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八连的婴幼儿养育习俗中,看护者初期的一些做法,如,月子里就教孩子和来串门的寨邻对话、经常和孩子说话等做法非常符合脑科学原理,并且切合一些教育学家倡导的语言教育应该从孩子的出生之日开始的做法.同时,八连村民对语言在生活中所起的积极和消极作用有清醒、深刻的认识,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语言使用和语用观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而形成的语言使用习俗可以用丰富多彩、面面俱到来形容.这些凝聚着少数民族民众智慧、经验的语言教育习俗,值得人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2.
起立按中国习俗,如果主人给你端茶、盛饭、客人必须起立,双手恭敬地接过茶杯或饭碗,以表谢意,大有太不敢当之感觉。坐于原地,一手接物,会被看作缺乏教养或不懂礼仪。然而在西方,情况恰恰相反。客人完全可以坐着不动,以一手接物。双手接物反被认为笨拙,但尽管如此,客人还是应  相似文献   

3.
与女士同行在西方,我们常听人说“Ladyfirst”(女士优先)。男子与女士同行,当然得让女士先行,男子跟随其后。然而在下列情况下则例外:走下电车、公共汽车、火车或从小汽车里走出来时,男子则应先行,以助女子一臂之力或为其打开车门;如果前面有一扇需要推才能打开的弹簧门,男子可先于女士,将门打开;在没有领座员(usher)的情况下,走过戏院通道时,男子可在前面引路;进入餐馆而无服务员带领时,男子可先行,为女士找好餐桌就坐;在街上与女士同行,男子应走在人行道(sidewalk)外侧靠马路的一边。若方向改变,男子走在了里边时,男子则应从女士背后绕过,走到邻街的一边去。切不可从女士前面走过。  相似文献   

4.
婴儿出世 ,在东西方均都为喜事。在北美 ,生男生女同样受到欢迎 ,无重男轻女一说。孩子出生前 ,同事随便谈论女士生育之事是不礼貌的行为。当然亲属例外。但婴儿一旦出世 ,人们尽可能给孩子母亲或父亲去信 ,去电加以祝贺。往往随信送上鲜花 ,水果或精致礼品 ,或给婴儿送件礼物。中国朋友如能送件中国特有的儿童丝绸斗篷 ,定会大受欢迎。按西方风格 ,在给孩子起教名或行洗礼入教时要有一次聚会 (Christeningparty)。这是一种宗教仪式 ,事前或事后也许没有茶点招待来宾。婴儿出生实为喜庆 ,参加者可以欢笑 ,但不要大声谈笑 ,以免惊吓婴儿。在…  相似文献   

5.
一 客人访问一个美国家庭。当客人称赞房子多么漂亮,布置多么高雅,主妇多么美貌时,主人笑容满面,连连称谢。 客人访问的是中国农家。当客人称赞房子多么漂亮,菜肴多么可口,烹调多么高明时,主人却是满口否认:“哪里的话!过奖!过奖!”当客人恭维主妇貌美时,情况就很尴尬:主妇羞愧不安,主人可能怒形于色。  相似文献   

6.
语言实践中,不仅形容词能表现情感色彩,就连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延宕,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色彩。对人喜怒哀乐褒贬憎恶之情,也可以通过称呼表达出来。在共和国过去的数十年中,称呼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解放初期,“同志”是最时髦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往往多以“老师”称呼,80年代中期,人们多以“老板”称呼,扫黄打非时,“小姐”的称呼已彻底异化……一个小小称呼,不仅体现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和人们认识的变化。故在生活中,要注意称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客观语言现象,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中。注意灵活使用不同的称呼,这既是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8.
在诗词写作中,借助典籍中的现成意象来表达特定场景下的情感.则能使语言富有更多的文化韵味,诗人的情感也因此而具有特殊的文化蕴涵。毛泽东诗词在现代人写作的旧体诗词中所以独占鳌头,就是因为他用的虽然都是熟语,却有着丰富的文化意味。“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七律·和柳亚子先生》)“落花时节”虽是平常语言,但因为采自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落花时节”就有了久别重逢的意味。“风雨送春归”.如同口语,并无用典的痕迹,但却是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的意境的浓缩,从而增强了惜春的情感意蕴。《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绘画过程中,画家需要观察自然、欣赏自然,从中获取灵感,创造出优美的色彩艺术。要想了解并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必须将客观物象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将其局部看成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认识和表现色彩。  相似文献   

