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媛媛 《考试周刊》2011,(75):29-30
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中介语作为一个独立的语言系统,它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关于中介语的最终稳定状态的分歧并不大,争论的焦点在于中介语的初始状态是母语还是普遍语法。这些关于中介语初始状态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二语习得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二语初始状态是近十年二语习得研究领域里的一个新兴热点论题。研究人员围绕着二语初始状态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提出了各种假说。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并探讨了目前研究的趋势及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语言习得的问题”提出来的,儿童能够高效而成功地获得母语的根本原因是儿童拥有天生的语言能力或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产生后被众多二语研究者引入到二语习得领域,其中大量的研究集中在二语初始状态的问题。对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初始状态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可厘清其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蒲轶琼 《文教资料》2006,(8):158-159
乔姆斯基从母语研究出发认为人们的语言知识是无法单纯地从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中获得的,一个人生下来就具有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能力。而且人的大脑里还天生就具有语言应用机制。第二语言与母语之间的关系不同,母语知识对另一种语言知识的习得的影响也不一样。从分析中可以得知普遍语法理论对二语习得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
Chomsky的普遍语法理论是针对儿童学母语过程中的"刺激贫乏论"提出来的。这一理论认为人脑天生就具有人类一切语言的共性——普遍语法。语言学家一直在探索学习者是怎样运用普遍语法学习第二语言的。根据普遍语法原理,二语和母语存在共有的属性,二语的学习意味着在普遍语法模式下对参数进行重新设置。在重新设置参数的过程中,学习者会受到母语的迁移作用影响。假如学习者能在普遍语法原理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母语的正面迁移作用,这将会极大地促进二语学习。本文主要探讨学习者是怎样运用普遍语法习得二语的,同时结合普遍语法理论提出了一些教学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理论主张从大脑内部机制研究语言习得问题,对母语习得研究有很大的启发和推动作用,合理解释了习得过程中的许多实际问题。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却要复杂的多,目前尚无定论,主要有不可及论、直接可及论、以及间接可及论。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重要概念,是一种不同于母语和目的语的独立语言系统。通过从普遍语法对母语习得的解释作用出发,考查其与二语习得的关系,进而关注普遍语法对中介语发展的可及性。  相似文献   

7.
在介绍分析了当前学术界关于普遍语法能否延伸到二语习得中该问题的相关观点后,提出了理论假设,即:周边语法的相关特征也是受普遍语法掌控的,是普遍语法的一部分;在习得与母语相同或类似的原则时,普遍语法通过母语迁移间接起作用;在习得母语中不具备的原则时,普遍语法直接起作用。就该理论假设提供了实例论证和阐释,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学习者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应用,普遍语法是以直接和间接的两种方式通达到二语习得中的。  相似文献   

8.
自20世纪50年代二语习得起步至今,母语(L1)和普遍语法(UG)在中介语中的作用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人们从最初孤立的研究L1和UG在中介语发展中的作用逐步转向了中介语中L1和UG关系的探索,研究的方法也从最初的对中介语横向静态的描述转为对中介语发展全过程的纵向动态的把握。[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乔姆斯基等人提出的普遍语法理论不但阐释了儿童利用大脑中的语言机制习得母语的问题,而且对二语习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语言学界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可及性存在不同观点,其可及性是确定的,但受不同条件制约;不能将弱化的可及性等同于不可及性。  相似文献   

10.
自从乔姆斯基于八十年代提出主要由一系列原则和参数所构成的普遍语法以后,普遍语法理论迅速成为解释二语习得领域相关问题的主流学说.但普遍语法毕竟是为解释母语习得领域的相关问题而提出的,故诸多学者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质疑,而普遍语法可及性便成为争论的焦点.文章从另外一个角度即相似度角度探讨了可及性在理论上的不足并对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领域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指出建构真正属于二语习得领域的理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普遍语法框架下的语言习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姆斯基试图从人类语言官能和人类生物学角度寻找语言的基础,制定适合人类所有语言的语法,即普遍语法。普遍语法以儿童母语习得为载体研究不同语言背景条件下具有共性的习得模式。由于研究目标的共通性,普遍语法理论引起二语习得者的兴趣。语言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可及性。普遍语法不断发展和完善将给人类的语言认知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李学 《考试周刊》2011,(69):88-89
一、引言 乔姆斯提出的普遍语法(UG)将语言习得中的逻辑问题,即为什么孩童在缺乏母语刺激的情况下也能轻松习得母语,归因于人类天生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LAD)。二语也存在着类似的"逻辑问题",即二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仅取决于与输入相关的环境因素,还赖于心理、认知等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最简方案框架内二语习得中的句法发展表现为VP,IP和CP三个阶段。VP阶段,二语句法形式主要是词汇投射。IP阶段,二语的句法形式出现了功能语类,系词的习得触发了IP的建立;CP阶段,IP前面的成分如助动词do,is和wh-短语触发了CP的建立,CP是句子的最大结构。IP和CP阶段的句法形式都呈现多选性的特点。母语迁移和普遍语法是影响二语习得中句法发展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从母语和普遍语法可及性的角度出发,关于二语习得的理论可以总结为三种观点:无迁移/全可及:全迁移/全可及;部分迁移/全可及.通过它们对中介语终止状态的解释,梳理述评三种观点,指出各自的缺陷和优点.与此同时,提出基本变体理论,认为二语习得过程是特征强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孙奕东 《双语学习》2007,(9M):181-182
母语和目的语的关系一直是二语习得的研究课题。然而长期以来,母语一直被认为对二语习得起着妨碍作用。本文根据有关理论分析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积极作用,以及积极利用母语策略促成其在目的语中正迁移。  相似文献   

16.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影响不应片面地被界定为“干扰作用(或负迁移)“.作为外语教师在注意到母语负面作用的同时更应该发掘和充分发挥其良性功用.本文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中探寻母语对于促进二语习得所具有的良性功用以引起教学中的应有重视.  相似文献   

17.
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是否起作用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本文试从比较普遍语法与连接论对二语习得的解释力入手,讨论了普遍语法在解释二语习得时所遇到的困难以及连接论的解释优势。认为在二语习得领域我们不应局限于普遍语法,可尝试从其它角度(连接论)对二语习得进行阐释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母语思维与二语习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语思维是二语习得领域关心的问题,但大部分研究局限在母语思维的负面作用,对其正面积极作用关注不多。事实上母语思维对第二语言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仅限于目的语输出结果上,它的影响还包括对目的语输出过程中的作用。母语思维既是一条有助于理解、消化和吸收外语信息的有效途径,又是一种组织内容和形式的常用策略。在二语习得中应开发利用母语思维这一不可缺少的背景资源,让母语和目的语结成朋友,从而实现二语习得效率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9.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的影响占据了很重要的因素。文章对以中文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母语影响的一些比较显著的语言学特征作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母语对第二语言习得影响的有关研究,探讨了母语在二语教学中的作用,母语对二语作文的影响以及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认知作用。并指出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