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我是1985年报名参加自学考试的,当时社会上对自学考试这个名字普遍陌生,我也不太懂,只是觉得能够不去学校,一边工作一边就能上大学太棒了。那时候报名必须要通过单位领导批准同意,至于专业嘛,我只知道有法律专业,当然也就别无选择。第一次参加自学考试时,我真有点欣喜若狂的感觉,就像一个刚上学的小学生一样,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我将准考证、钢笔统统准备好放在桌子的最显眼处。早晨早早就起来煮了两个鸡蛋,高高兴兴地走进考场,脑袋里根本就不存在自学考试可能会很难的概念。  相似文献   

2.
错误的选择     
王晓露 《辅导员》2014,(7):46-46
看到身边的同学考试犯规,我却没有勇气去阻止他们,作出了错误的选择,这件事一想起来我就觉得惭愧。  相似文献   

3.
想象的考试     
我想要一场有点儿夸张、有点儿不可理喻的考试。虽然听起来有点儿疯狂,但想起来就会让我哈哈大笑。在考试前的一个晚上,一位仙女飞到我的窗前说:"孩子,我可以帮你实现一个愿望。"我吃惊地睁大眼睛,望着她说:"真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把考试与实施新课程理念对立起来,认为考试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绊脚石,只要存在考试,搞新课程改革就如同“戴着镣铐跳舞”!我是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通过对一次次考试的反思,我的新课程理念得到了升华,所以我认为考试不但不是新课程改革的镣铐,相反,学生考试的成功与失败恰是对教师是否真正落实了新课程理念的一次检阅.记得2004年我教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是这样设计的:  相似文献   

5.
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小浩以往那双热切渴求知识的眼睛变得无神,他时而望向窗外,时而呆呆的。他怎么一反常态?下课后,我将小浩叫到办公室,发现他手臂上有红红的伤痕。我很诧异,向他问原因,他却呜呜地哭起来。我带着不解之谜来到小浩家。他妈妈皱着眉头急切对我说:“老师呀,这次语文考试,小浩只考了70分,这个‘7’字就像锄头,直锄到我的心坎上。”我解释说:“这次考试,小浩是因为把作文要求看错……”还没等到我说完,她又喘着气说:“浩佳四年级时,语文考试每次都在90分以上,到五年级,没想到他各科成绩直线下降,这…  相似文献   

6.
偶然在办公桌上翻到一本杂志,竟然是一本全新的《河北自学考试》,原来是正在参加自学考试的小师妹订阅的,我又身她多要了几本,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相似文献   

7.
霍慧霞 《成才之路》2014,(36):50-5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出题考学生这种考试形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但是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单靠这种考试形式已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还应让学生出题考老师,并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近年来,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每次单元复习考试之前,我都在考试的内容、试题的类型、时间长短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让学生在系统复习、搜集资料、深思熟虑的基础上每人拟定一份试题,并把这些题亲手做出来。这些完成后,我把这些试题汇集起来进行综合分析,选出几套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试题,由我在课堂上进行答题,并把解题思路、步骤说给学生听,我的答案正确与否学生当场评判。同时,鼓励学生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考试,想必大家都经历过。有的同学把考试看成是下地狱,想起来就噩梦连连。但我却并不惧怕考试。我觉得对我们学生来说,通过考试可以检测学习情况;对老师来说,通过考试可以检测自己的教学情况。话虽如此,但我觉得现在的考试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9.
信念如泉     
那还是去年十月份自考之前的那些日子。当时我的心情很乱,一则是由于工作上的压力,一则也是由于考试临近,而我将要参考的那两门课程却只复习了一个开头儿。每每想起这两门考了四次都未能通过的科目,看着纸页间依稀泛起的浅黄色,一种难以言状的苦闷,将我的心完全笼罩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马永霞 《现代教育》2005,(11):78-78
《美学原理》是汉语言文学本科段自学考试中的科目,该科目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性强,许多概念都富有哲理性,考生学习起来感到枯燥无味。怎样争取考试能够一次性成功。现在就向考生介绍一些我个人的学习体会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帐单     
小时候,每当我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时,每当我考试获奖时,每当我在亲友面前载歌载舞地表演节目时,妈妈都会满面笑容地夸奖我一番,还会满足我的要求,给我一些零花、钱作为奖励。我将这些钱攒起来,然后心安理得地买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学习用品。  相似文献   

