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所谓电影的娱乐性指的就是电影能让观众轻松、愉悦而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属性。娱乐性是电影赢得观众的必要手段,娱乐大众是它最基本的定位;但电影的娱乐性并不等于媚俗性;电影娱乐性常用的方法有:展现异国、异族奇特的风景、风情、风俗;感人的故事或扣人心弦的情节;镜语的奇观效应;能为观众接受的新奇形式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断涌现,优秀的温暖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仅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更能符合时代表达,带给观众以积极、光明的价值导向。本文以电影《奇迹笨小孩》为例,重点分析总结新时代温暖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坚守艺术创作底线,从真善美的角度发扬正向能量;尊重电影创作规律,创作手法自然、紧抓现实核心;兼顾社会性和娱乐性,争取做到两者有机统一。旨在通过分析探讨,为影视艺术创作实践提供有益支撑。  相似文献   

3.
曾小鸟 《文教资料》2008,(23):71-73
本文在观众的审美预期和语言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讨论了电影片名翻译的特点;通过比较香港和台湾的翻译作品,阐述了四种主要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音译和语译,以及四种指导原则—忠实性,艺术性,娱乐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4.
以网络热词等富有中国特色的词汇翻译进口电影成为近年大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从理论上揭示这一现象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有助于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以翻译策略理论、接受美学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展开多视角探讨,认为:1)从翻译专业眼光衡量,本土化翻译是一种迎合电影受众的接受心理和审美情趣的归化翻译策略;2)从接受美学理论看,本土化、特别是网络热词是顺应观众“审美体验”争取电影受众的一种手段;3)大众文化理论揭示了翻译本土化是商品化娱乐性电影追求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对于2009年的贺岁片《高兴》,观众及评论界褒贬不一,主要是因为较小说原作、电影改编的风格相异甚远。《高兴》的改编主要体现大众化倾向,娱乐性第一,但是笑过之后也能给人们留下思考,所以我觉得《高兴》的改编虽有不足,但基本上还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英文电影汉译中许多英语词语若直译,会令广大中国观众无法接受与认同.而电影翻译文本受电影画面切换时间的限制,不能像翻译文学作品那样,可以在一些晦涩难懂之处作些注释.所以,电影对白的译文一定要让观众一听、一看即能明了.译者应立足于本国观众,从观众领略欣赏译制片的艺术角度出发,选用本民族语言中与原片艺术最相似、最贴近的、为本国观众所熟悉的、易于接受的词语来进行电影翻译.  相似文献   

7.
我深信,父亲所拍影片的最大成功就在于它们一直是纯粹娱乐性的。他为了观众拍影片,观众是他首先要考虑的。在他的影片里,每个观众都能找到自己所期望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结构主义被后结构主义的逐渐替代,随着阐释学的东山再起,随着现象学哲学对客观主义哲学的反叛,电影研究的重心明显地从电影文本转向电影与观众的关系,转向电影观众本身.观众论新生影片分析的各种角度及理论批评的多元态势.不仅如此,观众论的研究重点在于观众对电影的期待心理和观众的心理结构.观众论的这种研究有助于影片创作的适销对路,特别在经济规律支配影片发行市场的今天,观众论的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影作为一门复杂的视听艺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就包括画面和声音,而电影音乐就囊括在电影声音当中.相比较画面对观众的视觉冲击,音乐没有那么直接的感官刺激,但由于其特殊的叙事性,使得观众情绪可以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也能进一步诠释电影的内核,可以说电影音乐是整部电影的灵魂所在.  相似文献   

10.
1 神同、形似的两道习题笔者近日从某课外参考书上见到这样一道习题(以下简称例 1 ) :若将电影银幕换成平面镜 ,则A .所有人都看不成电影 .B .中间的观众能看成 ,两侧的观众看不成 .C .两侧观众能看成 ,中间的观众看不成 .D .所有人都能看成电影 .乍一看 ,此题与初二物理教科书 (人教版 )第 60页的习题 9是类同的 (以下简称例 2 ) .该题题目为 :晚上 ,在桌上铺一张白纸 ,把一块小平面镜平放在纸上 .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 .从侧面看去 ,白纸被照亮 ,而平面镜却比较暗 .做做看 ,并解释为什么 .这里两题所涉及的物理情景是类似的 …  相似文献   

