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遇到大量的法律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法律规范和法律适用,以便深入开展相关工作. 一、高校后勤 一般来讲,高校后勤就是为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等活动的需要,为其提供基础性保障和服务的部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高校后勤(或者称为后勤服务部门)一般是学校的一个部门,负责学校的所有后勤服务工作.即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手段调控后勤部门内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从物质和管理等方面来保障高校运行和发展.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逐步深入,后勤服务工作逐步由社会化的企业组织来负责,这些企业组织成为了后勤实体,而高校的后勤部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后勤就成为高校后勤部门和后勤主体的统一概念.高校后勤始终服务于高校发展,这也是高校后勤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2.
租赁物业管理是我国高等教育后勤社会化后的新生事物,它包含两项内容:一是校区商业网点建设与管理、二是校区内农贸市场的建设与管理。它的产生不仅为高校后勤产业社会化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同时也为高校盘活资产增添了活力,更为学校满足师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在高校发展建设中担负着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生活服务的重任,在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中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勤社会化则是高校后勤工作适应社会经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统一的渐进过程,是我国高校后勤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第三产业,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法人服务体系.它包含四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源配置由计划配置改为市场配置;二是社会职能由事业属性职能变为企业属性职能;三是服务手段由行政手段转变为以经济和法律为主的市场手段;四是社会化的高校后勤组织形式变为企业法人组织.  相似文献   

4.
正高校后勤物业管理是高校后勤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后勤物业管理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高质量服务需求的巨大挑战,高校已成为社会物业管理企业激烈竞争的重要市场,因此如何不断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和自身的管理水平是当前高校物业管理成败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高校后勤实体能否健康运行,不是简单地关系到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与生存,而是直接关系到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成败,与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相联系. 一、深化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义 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将高校的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按照市场规律的方式配置高校的后勤资源,而不是依靠行政命令来完成;是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主要后勤职能,高校将后勤服务这一块内容还给社会;必须是满足高校的办学需要,不能脱离高校后勤为教学、科研和师生员工的生活服务这一宗旨,要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充分的优质的保障条件. 二、国内外高校后勤管理的典型模式分析 (一)发达国家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分析 英国高校后勤管理实行以服务、咨询和学生自助为主的后勤管理体制,包括住、食、医疗、咨询等几个方面.英国高校的学生后勤工作由各校自行管理,学校不解决全部学生的住宿问题,学生的伙食采取分散化管理,学校也不包揽全部学生的膳食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从狭义上讲,育人主要是指德育,高等教育育人主要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人、引导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种能力,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对象主要是学生,德育工作对象也是学生。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既为高校提供后勤保障,也通过管理、服务等途径间接作用于高校德育。高校可以在后勤管理服务工作中进行德育渗透,通过转变后勤工作人员的思想,完善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体制,充分发挥后勤管理的育人作用,实现后勤管理与德育工作的有机统一。但在现阶段,学生的行为习惯给高校后勤管理与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的后勤成为企业化运作的实体,社会力量也逐渐介入高校后勤市场,逐渐使"物业管理"成为高校后勤管理中一个不再陌生的名词,探索高校物业管理的模式是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后勤文化是高校后勤事业发展的动力和灵魂,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它既同高校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具有社会企业文化的特征,是高校后勤运行管理中最基本的、最核心的指导观念、价值观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实体大量产生于并快速成长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高校对行政性后勤服务机构进行了改革探索,普遍形成了高校后勤服务单位组成的"大实体"——"后勤集团",这种未进行工商注册的高校"后勤集团"本质上是一种准企业.与此同时,部分高校出资设立注册实体,与"后勤集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十多年来,高校后勤管理部门与服务性准企业性质的"后勤集团"和注册实体,共同形成了中国特有的高校后勤甲乙方的状态,进入了"管办分离"的初级阶段,高校后勤实体财务也逐渐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0.
浅议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搞好高校后勤保障体制改革,实现高校后勤社会化,已成为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如何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近几年来各地都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上海市由政府调控、行政主办的高校后勤服务公司,其实质是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管、社会参与、高校联办的上海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是上海高校的后勤共同体。它走的是“股份合作、市场联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得,逐步实现高校后勤企业化、产业化、集团化之路。与上海高校后勤改革不同的,还有西北工业大学等,走的是校内改革,自行剥离,走高校后勤实体化的道路。其改革实…  相似文献   