12.
这就是前途?     
考试终于结束了,小猴想:“我该放松一下啦!”于是,他就跑到村外的秋千架上,两手抓住绳子,往上一跳,哗哗地荡了起来。可没过一会儿,猴妈妈就冲了过来,凶巴巴地喊:“你还不快给我拉小提琴去。别以为考试考好了就可以玩!”小猴跳下秋千,翘着小嘴走回家了。不一会儿,琴声就像锯木头似的响了起来,特别难听。妈妈走过来,啪地打了小猴一下,说:“你给我听着,妈妈小时候没机会读书、学琴,才落到今天的地步,你现在要给我争一点气,拉好琴才有前途,懂吗?”小猴没办法,只好又哭哭啼啼地拉了起来。他的泪水都快把琴给淹没了。猴妈…  相似文献   

13.
“我从小跟着外婆长大,高考那年,外婆去世了,或许这就是命吧,我差十几分没考上大学。后来一家大型国企招工,我顺利通过招工考试,成了那家国企的一名正式工。那是份儿让很多人羡慕的工作,可我开心不起来。高考落榜成了我的一块心病,我晚上常常在梦中哭醒。为了圆大学梦,我报了自考……”张静讲起自己的经历,话不由多起来……  相似文献   

14.
2000年,我与《河北自学考试》初识,作为一名自学考试者,三年来,我始终密切关注她的“一举一动”。从相遇到相知,我觉得越来越离不开她,她已成为我学习中的良师益友。这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河北自学考试》是良师。作为河北省自学考试的惟一刊物,它每期的“学海导航”、“学习方法”都精心安排,提出许多很好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让我在自学过程中如鱼得水,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它在“试题选登”中刊出各年自考试题,让我能够迅速、准确掌握自考的出题思路及考试重点,帮助我在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河北自学考试》…  相似文献   

15.
一要理解《2007年课程标准实验区语文考试大纲》,应该将其与2006年的全国统一高考语文学科《考试大纲》结合和对照起来,才便于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太阳味     
妈妈又为我晒好了被褥,轻轻软软地铺在我床上。我觉得有一股浓浓的太阳味弥漫在我的周围。这太阳味好香,好浓,好温馨,仿佛童年时在母亲怀中的感觉。躺在温暖的被窝中,我的心被浓浓的太阳味陶醉了……   记忆的洪水汹涌而来,将我带入初中的一次月考。那几天刚巧妈妈工作也很忙,大概她实在太累了,早上睡过了头,没起来叫我,以致我差点考试迟到,所以我连早餐都没吃就去考试了。妈妈知道后自愧不已,赶紧给我送来了早点。我望着那雪白的包子,心里十分激动,闻一下,嗯……原来包子的清香中夹杂了一股太阳味,虽然只是淡淡的一缕,…  相似文献   

17.
感悟三题     
感悟之一:其实,我很简单期中考试到了,学校召开了考务会,再次强调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会后,各班专门开了一次班会,就期中考试谈了有关的纪律要求。上午,语文考试,我夹着试卷来到考场。时间在一点一点过去,考试过半时,我发现班上一位学生坐立不安,时常翻看试卷下面。我下意识地判定她在作弊。第一次,我站到她的旁边,提醒她,我已经看到了。过一会,我又看到她同样的动作,就不假思索地收回她的试卷,宣布她作弊,并要求她交出作弊的资料。她很委屈地哭起来,坚持说自己没有作弊,要求继续考试。当时,我感到自己班主任的威信…  相似文献   

18.
吴双江 《教书育人》2001,(23):22-22
在传统教育中,教学与考试就好像一个句子的文字与最后的句号,泾渭分明,自成体系。而教与考本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共同体。这种把教考截然分开的做法不仅会导致对学习与考试的误解,而且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的怠慢和对考试的焦虑。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我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把学与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竞争与考试,在考试中学习与提高。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积极性与效率,在淡化考试的同时充分发挥考的作用。今年以来,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一种新的形式———考试过程化,即把课堂的成绩与表现作为期末成绩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一 周五,我告诉孩子们,第三单元测试将在下周进行,请认真复习. 下周二一大早,忽然不知哪里来的灵感,我决定给孩子们来个"突然袭击"——进行一次出乎他们意料的特别考试.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特别的考试,这次考试不考书本的内容." "啊!"孩子们惊讶地叫起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高职“两课”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主要采取了以专题讲座形式为主,辅以串讲、领读、专题讨论、声像教学、社会实践等形式。在考试方法上,注重提高学生能力,实行多元化考试方法,把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结合起来,督促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