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昆虫的特点,初步认识昆虫的概念;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科学态度,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实物投影仪、蝴蝶等昆虫。 学具准备:1.每人捉一些当地常见易捉的各种小虫子;2.每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
《昆虫》一课,主要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的能力。教学时,应从观察入手,通过“捉一些虫子”作为标本,进行比较归类,概括出昆虫外形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并帮助学生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判断一些常见的虫子是不是昆虫。  相似文献   

3.
“质数与合数”的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概念,学会判断质数与合数;(2)培养学生探索、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发展判断、推理、概括能力。教学过程分5步完成。1.准备。教师让学生回答下面4个问题:(1)在自然数1,2,3,5,11,14...  相似文献   

4.
《昆虫》单元教学过程中,为了能让学生通过对大量虫子的探究观察,从中发现和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同时,也为了能够进一步方便地指导学生制作昆虫标本,就需要捕捉各种各样的虫子供教学使用。但有些小虫子用手捉很不方便,一不小心就会将其捏伤甚至捏死,为了能够安全方便地捕捉它们,我和学生在捕捉的实践过程中研究设计了多种捕虫方法,其中有一种是利用大气压力的原理制作的简易捕虫瓶,捕虫效果很好,制作也很简单。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制作材料:可以弯折的塑料吸管两根(直…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性目标 :(1)获得一些有关树的知识 ;(2)掌握1—2种科学观察的方法(重点)。2 过程性目标 :(1)能和同伴合作 ,认真进行观察 ;(2)通过小组讨论 ,能对自己提出的简单问题制订出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法(重点)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教学思路 :观察前的准备活动 ,以组织学生讨论的形式为主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观察目的、观察方法等。观察活动课内外相结合 ,以课外观察为主。教学使用 :1 教师准备 :大树的投影片。2 学生准备 :纸、笔、放大镜、尺子、蜡笔等。教学过程 :1 导…  相似文献   

6.
小学自然常识课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从观察中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实习中,不少同学自己讲得多,学生观察少,教学效果不理想。我吸取大家的教训,在教学《昆虫》一课时,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上了一堂比较成功的自然常识课。 (一)走向大自然,引导学生观察昆虫。昆虫的幻灯片是够直观的了,但终究抵不上实实在在的昆虫本身。我抓住学生喜欢捉丁丁虫(即金龟子)这一特点,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星期天带他们到野外去,一边捉丁丁虫,一边要他们捉其他昆虫。然后要同学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 鼓励制订与声音有关课题 ,创造性地设计实验 ,进行验证。3 培养学生自行探索能力 ,特别是发挥创造精神 ,培养设计实验及动手实验能力。教学重点 :1 前半节课启发学生勇于发挥创造精神 ,自己确定研究课题和设计方案。如果实验方案与课本所示实验接近 ,则启发其运用侧向思维进行更改 ,以达到体现创新的目的。2 后半节课供各课题组对实验的结论向全班同学演示 ,并鼓励交换意见。(前半节到后半节 ,间隔数天 ,其间让学生准备器材自行实验。)教具准备 :录音机(带扬声器)、皮筋、笔盒…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认识平衡及杠杆尺达到平衡的条件。2 认识杠杆尺、支架、钩码。3 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 :学生 :杠杆尺、钩码、支架(每组一套)教师 :杠杆尺、钩码、支架、实物投影仪、跷跷板活动投影片、录像机、印有简易杠杆尺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放录像 :公园里两个小朋友在玩跷跷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利用学生爱玩的天性 ,引起学生的联想 ,重新回味自己玩跷跷板时的感觉。)提出问题 :1 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2 你玩过跷跷板吗?3 说一说你是怎样玩跷跷板的?(让学生…  相似文献   

9.
多年的自然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必须在“明确观察目的,掌握观察方法,讨论归纳观察结论”三个方面下功夫。 明确观察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观察?通过观察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如教《昆虫》一课,我提前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捕捉各种虫子,并要求每人都要捕捉几只大蚂蚁。同时还告诉学生,下节课要让他们亲自观察自己捕捉的虫子。至于为什么观察先不讲,给学生留下个谜,以激发起学生急于观察的兴趣。课堂上,待各小组学生坐好后,我先讲明为什么要观察虫子:这节课主要是通过观察大家捕捉的虫子,来了解什么样的虫子属于昆虫。学  相似文献   

10.
在教学中,有许多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课前做一些准备工作,如饲养、栽培、捕捉……。学生进行准备也是一种实践学习活动,通过课前的观察、收集、记录等活动,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有时还能了解教材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同时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本学期,我在上《昆虫》一课前,就布置学生课前捕捉虫子。教案设计中安排了观察比较虫子的过程,打算让学生从较多的实物中,自行概括出昆虫的共同特征。我校四年级有四个教学班,周一、周四各有两个班的自然课。周一,第一个班上课时,我首先了解学生带来虫子的情况。班上绝大多数同学每人带来了一、两只虫子,…  相似文献   

