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布莱克(J.Black,1728—1799年)英国化学家。1754年,他在加热碳酸镁时,发现了二氧化碳气体;1757年,他首次提出了“熔融”和“蒸发”的概念;1780年,他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2)阿沃加德鲁(A.Avogadro,1776—1856年)意大利化学家。1811年,他发表了《原子相对质量的测定方法及原子进入化合物时数目比例的确定》一文,第一次在化学中引入了“分子”的概  相似文献   

2.
科学家介绍     
【道尔顿】(JohnDalton ,176 6 184 4)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对气象、物理和化学三学科曾作出不少的贡献。 180 1年发表“气体分压定律” ,即混合气的总压力应为各组分气体分压力的和 ,每一组分气体的分压力就等于该气体独占混合气体原有体积时的压力 ;180 3年发现“倍比定律” ,并引入元素的相对原子量 (提出最初的原子量表 ) ;180 8年发表《化学哲学的新系统》 ,提出了原子的科学假说。恩格斯指出 :“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 ,称他为“近代化学之父”。科学家介绍…  相似文献   

3.
科学家介绍     
【门捷列夫】 ( ДмитрнйИвановичМенделеев ,1 834— 1 90 7) 俄国化学家。自然科学基本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者之一 ,并据此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他运用元素性质周期性的观点 ,于 1 86 9— 1 871年写成《化学原理》一书。他提出溶液水化理论成为近代溶液学说的先驱。通过研究气体和液体的体积同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他于 1 86 0年发现了气体的临界温度。他首先提出煤地下汽化的主张 ;反对降神术和唯能论。同时 ,他也是当时俄国改良倾向的社会活动家【徐寿】 ( 1 81 8— 1 884 ) 江苏无锡人 ,号雪。 1 …  相似文献   

4.
1785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将洁净空气中的N2,O2,H2O,CO2除去后,尚余少量(几毫克)气体(小气泡),当时没有引起化学家的注意.100多年后的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没有忽视这几毫克“小气泡”的差异.雷利发现从含氮的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重1.2508克,而从空气中分离出来的氮气在相同情况下每升重1.2572克,虽然两者之差只有几毫克,但已超出了实验误差范围.所以他怀疑空气中的氮气中一定含有尚未被发现的较重的气体.  相似文献   

5.
《物理教学探讨》2005,(7):F002-F003
1904年—瑞利瑞利(Lord 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igh,1842~1919)因发现稀有元素“氩”和在气体密度精确测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19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4年8月13日,当英国科学家在牛津开会时,瑞利和化学家拉姆赛(因发现氖、氩、氪等惰性气体获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大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元素。这种新的气体和氧、氮等一样中大气的组成部分,但是它几乎不和任何元素发生反应,因此它们将其命名为氩(Argon,意即不活跃)。事实上,在发现氩所以前,瑞利已花了近20年的时间精确测量各种气体的密度。1892年,在测定氮气密度的实验过程中,他发现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测得的密度为1.2572克/升  相似文献   

6.
1855年上海墨海书馆出版了英国医生合信(B.Hobson)的著作《博物新编》,该书共三集,第一集是化学知识。根据现在已知的材料来看,这是第一本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进行介绍的书。书中介绍了氧、氮、氢等元素的性质与制法。合信把元素称为元质,并说:“天下之物,元质五十有六,万类皆由之以生。”说化学元素有56种,这大约反映了西方十九世纪初期的水平。合信把氧叫做“养气”,或“生气”,氢叫做“轻气”或“水母气”等等。但他没有系统地叙述每一元素的名称,也没有引入西方的化学符号。 1868年北京同文馆的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W.A.P.Martin)编著《格物入门》一书,共七卷,第六卷为《化学》,这是第一本中文的化学  相似文献   

7.
1904年-瑞利瑞利(Lord John William Strutt Rayleigh,1842-1919) 因发现稀有元素“氩”和在气体密度精确测量方面所作出的贡献,获得了190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4年8月13日,当英国科学家在牛津开会时,瑞利和化学家拉姆赛(因发现氖、氩、氪等惰性气体扶1904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大会上宣布他们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元素。这种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秘诀     
士伟 《初中生必读》2009,(10):15-15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以后,不少人称赞他是天才。他却说:“什么是天才!终生努力,便成天才。”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为近代化学奠定了基础。他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总是这样谆谆告诫青年:“如果说我有什么成就的话,那是因为我比别人更努力,而不是我比别人更聪明。”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0,(7):36-37
恩格斯称赞发现元素周期律是“科学研究的一大功绩”。这一功绩的建立者不仅有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还应当有英国化学家纽兰兹。  相似文献   

10.
普利斯特里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一生主要靠自学成才。他37岁起研究气体化学,直到终生。他曾分离并论述过大批气体,数目之多超过了他同时代的任何人。他可以说是18世纪下半叶的一位气体化学大师。在气体化学的研究成果中,普利斯特里最重要的是对氧气的发现。他用一个大型凸透镜(  相似文献   

