金的形象,曾深深激励着他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艰苦奋斗、顽强工作,建功立业.至今,这部不朽的著作仍被我国乃至全世界进步青年当作自己生活的教科书.一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是原苏联三十年代的优秀无产阶级作家.1904年9月29日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的家庭.1919年当红军进入乌克兰时,年仅15岁的他第一批参加了共青团,紧接着投入了红军作战部队.在战场上,他英勇杀敌、奋不顾身,终因头部和腹部受重伤,左眼失明,于1920年退役,转入做政治工作.1924年入党,次年健康情况进一步恶化.1926年,终于导致瘫痪.他在病床上修完了共产主义夜大学的课程,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古典文学作品.1928年在半失明的状态中写出了关于柯托夫斯基师团战士英勇事迹的中篇小说,即 《暴风雨所诞生的》.遗憾的是这部作品的手稿被邮局遗失了.1929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这时他才二十五岁.他说:“只有我身体还有一个细胞活着,还能抵抗,我就要活下去,就要抵抗.”1930年,奥斯特洛夫斯基迁居莫斯科,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起初他用硬纸板做了个框子,用手摸着一行一  相似文献   

13.
随着十月革命而诞生、逝世已有13年之久的苏联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是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也是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功勋教师。他的教育遗产,是丰富而又可贵的。说丰富,是因为他写成了四十多部论教育的书和六百多篇教育论文;说可贵,是因为他的教育遗产是理论结合实践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近二、三十年来对世界影响较大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乌克兰共和国功勋教师,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曾获两枚列宁勋章,得过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出生于贫农家庭,1933年初中毕业后经一年师资培调,即任小学教师。同时参加师院语文函授学习,1938年得中学教师合格证。曾参加苏联卫国战争,重伤复员,当中学语文教师、区教育局长等职。1948年任十年制巴夫雷什中学校长,直至52岁逝世。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后半期和90年代初,对于苏联这个超级大国而言,历史好象突然加快了自己的步伐,社会政治风云变幻令人眼花缭乱。乌克兰的政治舞台也突然活跃起来,在90年代初不足一年半的时间里发生的骤变一幕接着一幕。1990年7月16日乌克兰的议会(确切说,苏联的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最高苏维埃)在苏联即将解体的总背景下,迫于乌克兰群众组织的要求,发表了“乌克兰国家主权宣言”。1991年8月19-22日莫斯科发生未遂政变。乌克兰不失时机地利用了这个局势。乌克兰议会于8月24日宣布了“乌克兰独立法令”,数小时后通过并发布了新国旗、国徽…  相似文献   

16.
当变革文学研究方法的热切呼唤,在实践中转化成更为热切的探求运用高潮后,我们愈益感到有必要从理论上来揭示其成败得失的内在机制,寻找文学研究方法变革和运用的科学途径,这在当前无疑是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新课题。苏联著名哲学家乌克兰因切夫曾经说过:“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论论证,科学研究方法在认识方法体系中的地位,一一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为了顺利发展各门科学  相似文献   

17.
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苏联制定了新宪法,统一了立法权,确立了最高苏维埃体制,从而消除了苏维埃政权之初立法职权分散、法出多门的不正常现象.这一时期,苏联还进一步完善了民主选举制度,为活跃苏维埃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斯大林时期是苏维埃体制的框架基本定型的时期,后来的所谓改革实质上不过是一种修补和完善,总体上并未超出这个框架(戈尔巴乔夫后期除外).  相似文献   

18.
一 列·尼·尤罗夫斯基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担任过苏维埃政府经济领导职务。他一生著述甚多,主要的有《币制改革的途径》(1924年)、《1914—1925年俄国货币流通的变迁》(1926年,日译本名《苏联货币史》)、《苏维埃经济制度中的计划与平衡问题》(1926年)、和《苏维埃政权的货币政策,1917—1927年》(1928年)等等。  相似文献   

19.
前苏联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初级教会小学毕业后,做过杂工。1919年进发电厂当司炉助江。同年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红军奔赴前线。1920年,他在战斗中负了重伤,复员到铁路工厂担任助理电气技师。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下册时,许多学生认为1927年12月广州苏维埃政府是中共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中共最早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是1927年11月彭湃在海陆丰建立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中共领导的农民运动最早是在海、陆丰地区兴起的,主要的领导人是彭湃。彭湃,广州海陆丰人,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开始在广州海丰县城从事农民运动,他满腔热忱地在农村宣传革命道理。1923年11月,海陆丰总农会成立,当时拥有10万会员,形成一股暴风骤雨般的力量,向土豪劣绅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由于彭湃领导的海丰农民运动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24年至1925年他担任了中共广东区委员、广东省农民协会副委员长、国民党中央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