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中国新闻奖评选已举办21届.获奖通讯作品总数累计高达705件。其中,荣誉奖1件、特别奖12件、一等奖54件、二等奖235件、三等奖403件。  相似文献   

2.
近闻遵义日报社选送的《余庆有个“博士寨”》(以下简称《余》)这篇不足800字的小消息,在贵州省第二十届新闻奖评比中力挫群雄,夺下一等奖桂冠。业内人士感叹:是其宏大而深远的主题征服了评委。  相似文献   

3.
“直寻”是钟嵘针对五言诗提出来的创作观念。钟嵘在《诗品序》说:“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所谓“直寻”,就是从感物(此“物”即自然景物与人世沧桑)动情之中直接求得胜语佳句,而不是在前人典故或诗作中寻词觅句。也就是说,诗歌的创作灵感、素材和语言都有赖于“物”的感召和“情”的摇动,而不靠用事用典。在创作过程中,将当时、当地的真情实感用简明、自然的语言表达出来是“直寻”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获奖电视新闻作品的观察与思考,研究平民化视角在电视新闻中的现实意义、实践应用,以期为进一步的学习研究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5.
石磊 《新闻窗》2008,(6):49-51
2007年,遵义电视台播出的系列报道《梯子岩人的通天路》荣获贵州新闻奖一等奖,对这篇获奖作品所报道的梯子岩,成了我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2009年11月26日,笔者采编制作的电视专题节目《拨亮生命的烛光——记朱智红和她的爱之家孤残儿童寄养点》在河南省平顶山市电视台播出后,反响强烈,好评如潮。这部作品获得当年河南省新闻奖(广播电视部分)电视社教类专题节目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陈晖 《视听》2021,(1):189-190
主题报道是传统电视媒体引领舆论的一种主要报道方式.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主题报道要强化自身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与时俱进,创新方式方法,以提高宣传效果和扩大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吴菊萍,一个真实的平民英雄》,是浙江卫视《新闻深—度》记者历时三个月跟拍创作的人物报道。不同于以往先进典型人物"感天动地"的报道风格,这则电视专题"非主流"地纪录了平民英雄吴菊萍徒手接住坠楼女孩妞妞后,从一位平凡的普通人到享誉全国的道德楷模的心路经历,展示的是吴菊萍在那段特殊时期光环背后的"琐碎点滴",呈现的是一个真实普通人的所思所想。在2011年浙江新闻奖评选中,被评为电视新闻专题类一等奖。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闻媒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发展壮大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同时作为一种公众文化的传播者、一个社会舆论的影响主体,新闻媒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在新闻媒体发展的这种形势下,电视新闻在采访实践活动中的视角选择问题成为电视新闻采访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采访视角选择的角度出发,结合电视新闻采访的实际,对电视新闻采访视角选择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电视新闻中的主题报道是指综合运用电视元素,以新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新成就的展现和总结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将重大主题转化为可视性强、说服力强、新闻性强的节目,力求报道开掘深入、立意高远,思想内容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1.
新闻标题是电视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新闻报道内容一起,构成电视新闻的全部,而作为电视节目的可视化部分,电视新闻标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电视新闻节目播出量激增,电视新闻从业者队伍空前壮大的今天,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电视新闻节目不重视新闻标题,甚至忽视电视新闻标题艺术性的现象日益严重。为此,笔者从实践出发,分析电视新闻标题的创作方法,以期引起共鸣,同时引起同行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是我国最重要的媒体形式,是老百姓了解社会形态、国家大事以及各类要闻的窗口,因此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品质,满足老百姓对各类社会信息的需求,成为了目前电视新闻工作者所共同面临的问题。而电视新闻主题报道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占据重要地位,客观认识目前存在于电视新闻主题报道中的问题,才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正真做到贴近观众、打动观众。  相似文献   

13.
由媒介批评网(www.mediawatch.cn)与人民网传媒频道联合举办的“首届媒介批评有奖征文评选”已于6月底圆满结束。经过媒介批评网编辑初选及6位海内外的专家、学者评选,共评出一、二、三、优胜奖20篇。其中一等奖两篇,分别获得1000元奖金。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电视新闻主要是以电视为主要报道形式进行,其涉及的题材比较广泛,因此记者可以选择的报道内容也相对较多。如何对农业新闻切入点进行选择,选择吸引观众的新闻进行播放,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就农业电视新闻切入点选择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11年度河南省电视新闻奖评比中,南阳电视台选送的《城市“打农仔”活跃乡里》获得消息类一等奖。在这篇新闻的采访和拍摄过程中,笔者深切地体会到,主题的创新是作品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作为主创人员,结合创作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16.
2001年11月30日,我冒着刺骨的寒风深入到白城万宝镇的一所村级小学采访一位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20万元奖金,并把钱全部捐给了教育事业的女教师。回来后,我饱含深情地连夜赶写了一篇题为《获奖20万元的乡村女教师于晓波的故事》的通讯(原载《白城日报》2001年12月8日第一版),文章发表后,好评如潮。后来,这篇作品先后获得第11届吉林省好新闻一等奖、第16届中国地市报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第3届中国地市报女记者好新闻一等奖、第5届白城新闻奖特别奖。  相似文献   

17.
崔鸿 《新闻传播》2010,(1):24-24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获得一个新闻集成,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既然编辑工作是从组稿到编排的综合性脑力劳动,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生产过程, 所以编辑过程就是一个创作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是一种视听结合,能使观众如临其境,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的新闻形式。主题是灵魂,一条电视新闻的成功与否,主题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画面又对主题能否得到生动、准确的再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者关系是互相依赖、互相配合、不可分割的。所以,作为一个电视记者扛起摄像机拍摄时,必须想一想画面要拍什么样的画面,怎样拍摄画面才能更好的表现主题、服务主题。  相似文献   

19.
徐勤 《中国记者》2012,(8):94-95
本文作者发表在地市报的副刊作品连续三年获得省级新闻奖和中国新闻奖,以下这篇文章既有诀窍,也有作者对不足的思考,可资借鉴。最近三年,我有三篇副刊作品获得较高层次奖项:发表于2009年7月1日《衢州日报》的《都是"弱势群体"?》获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  相似文献   

20.
这个问题,是一位青年记者朋友针对刊于2004年11月19日邯郸日报一版、获当年度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的下面这篇报道的标题提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