11.
根据高等学校发展的需要,规模不大的普通高校一般都设置卫生所而不是医院,来负责广大师生的医疗卫生保健工作。而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通常采取的作法是将高校卫生所托管给当地的医院管理,即高校与医院以协议的形式,将学校卫生所的人财物资源委托当地的医院统一管理,以达到实现学校和医院“双赢”的目的。高校卫生所的托管,实际上就产生了这样的结果,高校卫生所医护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而工作则是在医院。就像一部分企业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一些员工派遣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商那里协助外包商进行管理一样。对这部分被托管员工的管理,学…  相似文献   

12.
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培育与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一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推进,高校将全面开放后勤服务市场,实现后勤实体彻底剥离,更多的社会企业进入高校,因此,必须进一步培育和规范后勤服务市场,明确市场、高校、政府、行业和职能部门责权利,形成后勤实体与社会企业平等竞争,真正优化高校后勤服务资源,为后勤服务市场融入国家统一市场并建立健全新型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职工积极性的激励,就是要研究职工的需要,设置目标,激发动机,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作出贡献。 1.设置需要目标,激发行为动机高校后勤职工同其他企业的职工一样,也有各种需要,高校后勤领导及管理部门要研究后勤职工的需要、动机和目标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后勤职工工作积极性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如工资、奖金、住  相似文献   

14.
伴随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食堂微机餐饮收费系统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历程。它的兴起无疑给高校后勤管理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也使生产食堂 POS 的企业得以发展和壮大。先达集团就是其中的一员。可以说先达的发展无不贯穿着高校后勤改革的节律,当高校改革的浪潮再次来临时,先达集团也再一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高校管理新一轮改革的到来,高校后勤服务步入了一个全新的集团式管理时代。高校之间的多点联合不仅给如何办好高等教育提出了要求,而且也给高校后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如何处理好校区远近,学生跨区就餐,各校区伙食如何统一管理以及伙食管理与物  相似文献   

15.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后勤集团(杭州文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通过竞标取得150亩教育后勤生活用地的所有权和经营开发权,筹资建造了 17万平方米学生公寓、食堂、后勤辅助设施.二十年来,杭电后勤闯出了一条适应学校发展,由后勤自行筹资、自行建设、自行管理学生生活区的高校后勤模式,被评为浙江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首批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后,如何对后勤服务系统进行有效监督与管理,使之符合高校后勤服务关于公益性和福利型的特征,促进服务企业.长效长新.经营格局和竞争状态,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服务,是后勤管理部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高校后勤服务系统的质量评定结果是评价后勤服务单位服务质量,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的关键.本文试图通过对后勤服务单位考核评价体系的探索,确立多层面立体型监督.共性考核与个性考核相持并重,为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提供可供借鉴的、切实可行的后勤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高校后勤的改革使其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虽然也是高校事业发展的组成部分,但其主要功能是为高校提供物资保障,属于典型的服务部门,而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分析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特点,利用心理契约的理论,提出了高校后勤员工激励制度的制度设计,以强化对高校后勤员工的激励,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校后勤服务社会人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诸如费用开支混乱、成本核算不完整、缺乏资产保值的动力等财务管理问题。影响了高校后勤真正走向社会,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必须明确学校与社会服务单位的界限,确定高校事业预算支出的范围,并按照现代企业形式,建立与之相符的高校后勤服务企业,形成高校资产保值增值营运机制。同时,后勤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稳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关系和监控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高校后勤工作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保障性工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已走过十多年历程。随着时间推移和形势发展,当下的高校后勤,正如高校教学、人事、财务、学生管理等职能部门一样,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上探索前行。研究高校后勤"窗口"服务模式,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水平,一方面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构建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着力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一、高校后勤企业经营观念的发展变革过程高校的后勤企业化经营的开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它经过了学校领导支持下分块经营、推向社会后学校参与经营和学校领导并参与下的社会化经营三个阶段。初次经营观念的形成,是建立在高校后勤工作的性质与高等教育的性质的不相符上,它是服务性的商品,本应对它进行市场化管理,但由于长期形成的学校统一管理的理念以及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