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耐力是竞走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那么,如何提高竞走运动员的耐力素质,使其具备长时间快速走的能力,是摆在教练面前的首要问题。1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 少年竞走运动员的耐力训练应以有氧训练为基础,随着年  相似文献   

2.
运动成绩的发展趋势使我们认识到:一名竞走运动员要经过6-8年的系统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国际水平。竞走全程性多年训练计划一般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初级专项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和竞技保持阶段。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基础训练年龄一般选择在9-10 岁,教练员要掌握青少年耐力的自然发展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耐力训练。本文仅对竞走的基础训练阶段加以阐述,探讨培养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校高水平竞走运动员训练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大运会及一些国际比赛中,我们训练的5名运动员有2人达到国际运动健将标准,1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2人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回顾多年的训练实践,认为高校竞走运动员的训练,要根据校历制定出合理的训练计划;在发展竞走运动员一般耐力水平的基础上,一定要重视速度和力量训练;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适宜的专项训练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竞走是我国的潜在优势项目,近年来,随着竞走运动员训练人数的不断增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竞走运动的后备人才.同时,竞走教练员在执教和安排训练时也摸索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训练经验和方法.但是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距离世界竞走强国的先进水平尚有一定差距,通过观察我国竞走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大赛出现的成绩反差。  相似文献   

5.
总结多年来亲身训练的经验,并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影响内蒙古竞走运动队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各种因素。对竞走训练中如何调动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从教练员和运动员两个不同的角度入手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提高其积极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郝淑娟 《少年体育训练》2007,(3):48-48,F0003
1.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及注意问题1.1少儿竞走速度"敏感期"训练特点:身体的各项素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而青春期是这种自然增长趋势最快的阶段。一般男孩在15岁左右,女孩在12岁左右。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基础阶段正处于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因此科学系统地进行少儿竞走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过了这个阶段再训练,速度素质就很不容易提高了。1.2速度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芳 《青海体育科技》2009,(1):60-60,65
本文通过对少年竞走运动员实施心理索质训练的探讨,提出了对竞走运动员施加心理影响和提高心理耐力的方法和途径,以达到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8.
伴随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体育项目也得到了更多人的欢迎,其中的竞走项目,除了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外,还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不断改变体育训练方法与观念的当下,运动员竞走实力也在慢慢加强,处于不断进步阶段中,作为影响竞技水平的速度素质训练,训练质量自然受到关注,基于此种状况,针对竞走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进行一个简要的探究,提出一些合理化训练方案,希望能让竞走项目训练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杨明霞青少年时期的训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分析得出青少年在各个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以及如何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标准,打好技术基础训练,从训练的周期确立,训练手段的安排和主要训练方法的采用,总结出针对青少年竞走运动员选材和训练过程中有益的训练规律,为我国青少年竞走运动员的选材、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女子20 公里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结构及训练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法、测试法、数理统计法对决定我国女子20 km优秀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功能的心理训练结构及心理训练实施进行研究,认为女子20 km心理训练结构包括基础训练要素(训练依据与准备要素)、核心训练要素(训练操作要素)及支持训练要素(训练保障要素),求出核心训练要素各心理变量与竞走成绩相关关系、数量关系;对女子竞走运动员心理训练实施及实施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训练成效的突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训练理念的创新,而训练结构与训练实施则是训练理念得以实现的载体。竞走是对技术有特殊要求的田径运动,技术是竞走的生命。运用观察、调查、文献调研及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竞走技术的规范性、实效性及经济性要求入手,在建构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训练结构的同时,提出优秀竞走运动员技术能力训练时应以根源性训练要素为主,常规性训练手段为辅的技术训练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竞技体育比赛愈来愈激烈,科学技术也正从各个领域渗透到体育训练中来。为了提高运动成绩,科学训练愈来愈重要了。如何合理安排好赛前训练计划,调动运动员机体潜力,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则愈来愈被人们所重视。本人浅谈关于竞走运动员训练赛前安排整个过程,供大家共同探讨、促进竞走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高原训练是现代一种优秀的训练方法,本文通过对5名竞走运动员的监测分析,为高原竞走运动员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准备期的训练安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统计法和文献资料法,对中国女子竞走运动员在准备期如何科学地采用和调整有氧耐力训练和混氧训练进行研究,对目前我国女子竞走的训练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水平竞走运动训练理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地考察我国部分高水平竞走运动员的训练实际情况及分析国内外有关竞走的资料,在重新认识运动训练实质的基础上,探析高水平竞走运动训练理念.提出:运动训练的实质是运动员在系统目标导向下,对训练负荷刺激的连续自组织过程;把握竞走运动的本质要求,贯彻体能训练技术化的指导思想;构建运动员个性化小周期训练负荷结构,贯彻"赛练结合、以赛促训"训练思想;训练手段应尽可能按"实战强度"要求设计,贯彻实战需要训练原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竞走运动员赛前情感训练,运动员适应性训练、模拟训练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探讨,认为加强赛前心理训练是运动紧张复杂的比赛中保持镇定情绪的关键,也是优秀的竞走运动员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自己训练的经验,针对少年竞走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尤其是力量耐力的训练,简要的提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多年的业余训练及选材实践,认为运用心率对竞走运动员进行选材与训练较为理想和合理。  相似文献   

19.
优秀竞走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训练监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走是一项长距离的耐力性项目,和其他周期性体能类运动项目一样,高原训练已经成为竞走项目综合训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江苏省优秀女子竞走运动员为期4周高原训练的跟踪监控,分析与研究其训练特点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从科研角度做出总结,以期为今后的高原训练提供参考,积累经验,使竞走项目的高原训练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20.
邱俊强 《中华武术》2008,(10):17-19
自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后,高原训练开始逐渐流行。高原训练手段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水平,提高耐力,促进恢复均有一定的效果。竞走项目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运动项目,曾有多名竞走运动员采用高原训练手段在比赛中获得佳绩。如奥苏利万、弗朗西斯科、弗尔南德斯、迪克斯以及陈跃玲、王丽萍都曾采用高原训练手段,来提高竞技能力。此外,一些国家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优势,本身具有进行高原训练的有利条件,如墨西哥、美国、中国等,对于发展竞走项目有着独特的优势。如世界杯冠军黎则文、世界杯亚军虞朝鸿、墨西哥竞走运动员悉尼奥运会50公里铜牌运动员桑切斯均为世居高原的运动员。目前,高原训练手段已经成为竞走项目训练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很多国家开始使用模拟高原手段如低氧帐篷来获得高原训练效果。随着很多高原训练基地的先后建立,竞走项目的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科研工作者对高原训练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高原训练手段如同其他高科技手段一样,成为训练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