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重点指津]本专题主要包括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卖国和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结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政府的建立、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活动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等重点内容.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对南京国民政府性质的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1922年10月,具有强烈“怀旧病”的墨索里尼坐上了意大利首相的交椅。在外交方面,鉴于当时意大利薄弱的经济、军事实力无力与英法抗衡,墨索里尼在最初的十多年主要采取与他国签订条约的“和平”外交政策。事实上,墨索里尼也是清楚的知道,经过一战,和平变成这个时期的主题后,国际环境也不容许他发动战争。但是,在1935年,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进行侵略,之后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墨索里尼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相继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这显然与1935年之前意大利的外交政策大相径庭。促成1935年意大利的“外交革命’,有众多的因素,其中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墨索里尼政府外交政策的演变起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鼓动墨索里尼政府进行对外侵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金大中政府上台后,积极调整对美、日、中、俄的外交政策,强化“四强协调外交”,主要表现在加强韩美同盟关系,升级韩日关系,稳步发展韩中关系,改善韩俄关系。“四强协调外交对进一步促进半岛和平稳定、提高韩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殷俊 《新高考》2006,(3):28-33
[学法点津]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意大利、两班牙、葡萄牙等目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做法及其影响。明确本专题的重点:这些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与外交政策,英国、法国、美阁、德曰、俄国、日本兴衰的基本情况。难点:大国兴衰的经验与教训,这些国家实力此消彼长的原冈及影响,大国之间关系的变化,如何认识丰要大国不同时期所制定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5.
人权外交在美国外交政策史上的地位李英桃卡特是把人权放在外交政策中心位置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卡特本人及其政府的对外政策,尤其是人权外交受到了来自美国囚内和国际卜的诸多指责:“他(卡特)在官僚制度和全球政治上的天真导致了其雄心和良好愿望的更多的犹豫不决和交...  相似文献   

6.
民间外交在国家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广泛开展民间外交是我国对外工作的一大特征。是我国整个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在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个创造。民间外交在配合政府外交,贯彻我国独立自立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促进国家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意义。 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工具,是国家间进行国际斗争和合作的手段。但外交从其交往活动的方式与主体的不同,可分为政府外交和民间外交。所谓政府外交,是指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理论是冷战背景下肯尼迪-约翰逊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作为一种极富理想主义色彩的外交思想,现代化理论是美国冷战期间外交战略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自由国际主义与现实主义在规划美国外交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着本质差别,而现代化理论正是传承了美国外交中自威尔逊主义以降的自由国际主义的基本理念.现代化理论成为肯尼迪政府外交政策的重要思想有其必然性与可行性,其在美国外交实践中日益边缘化的命运充分说明美国外交政策作为一种看似正义的理论表达,完全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实用本质.  相似文献   

8.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盼发展历程波澜壮阔、丰富多彩,是新中国作为国际大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外交政策不断成熟的历程。主要内容包括: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政府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学习中,要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外交方面走过的基本历程及其重要成就,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出发点,理解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反对霸权主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包括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卖国和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结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国民政府的建立、新军阀混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反共高潮、内战的爆发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等。其中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国民政府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是本专题的重点。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对国民政府性质的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起来。唐绍仪内阁辞职后,袁世凯建立了封建独裁统治。为了镇压国民党,袁世凯以盐税作抵押向列强借款作军费,镇压了“二次革命”。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势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主义为靠山,大肆掠夺人民,确立起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0.
潘敏 《黄冈师专学报》1999,19(1):82-86,94
运用翔实的史料,从具体剖析北洋军阀政府推行的政策的角度,考察了北洋军阀政府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北洋军阀政府既不服务于地主阶级,也不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是一种超越特定阶级利益的“波拿巴式政权”。  相似文献   

11.
运用翔实的史料,从具体剖析北洋军阀政府推行的政策的角度,考察了北洋军阀政府与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北洋军阀政府既不服务于地主阶级,也不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它是一种超越特定阶级利益的“波拿巴式政权”。  相似文献   

12.
中立主义是缅甸外交政策的基石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决定了缅甸新军人政权必将继续奉行以中国为依托、该区域内大国平衡的中立主义外交无论将来是哪一个政党或哪一种形式上台的政府执掌国家政权,其外交政策也可能是继续大国平衡的中立主义外交,因为缅甸外交政策中的中立主义观念对未来政治家的影响是不容质疑的,尤其是中立主义的理念嵌入缅甸对外政策的制度中时,只要缅甸继续奉行中立主义理念指导下的外交政策,中缅关系将不大可能出现重大的倒退。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权外交作为美国基本国策之一,在对外关系中占重要地位。从卡特到克林顿、小布什,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不断完善和发展。其特点有:人权批评实行三重标准;人权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倾向;片面解释人权,以美国的标准强加于人;人权外交是通过政治施压、经济制裁、军事进攻即搞对抗实行的。美国人权外交的实质,是为了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在全球推行美国的政治经济模式和价值观,也是为了称霸全世界。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武器和手段,是美国实现全球利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权外交自卡特政府提出以来一直成为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围绕人权外交出台的原因、实施手段、取得的成效、实质等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与国外同一领域的研究相比,我国学术界对人权外交的研究存在选题重复、观点陈旧、关于美国对中国人权外交的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实用主义作为美国主流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美国的外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指导着美国的外交,贯穿于美国外交的始终.实用主义对美国外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国家利益界定的不确定性、外交政策制定的灵活性、价值观上的双重标准、外交作风上的言行不一、不守信用.  相似文献   

16.
外交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能否取得成功除了和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外交政策密切相关外,执行国家外交政策的外交家的能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曾纪泽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外交家之一,他曾代表国家进行过很多对外交涉,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少外交成果,他所奉行的就是"备战促和"的实力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7.
17~18世纪中国的外交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7~18世纪中国与英国、俄国、荷兰、葡萄牙、基督教和罗马教皇、亚洲邻国都有较密切的关系。中国当时外交政策的特点是:捍卫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对任何外国进行侵略扩张;抗击任何外国对中国的侵略;维护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原则;和世界各国建立柔远睦邻的友好关系。这一外交政策在当时的世界上独放异彩。与对外侵略扩张的西方殖民主义国家的外交比较,中国外交有进步性,也有落后性。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美国外交中,以“人权”作为筹码实现其既定外交目标的政策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种政策根源于欧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天赋人权”理论,发展于所谓的美国特殊地理环境与政治制度,但作为美国对外交往中服务于其国家利益的工具则是形成于20世纪初期,其后一直在美国外交中时隐时现,到70年代后期卡特入主白宫后,正式作为国家一项主要外交政策提了出来,“人权外交”由此得名,并且对后任总统的外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卡特政府“人权外交”的来龙去脉进行探讨,是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作了重要的战略调整,不断走向成熟,并表现出许多新特点。主要有:和平的独立自主的无敌国外交和多元化外交,积极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经济利益成为我国国家利益的核心内容,外交重点在经济领域;与此同时,外交风格也更加灵活务实  相似文献   

20.
试论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已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同样,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的能力也产生了全方位影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任何国家政府外交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在政府外交的内容上,就是各国之间的文化、技术的合作与交流;科学技术对政府外交产生着全面影响;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取利益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并且把拥有先进技术作为政府外交工作追求的目标之一。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的时空实力,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的时空潜力,科学技术影响着政府外交能力的时空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