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乐翻天     
《科学与文化》2010,(8):32-33
<正>毛虫4岁的小儿子马克挺神气地让我看他手上爬着一条蠕动的毛虫。我一见毛虫就全身一颤,可我却随口说了句逗孩子玩的话:"马克,快把它弄到外面去吧,它妈妈一定在找它哩。"马克转身走了出去。我以为达到了目的,谁知马克一会儿又进来了,手上爬着两条毛虫,他说:"我把虫妈妈接来了。"  相似文献   

2.
我就是传说中有着九条生命的九尾狐. 从古至今,从《封神榜》中的妲己,到《聊斋》中的狐狸精,我们一直被那些长着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的人所唾弃。  相似文献   

3.
佚名 《知识窗》2013,(17):59-59
在神话传说中,许多神仙有三只眼睛。《西游记》中的二郎神有第三只眼,《封神演义》中的闻太师也有第三只眼。不过,也许你想不到,我们其实也长着第三只眼。  相似文献   

4.
在《山海经》中,海底生活着众多奇异的海兽;在《西游记》里,美轮美奂的水晶宫藏着很多神兵利器,虾兵蟹将守护着海底龙宫,这些神奇的故事都是古人对海洋的奇幻想象。深海,一直是人类想要探索的地方。2020年11月28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结束万米海试任务凯旋。在这次任务中,它共完成13次下潜,并成功坐底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深度达10909米,打破了我国载人深潜纪录,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在世界海洋最深处开展科学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李顺姬 《科教文汇》2007,(5X):179-180
毕飞宇的《玉米》系列和《平原》刻画了一系列女性形象,玉米、玉秀、玉秧、吴蔓玲、三丫等。小说通过这些女性极力展现了中国历史中女性的悲哀处境,她们不仅遭受着异性的戕害,还遭受着同性乃至自己的伤害,这种戕害带有历史性,更带有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就是逗你笑     
苏童 《发明与创新》2010,(12):63-63
1.四大名著爆笑启示:《西游记》:出身不好,想成佛有难度。《红楼梦》:出身不好,想嫁人有难度。《水浒传》:出身不好,想当官有难度。《三国演义》:出身不好,想创业有难度。2.商品价值富家女:"见过名牌么?我这包上写着LV!"穷家男:"学过拼音么?读‘驴'是吧?"  相似文献   

7.
酒茶之美 酒在汉语中一现身.就被置放到了强大气场之中。 《释名》、《汉书》、《周礼》、《诗经》等等诸多的典籍定制着酒的属性.它是美的代名词.是人与鬼神沟通的媒介,还是国家内外的礼仪之道,拥有着“美禄”、“天水”、“琼瑶”之类的非凡称呼。  相似文献   

8.
达华 《今日科苑》2003,(8):13-13
“向前 向前 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那高昂激越的旋律,那雄壮的歌声,那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在展示着我人民解放军的威武、强大,让我们浑身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相似文献   

9.
感悟苦难     
石楠 《科教文汇》2010,(16):I0001-I0001
我记忆的脑屏上,刻印着一位哲人的睿语。他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处于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这就是说,苦难并非都是灾难。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有《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司马迁宫刑,方有《史记》……苦难造就了他们的不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10.
富村阳 《科学中国》2007,(11):20-22
碧玉红鞓带、碧玉佩 出处:《红楼梦》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原文:"话说宝玉举目见北静王水溶头上戴着洁白簪缨银翅王帽,穿着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系着碧玉红鞓带……"  相似文献   

11.
《西厢记》后的三百年爱情题材戏曲创作,几乎完全重复着《西厢记》的主题,即歌颂“有情”的婚姻观,反对封建包办的婚姻,追求爱情自由,直到《牡丹亭》的出现在主题的深刻性上对《西厢记》有所超越,它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扼杀人性的封建礼教。  相似文献   

12.
《大闹天宫》《三毛流浪记》《铁臂阿童木》《花仙子》……这些人物组成了我们记忆中的万花筒。随着日、美等动漫大国的市场开放,今天的中国儿童享受着由大量动漫、3D包围着的幸福童年。然而不少人开始担忧,这些"打打杀杀"的作品,是否会起负面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个平静的夜晚。我一边吃着晚饭,一边无聊地看着央视的《人与自然》。这时,电视里出现了这么一幅画面。原始森林里,走过一群大象,它们都埋着头,在热带雨林里各自走着路。偶尔,几只掉队的幼象蹦跳着,冲到队伍的前面,才多少给这寂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些生气。突然,一只调皮的幼  相似文献   

14.
在高寒缺氧的世界屋脊上,世代栖居于此的藏民族努力探索着健康生存的技能,用千万年的生命智慧积淀,创造出独特的藏医学体系,与此同时,一幕幕薪火相传的故事也在这块广袤的地域上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MJ)和《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以及《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刊文的差异,探索我国医学期刊的发展途径。【方法】 基于科睿唯安数据库,比较2014—2016年CMJ与三大医学期刊载文情况,分析期刊载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0的作者来源分布情况。【结果】 CMJ的即年指标与被引半衰期都与三大医学期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同时,CMJ本国作者载文的比例明显偏高,整体引用率较低,载文国外作者大部分源于亚洲国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论】 CMJ国内论文总量很大,但影响力不高。需要积极与国外出版商合作,加大吸引国际稿源的力度,在提高期刊国外稿件刊登比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外稿件的质量,真正实现期刊关注程度的国际化,使CMJ真正成为引领国内英文期刊迈向国际化品牌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16.
乡村的风景     
钱国宏 《科教文汇》2013,(35):I0001-I0001
乡村是一帧大画轴,铺展着看不尽的风景。摇曳的风景,或以青翠的生命,或以激扬的旋律,或以动感的场面,诠释着乡村,阅读着乡村,丰满着乡村。  相似文献   

17.
许小红 《科教文汇》2007,(12Z):172-173
战国后期,出现了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颇具小说趣味的史传文学作品,如《晏子春秋》。它的出现,不但透露出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之间的微妙关系,也预示着两种文体从包蕴到分流的某种可能。  相似文献   

18.
纵观世界文学的发展进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学著作,都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宗教内涵.作为东西方宗教理想主义文学的经典杰出的代表作,约翰·班扬的《天路历程》和吴承恩的《西游记》虽然出现于不同的社会和宗教文化背景下,但是同样作为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学作品,在很多方面二者都存在着相似性.文章将从宗教根源出发,对这两部著作进行文学对比研究,着重分析两位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对宗教模式、原型以及典故的运用等方面的共性.  相似文献   

19.
王家卫以独特的电影拍摄手法抒写着一个个都市寓言,解构着浮华中人的精神家园,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个性影像世界《。花样年华》作为2000年怀旧力作,少了之前的聒噪和张扬,添了几分稳重与醇香。我们可从背景、主题、镜头语言等方面领略到了深深的王式烙印。  相似文献   

20.
战国后期,出现了以某一人物为中心的颇具小说趣味的史传文学作品,如《晏子春秋》。它的出现,不但透露出史传文学与中国古代小说之间的微妙关系,也预示着两种文体从包蕴到分流的某种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