10.
色彩是绘画和设计所需的首选材料,是绘画和设计语言传播的导体,是一种象征性的语言体系。 色彩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人类认识自然并获取信息的直接依据,因为色彩的存在,使人们懂得什么才是美的东西,通过色彩我们可以去区分事物,去选择事物,去美化事物。 在设计者的眼里,色是一种传媒的材料,是传达信息和交流的手段。因而,设计者把自己的设计作为商品在为市场服务时必须具备价值和使用价值。要想赢得读者的信任与满意,最终实现设计的价值,必须通过读者的检验,设计最后的成功与否在于它能否达到美化内容最终实现传媒的目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语言实践中,不仅形容词能表现情感色彩,就连语气的轻重、声音的延宕,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色彩。对人喜怒哀乐褒贬憎恶之情,也可以通过称呼表达出来。在共和国过去的数十年中,称呼的变化,体现出鲜明的政治色彩。解放初期,"同志"是最时髦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往往多以"老师"称呼,80年代中期,人们多以"老板"称呼,扫黄打非时,"小姐"的称呼已彻底异化……一个小小称呼,不仅体现出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同时也折射出政治气候和人们认识的变化。故在生活中,要注意称呼所表达出来的这种客观语言现象,在自己的阅读、写作和生活中,注意灵活使用不同的称呼,这既是素养的体现,也是社会生活中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凡语言,均有性别色彩,少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系统化的--男女各有性别主体;大多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没有规则的,零星地反映在词汇,语音和语法 上.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一门语言即是学习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比较各层面的文化差异性应成为外语教学的重点。从色彩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研究其所带有的感情色彩和修辞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具有典型意义的符号体系,它是人的心理功能区别于其它动物心理功能的主要因素,能够表达感觉世界的一切。 但在语言的实际应用中,由于感知者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两种明显不同的表达效果的语言,我们称这两种语言分别为指称语言和表现性语言。 表现性语言重在“表现”,以其信息传达角度看,它没有稳定的秩序,接受者理解的角度不同,其信息和接受也不相同。由于其信息源的不稳定,无序,是多元的,所以传  相似文献   

15.
凡语言、均有性别色彩,少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系统化的-男女各有性别主体,大多数语言的性别色彩是没有规则的,零星地反映在词汇,语音和语法上。  相似文献   

16.
节奏匆匆的都市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状态,也改变着语言的形态。 香烟的烟盒上印着:吸烟有害健康。 证券报刊与股票认购证上写明: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诱惑与告诫和平共存,并行不悖,似乎难以理解,又似乎合乎情理。  相似文献   

17.
民间话语是民众情感和行为模式的重要载体,是民众口中的历史.对<鸡肋编>所载称谓、语讳、隐语、谣谚等语言现象进行检视,可以从中窥见宋代南北各地殊异的民风民情及其所折射出的宋人民俗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北朝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受其影响,北朝婚礼习俗异彩纷呈,青庐交拜、催妇上车、新妇乘马鞍、戏新婿、婚礼用乐等“胡化”色彩的婚礼习俗空前盛行于北朝,并对随后的唐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陈圆 《文教资料》2005,(28):74-75
色彩作为给人第一视觉印象的艺术,在包装设计中常常具有“先色夺人”的力量。成功的包装中的色彩语言不仅要发挥形象色彩的传达功能,把握住形象色彩的视觉冲击力,更应注重形象色彩的情感力量。运用恰当的色彩能够体现和诱发消费者的美好情感,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表达消费者的情感心声,真正地感染消费者,达到激发起购买欲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铁凝小说的语言是明丽中的暖色。这种明丽中的暖色从三个方面得以具体体现:一是其早期小说在诗情画意中展现出来的亮色,尤其以红色为主,在《没有钮扣的红衬衫》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二是其小说转型后强烈的色彩对比呈现出来的亮色,在《麦秸垛》中强烈的色彩感显现出作者对人类生命的深层关注;三是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中的生活色,在朴实无华中渗透着温暖,以《笨花》等小说为代表。小说中的色彩是变幻着的,但不变的是铁凝不间断的对创作的思考,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体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