11.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Dickens,1812——1870)是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出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劳动成为知名作家。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而著称。马克思把他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1849年他出版了自传题材的小说《大卫·科波菲尔》(DavidCopperfield)。这部小说的内容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关系。查尔斯·狄更斯曾经说过:“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欢这一部。正如许多父母一样,我内心里有一个宠儿,他的名字就叫大卫·科波菲尔。”  相似文献   

12.
罗伯特·玻意耳(1627—1691)是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化学家,他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方面有很多成就,被誉为英国“科学界的明星”。1680年他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主席。今年12月30日是玻意耳逝世300周年,下面列举他的几项工作,以资纪念。①玻意耳与法国物理学家马略特先后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气体的体积与压强的反比关系,即玻意耳-马略特定律。②玻意耳发现干燥的毛发经过摩擦会被一些人的皮肤吸引;他通过实验还表明在真空状态下电也有吸引作用。③在胡克的协助下改进了格里克发  相似文献   

13.
戴维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电化学的创始人,他在化学领域有许多的创见与发明。那么.哪一件是戴维眼中最大的发现呢?1820年,戴维获得了科学界的崇高荣誉,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主席,有位记者曾经这样询问过他,戴维的回答有点出人意料:“我一生最大的发现是发现法拉第。”  相似文献   

14.
氢是整个宇宙中分布最广的元素。远在16世纪中叶,瑞士制药家尼拉采尔塞斯就发现铁与稀硫酸作用时,能产生一种可燃性气体,但没有确定这是一种元素的单质,反而错误地把它作为一种可燃性的“空气”。到了18世纪60年代,英国科学家卡文迪  相似文献   

15.
论及心学对早期维新思想家的影响,王韬则是较为突出的一位。 王韬(1828—1877),原名利宾,字紫铨,号仲弢,江苏长洲人。先在上海英国教会所办的墨海书馆任职,后去香港为英国传教士翻译中国经书。1867—1870年间又去英国译书,并游历了英、法、俄等国。1874年创办《循环日报》,任主笔。著作甚丰。据他所称,其《弢园文录内编》“多言性理学术”,但已一字无存。现只就“弢园文录外编”、《弢园尺牍》等书,探讨其变法维新思想与心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多走几步     
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列斯特列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当时盛行的“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将它命名为“失燃素的空气”。同年10月,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了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将它命名为“氧”,并以此建立了燃烧的氧气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17.
惰性气体位于元素周期表最右侧一栏,它们不喜欢和周围的邻居打交道,甚至连它们自己都是以单原子形式出现的.它们这个家族被称作“惰性气体”,但它们真的懒惰吗? 惰性气体的发现 1868年皮埃尔·让森在观测太阳的色球层时,发现了一条新的黄色谱线,推测太阳中存在一种新物质,命名为“氦”;后来威廉·拉姆齐通过加热钇铀矿找到了氦气.1895年,英国科学家瑞利勋爵和威廉·拉姆齐从空气中分离一种新的元素:氩.科学家由此发现,元素周期表上欠缺了一整类元素.1902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把它们分类为第0族.后来,拉姆齐继续使用分馏法把液态空气分离成不同的成分,于1898年发现了三种新元素:氪、氖和氙.随着1898年氧气的发现,惰性气体就有了今天的六位成员: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  相似文献   

18.
一、走近大师《歌德谈话录》是歌德的文艺学徒兼私人秘书爱克曼出于“固有的一种自然冲动”而记录下来的。爱克曼(1792—1854)出生于德国纽伦堡和汉堡之间的荒原上一个贫农家庭。1821年进格廷根大学学法律。离开大学后,他写了《论诗·特别以歌德为证》的诗论向歌德请教,并于1823年夏到魏玛拜访歌德。1823年到1832年这9年间,他经常到歌德家请教。每逢听到值得注意的歌德谈话就记录下来,后来编辑成书。于1836年在莱比锡出版了两部,大受欢迎,后又补编了第三部。约翰·沃尔夫冈·歌德(J.W.Goethe1749—1832)太庞杂太深奥了。他有着天神一般威…  相似文献   

19.
劳顿论当前英国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顿(Denis Lawton)是西方“文化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也是当前英国最有影响的课程理论家。他曾担任过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院长(1983—1989),目前仍担任该院课程研究系教授。“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又译‘全国统一课程’)”,是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中一项最重大的举措,也是当前英国教育改革中一项最重要的内容,它更是劳顿为之倡导了20多年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提出气体的压强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高中物理教材对此进行了讨论。人们很早就知道一定质量的气体,其体积、压强和温度之间存在着一定关系,体积变大时压强就会减小,但压强和体积之间的定量关系直到300多年前才被发现。1661年6月18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玻意耳(Robert Boyle1627-1691)公布了他的实验结果——空气是可以压缩的,并且指出这种可压缩的空气体积与加在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