11.
以郑正秋、蔡楚生和谢晋等为代表的伦理情节剧电影,以伦理道德为叙事内容,以戏剧性的伦理冲突建构故事情节,以善恶对立的类型化人物为道德化身,以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寄寓国家和民族命运盛衰兴亡,强调对人性的揭示和对高尚情感的追求,具有社会性与娱乐性相交织的情感化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电视接受是一类受众的心理行为,以电视文艺欣赏为例,电视受众心理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体的感知、想象、情感和判断是交织在一起的;二是受众心理表现为认知、娱乐心理在审美活动意义上的统一;三是此类欣赏活动在总体上表现为主体的统一和审美再创造。  相似文献   

13.
电影受众学相对于电影导演学而存在,电影受众的阅读习惯、审美趋势等因素直接受制于导演的表达,作为电影受众,本身拥有自身的娱乐哲学,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感悟反馈到导演那里,受众本身是相对于导演而存在的。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受众是很具有生产力的,电影要力争与受众的心理吻合,满足受众娱乐的期待视野。电影是为了满足受众需要,是为了给那些走进电影院的受众提供逃避或释放狂欢的方式,感情宣泄所能带来的快感,可能是最好的舒缓方式,受众暂时忘记了影院外严酷的社会现实,在影院内与大家一起经历一次心灵的狂欢。在受众狂欢之时,代表当前华语电影的受众文化并非与精英文化友善对话,前者和后者展开冲突,并且在某种意义上获得胜利开始了"殖民"。  相似文献   

14.
目前,大学生创业教育正逐渐成为一门开放性与自主性兼具的综合性学科。在当前网络资源铺天盖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创业教育网站的出现,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搭建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但网站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从整体上看,学生对创业教育网站的熟悉程度和利用率都与我们的期望存在很大的差距。为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网站应朝着优化资源、扩大主体、健全机制、改善环境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产黑色喜剧电影在收获高票房的同时还得到大批观众的认可,这既是由于喜剧电影天然地符合电影的大众商业属性,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深刻文化价值与丰富意义.从黑色喜剧电影的相关概念辨析入手,理清黑色喜剧、黑色幽默、黑色电影等概念之间的异同,并结合具体影片对国产黑色喜剧电影的生成语境与喜剧性制作策略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  相似文献   

16.
吴宇森的电影是他的自白,他以电影诉说他的态度和理想,他将自己所祟尚的中国传统侠义精神融入进了其电影的创作中,因此,他的电影总有浓重的侠义情结。通过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主题及模式,将从三方面对吴宇森电影的侠义情结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内涵,然后探讨吴宇森"英雄片"的侠义主题和模式;最后将吴宇森的"英雄片"与西方的动作片进行比较,从中解读吴宇森是如何通过他的"英雄"电影,宣扬中国的侠义精神,如何希望观众透过他的"英雄"电影,认识和发现人性的真善美的。  相似文献   

17.
吴琼 《海外英语》2011,(8):373-375
Viewing the American heroism as an essential part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reveals how Superman movies explain the American heroism and how they impact the audiences. Among five Superman movies, Superman: The Movie is a remarkable terrific film with great story and acting. For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is movie introduces clearly about the American heroism. Superman movies reflect the idea of American heroism including mission and achievement of hero, goodness of soul, individualism, self-confidence, defender, strength, and courage. With the exampl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American heroism in Superman movies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m on the audiences.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化背景下,华语电影陆续亮相西方荧屏。在此过程中,文化词汇的翻译,特别是礼貌语的翻译,为外国观众接受华语电影减少文化障碍取得国际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文章试图通过对中西方礼貌理论研究的比较,发现其理论上的差距;通过对礼貌语之称谓、寒暄语以及赞美语回应的探析,从微观上探究礼貌语字幕翻译策略,解决文化背景迥异的西方观众对以古代文化为题材的华语电影的接受问题。  相似文献   

19.
影视艺术兼具文化与商业性,片名是吸引受众的首要因素。从模因传播和复制的两大途径: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出发,分析影视片名的英汉翻译所体现的文化模因。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高压下的现代人越来越多的出现了诸如恐慌、焦虑、压抑、抑郁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反映,而电影由于它的“情绪效应”,成为现代人的“精神乌托邦”。现实中观影者的情绪直接被电影情绪所感化,同时电影中“情绪”元素直接影响着观影者的心理状态,即电影艺术能让观影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时,将本我欲求释放出来,在有意识或无意识中得到精神的宣泄和心灵的净化,实现人们在精神的时空中所追求的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