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福利会     
中国福利会诞生在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大片中国国土,在周恩来的建议下,宋庆龄在国际友人的护送下,秘密地从日本人占领下的上海到达香港。1938年6月,在香港九龙嘉林边道寓所小客厅里,正式向世界宣告保卫中国同盟成立,发表了她签署的著名的《保卫中国同盟  相似文献   

2.
宋庆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今日中国》中文版是在宋庆龄同志的亲切关怀下于1980年10月创刊的。本刊前副总编沈苏儒先生在《怀念与祝愿》这篇纪念本刊创刊10周年、缅怀宋庆龄逝世9周年的文章中曾写道:“我刊中文版的创刊是她光辉的一生中最后一件事业。由于家庭的、历史的原因,她对海外华人、华侨有  相似文献   

3.
20年前的5月下旬,对《中国建设》(后易名《今日中国》)杂志的同仁来说是个多么悲伤难忘的日子。5月29日,当全国各族人民痛别20世纪伟大女性宋庆龄时,杂志社的同仁怀着无限的悲痛和崇敬的心情,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出了中外第一本纪念宋庆龄的特刊,向各国读者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本刊的创始者宋庆龄壮丽的革命生涯和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4.
在旧中国,宋庆龄经常给世界各地的国际友人写信,介绍中国革命的情况,争取他们对中国革命的支持。全国解放后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向宋庆龄建议,由她办一本杂志,向国外报道新中国情况。宋庆龄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且亲自为这个杂志定名为《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5.
春去春又回。今年1月,《今日中国》迎来了第45个春天。值此社庆之际,我谨代表全体同仁向所有关心支持过《今日中国》的海内外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难忘的厚爱时间回到1950年10月,周恩来总理对宋庆龄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应当向全世界更多地介绍新中国的情况。他建议宋庆龄以她与各国人民建立友谊的长期经历和丰富经验创办一本对外的刊物。宋庆龄愉快地接受了这个建议,并亲自为这本杂志命名为《中国建设》。这个名称不仅表明这本杂志的宗旨是报道新中国的建设,而且还借以纪念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曾经办过一本名为《建设》的刊物。  相似文献   

6.
宋庆龄参与和指导对外新闻传播工作的时间长达近70年。她一生创办了《中国论坛》、《中国呼声》、《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以下简称《新闻通讯》)和《中国建设》等对外宣传报刊,并为这些报刊撰写了大量的稿件。她以新闻为武器,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摇旗呐喊,向海外反动势力奋勇还击。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宋庆龄逐渐形成了自己较为成熟的新闻观,这  相似文献   

7.
全国政协常委、今日中国杂志社名誉总编爱泼斯坦是国内外著名的记者和作家。60年来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写下了大量新闻通讯和文章,并为开拓我国对外传播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祝贺爱老来华工作60年和80寿辰,最近由今日中国出版社首次出版了他的新闻作品选。宋庆龄基金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01,(5):4-6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宋庆龄回到了上海。年底,她组织了中国福利基金会,这是战时在香港建立的保卫中国同盟的后继组织。她继续支持进步组织和民主力量,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劳动群众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在解放战争中,给予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以很大的物质帮助。当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继续从事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时,宋庆龄于1946年7月23日在上海发表声明,要求促成组织联合政府并呼吁美国人民制止他们的政府在军事上援助国民党。这一声明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震动与响应。  相似文献   

9.
自《今日中国》杂志1952年由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创办以来,历经44个春秋,从原来仅有英文版发展到现在的英、法、德、西、阿及中文共6个文版,读者遍及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长期的实践中,《今日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成为我国对外宣传战线上一本有影响的刊物。一、《今日中国》发展壮大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加强对外宣传针对性的过程新中国诞生不久,周恩来总理便向宋庆龄副主席建议,由她创办一本杂志,向国外宣  相似文献   

10.
宋庆龄女士诞生于1892年1月27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中国女性的代表,特发表《她是一朵永不凋谢的花》一,以飨读。  相似文献   

11.
宋庆龄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对外传播领域,她同样功绩显著,不仅亲自参与创办了一系列对外传播的刊物,例如,早期的《中国论坛》、《中国呼声》、《保盟通讯》等和建国后的《中国建设》,还促成一批外国友好人士为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奉献心力。基于对中西两种文化的深刻理解,宋庆龄形成了极具价值的对外传播经验、思想和理论。其中,与外国记者交流的技巧和策略对于当代对外传播具有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1951年,是宋庆龄女士邀请爱泼斯坦等人在北京一个雅致的四合院里共同筹办了一本刊物,这就是《中国建设》(后来改名为《今日中国》)。在她的创刊号上,一群笑容明朗的农民走在冬日午后的土地上,他们身上的棉衣与脚下的土地一样朴素,那发自内心的欢笑与充满憧憬的目光,在向全世界发出一个信号:一个崭新的属于人民自己的中国已经出现。此后,这一代人就用自己手中的笔忠实地记录着新中国的风雨历程,以及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喜怒哀乐。而早在1944年,爱泼斯坦作为美国记者赴延安采访,并且,经过他改写的第一条英文新闻稿由新华社在延安向全世界播发。如…  相似文献   

13.
刘毅 《对外大传播》2014,(10):44-46
正1930年,15岁的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进入《京津泰晤士报》工作,从此开始了长达75年的新闻生涯。也从此,他把自己融入到历史汹涌的浪潮中,开始了一段见证中国的历程。爱泼斯坦一生的新闻事业大致可以1951年为分界线。1951年以前,他受雇于美国合众社、《纽约时报》及《时代》等外国报刊社,以战地记者身份报道中国的最新情况。1951年以后,他定居中国,受宋庆龄之邀参与创  相似文献   

14.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开除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15.
中央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杂志)是已故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于1952年创办的综合性图文并茂的月刊。现以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阿拉伯文和中文6种文字出版,发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庆祝《今日中国》创刊45周年,该社将举办今日中国专题摄影大赛活动。  相似文献   

16.
宋庆龄离开我们已经20年了。可是,她的光辉形象依然温馨地活在敬爱她的人们心中,无论他们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也无论他们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对于这位20世纪罕见的杰出女性,人们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去缅怀她。  相似文献   

17.
新世界出版社作为中国对外出版集团的一员,已有了45年的历史。45年来,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一批以英文版《历史的审判》、《宋庆龄传》、《出土文物三百品》、《当代中国画》、《伤寒论》、《封神演义》、《中医中药教材》等为代表的优秀图书,为中国对外出版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历史进展到今天,在对外出版事业发生根本的变化、传播媒体的革  相似文献   

18.
<正>71年前,1944年6、7月份,作为中共中央大本营的延安迎来了由21人组成的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这不是延安接待的第一批记者。早在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就在宋庆龄的帮助下来到延安,先后采访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后来,斯诺夫人海伦·福斯特·斯诺、德国《法兰克福日报》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英国《每日先驱报》、《每日电讯报》记者詹姆斯·贝特兰、瑞士《新苏黎世报》记者瓦尔特·博斯哈德等  相似文献   

19.
逃出香港日本拘留营。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并同时进攻香港之前,我在香港的英国报纸《南华早报》工作,同时义务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从事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说起外宣期刊,不能不说《北京周报》和《今日中国》。《北京周报》是中国唯一的英文新闻周刊,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创办,是中央级重点对外宣传刊物之一。《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是中国唯一一本多文种对外报道月刊,半个多世纪前由宋庆龄创办,发行世界1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