11.
《分类游戏》教案芜湖市育红小学黄炜一、教学目的1.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分类.了解对一种物体分类是全面认识物体的方法。2.学习按一定标准给物体分类的方法,培养学生分类能力。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若干支铅笔、磁性黑板,每组一套彩色积木(无图案)学生准备:每...  相似文献   

12.
活动目标 :利用蔬菜制作玩具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使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有内容可写。课前准备 :1 教师用小红辣椒做一串“鞭炮”。2 学生选一种准备做玩具的蔬菜。教学过程 :1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作文活动课———做玩具。(板书课题)2 你们桌上有各种各样的蔬菜 ,能介绍一下你带的蔬菜吗?请学生说 :我带来了什么样的蔬菜(大小、形状、颜色)。3 你们带来了大小、颜色、形状不同的各种蔬菜 ,今天你准备做什么呢?请学生说 :我准备用什么做什么。4 出示教具 :看看老师用什么做了什么。(老师用小红辣椒做了一串“鞭炮”)5…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的 :1 培养学生抓特征认动物的能力。2 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口头表达能力。3 增添生活情趣 ,让学生爱护动物。活动准备 :1 动物谜话、动物童话、动物头饰。2 带汉语拼音的词语卡片 ,如 :咩咩(m叆im叆i)、喵喵(mi仭omi仭o)、咕咕( 懕 懕)、嘎嘎( 仭 仭)、哞哞(m嵀um嵀u)等。活动过程 :一、导课。小朋友们 ,你们喜爱小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好多可爱的小动物头饰 ,就在这盒子里。大家来猜谜语 ,谁能猜到它就送给谁 ,你们愿意吗?二、抽签定谜语。1 老师宣布活动方法 :4人一组 ,抽签猜谜。小组内…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本地有条件捕捉到各种昆虫的特点,我教《昆虫》一课采取了“看够、议够、玩够”的教法。 一、教学开始,首先让儿童分组“看”自己带来的虫子,自由地交流议论:它叫什么虫子,喜欢住什么地方、是怎样找到的……?教师巡视指导,启发学生就虫子的形态、习性、身体上有趣的器官和功能等  相似文献   

15.
“磁铁游戏”的教学设计崔安勤,杨志平,凌根本一、教学日的让学生认识磁铁的性质;(1)磁铁能吸铁;(2)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强;(3)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培养儿童灵活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二、教学准备1.磁铁:条形、圆形、蹄形、环形各一个...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的要求:1.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掌握“对边折”、“对角折”、“反复折”、“向心反复折”等折纸方法和折纸的基本功,为纸工劳动打好坚实基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创造想像能力。3.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动手,细致、耐心的劳动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各种折纸的基本方法,并使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会识别各种折叠符号,并能按图义熟练操作。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1)关于《纸的折叠》一课的教学课件(2)实物投影仪、笔记本电脑(3)彩纸折叠的小…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的1 认知目的 :由浅入深 ,检查学生查字典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2 技能目的 :①利用工具书 ,能解决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养成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 ;②采用多种形式的自查、自评 ,让学生具有自查、自评的能力。3 情感目的 :①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 ;②把评价主动权交给学生 ,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考试氛围 ,帮助学生克服对考试的恐惧。教学准备 :1 精心设计考查内容、步骤及方式。2 媒体选用 :电脑 ,自制软件 ,录音机 ,磁带。教学过程 :导语 :猜谜语及有趣的谈话引入 ,介绍本节考查课的基本思路。(步骤、方法、评价等 ,3…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19.
小小绘图师     
活动内容 :绘制物体的平面图。活动目的 :1 结合人教版第十册第14页“比例尺”的学习 ,使学生能选择合适的比例尺绘制身边事物的平面图 ,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在测量、计算、绘制等一系列活动中 ,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准备 :1 课前让学生量一量自己房间的长和宽的尺寸。2 准备直尺、圆规、铅笔、绘图纸以及每人一张3cm×5cm的绘图纸 ;3 每人一枚外直径为0.8厘米左右的圆形螺丝垫片。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1 (放录像)看…  相似文献   

20.
颂春     
活动目的 :1 通过画春、颂春 ,培养学生听、说、画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活动准备 :1 老师准备《春之声》钢琴曲 ;2 学生准备水彩笔和画纸 ;3 课前让学生观察春天景色 ,查阅春联。活动过程 :一、激趣入境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师 :春天的景象 ,同学们都很熟悉 ,谁能告诉老师春天在哪里?生 :池塘边……小河里……草地上……师 :同学们想不想用自己的画笔描绘春天的美景呢?(板书 :颂春)二、听音乐、绘春景1 伴随着《春之声》圆舞曲 ,学生绘春天美景 ;2 学生自由离座赏画 ,评出佳作 ,贴在黑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