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近年来,广告引发的虚假侵权、名誉侵权、肖像侵权、隐私侵权等广告侵权行为层出不穷,已经成为目前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较新鲜的话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微信的普及,微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朋友圈广告成为当下新媒体广告的一种重要类型.笔者探讨的微商朋友圈广告界定为:以营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广告主为中心,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以微信好友为消费者,进行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宣传和销售的广告.近几年,对微商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大多研究议题主要集中在宏观方面,对微观的理论研究甚少.本文以微商在朋友圈发广告作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分析"理论作为支撑,探究微商朋友圈广告对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即受众的培养、教化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媒介技术与移动智能终端不断更新迭代,短视频呈井喷式发展,短视频广告营销也备受关注。然而,短视频广告却存在着盗用、剽窃他人创意以及虚假广告等侵权乱象。要想充分发挥短视频广告营销的优势,突破侵权乱象困境,就必须从政府、平台、自媒体三个方面合力,加强对短视频广告的监管,健全相关法律政策,加大对于侵权行为处罚力度,重视版权意识,勇于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如今,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新闻媒体成为被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媒体对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名誉侵权行为大都非常重视,且在如何规避新闻名誉侵权方面都有很多得力的措施,但对发生在广告经营活动中的民事侵权行为普遍重视不够。如果新闻媒体意识到自己可能被庞大的虚假广告的受害者群体诉到法庭的话,新闻单位势必会更加慎重地对待每一项广告业务。媒体广告侵权的构成我国的新闻媒体基本上是由国家经营的,具有很高的公信力。但有的新闻媒体却滥用了这种公信力,在巨额广告收入面前漠视了自身的审查责任,有的甚至为虚假广告的出台大开方便之门,造成极坏的影响。据省工商局提供的材料,今年2月16日,有关部门对省内媒体发布的359条次药品广告进行了检查,其中违规  相似文献   

5.
李轶 《传媒》2015,(9):64-66
媒体的广告审查义务是媒体承担广告侵权责任的前提.媒体广告侵权应采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媒体对广告的审查应尽到善良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媒体对广告的审查应当是形式审查而非实质审查.广告侵权符合最高人民法院解释的“共同侵权”特征,原则上媒体要与其他广告侵权主体承担连带责任.广告侵权责任与主责任竞合时,对广告主体承担的赔偿数额应当予以限制,媒体在无法提供主责任主体的具体信息时应负全部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6.
广告的商业经营和文化传播双重属性决定,广告主在利己传播时必须兼顾利他主义。但近几年来,许多广告主无视广告的社会功能,以营利为目的,大肆制造虚假违法广告,在危害社会的同时也制约了广告产业的发展。目前虚假违法广告大行其道,尤其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医药广告,因其虚假违法传播给人们造成财产与生命的损失,遭到社会各界及消费者的谴责,  相似文献   

7.
李文杰 《传媒》2015,(24):76-78
近年来虚假广告案件频发,严重危害社会发展,不仅损害了广告受众的利益,还使部分经营者遭受经济和名誉上的损失,甚至成为广告业发展的桎梏,降低社会道德底线.媒体在广告传播过程中担任发布者的角色,如果忽视管理,就会加速虚假广告的传播,造成虚假广告泛滥的现象.因此,面对虚假广告的传播,媒体存在着一定的法律责任.本文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虚假广告中媒体的法律地位、媒体法律责任的立法现状,以及媒体如何面对法律责任制度缺漏.  相似文献   

8.
当前虚假广告横行,屡禁不止,尤其是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对于广告的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问题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是目前纯净电视广告市场,推动电视广告向前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王维平 《新闻窗》2006,(4):85-86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但是近几年来,广大消费者、生产企业却吃尽了一些虚假广告的苦头,特别是虚假医疗药品广告延误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虚假技术转让广告使下岗职工雪上加霜;虚假农药广告使农民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虚假美容、化妆品广告使消费者深受毁容、人生伤害之苦;虚假中介广告使满怀希望的求学、求职、求购的人钱财两空……。两三年来,每每在“两会”期间,虚假广告特别是虚假医疗广告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他们一再为民众呼吁:治理广告市场,打击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10.
有人将不良广告与低俗新闻、虚假新闻和有偿新闻称之为新闻界的"四大公害"。舆论纷纷扰扰,把因明星代言某产品广告出现质量问题,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对消费者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所引发的丑闻事件,称之为"广告门"。时下,明星代言虚假广告成灾,许多明星身陷"广告门"。其中,房地产、医院、药品三类广告可谓重灾区……不良广告的频繁出现大大降低了广告的可信度,导致消费者对广告的信任危机,而这必将扰乱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冲击到整个社会的道德基石。对于媒体而言,必将对其媒体公信力产生莫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其生存。  相似文献   

11.
大众传媒遏制虚假广告的方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虚假广告呈现出了多元化、内容夸大化、行业集中化等特点,对构建和谐社会构成了严重危害.本文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媒体自律和监管、加大社会监督力度和消费者法律意识教育四方面探讨了大众传媒遏制虚假广告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12部委出台<2010年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意见>,把电视购物广告、医疗、药品、保健食品广告等确定为今年专项整治重点.从历年的情况来看,虚假违法广告中的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往往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3.
魏岚 《青年记者》2008,(14):28-29
法国广告评论家罗贝尔·格兰曾经说:"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广告作为一种高度开放的大众传播行为,在信息时代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广告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繁荣,还有精神层面的影响.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广告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宣传.如何有效地打击虚假违法广告,规范广告市场和广告行为,从根本上遏制虚假、违法广告行为的进一步蔓延,已成为我们行政执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虚假广告问题日益严重.大多数虚假广告有意弄虚作假以牟取暴利.虚假广告泛滥,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广告主只顾追逐利益;二是媒介未履行审查义务;三是广告商追求广告效果忽略真实性;四是法制建设不完善以及监管部门监督不严、打击不力;五是消费者的判断和辨别能力较差,不能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加强报刊广告管理 提升媒体公信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立春 《传媒》2007,(3):28-3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报刊广告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宣传阵地,为市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也出现了虚假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等问题.针对这一突出问题,从2005年开始,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开展了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采取切实措施,加大报刊广告管理力度,加强行业自律,报刊广告违法率有所下降,虚假违法广告得到初步遏制,媒体公信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虚假广告产生原因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虚假广告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治理虚假广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自1995年《广告法》施行以来,广电总局、工商总局等有关部门为净化广告市场。对虚假广告、违法广告进行了多次重拳出击.但消费者投诉问题广告和虚假广告的案例仍呈上升趋势。纵观各种问题广告和虚假广告呈现出以下之怪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18):48-51
虚假广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也侵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可以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作为受害人,与虚假广告发布者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也可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对特定主体(如其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者)的虚假广告,政府管理是规制虚假广告的唯一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广告法应当借助私权主体力量,采用公私合作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9.
刘振 《声屏世界》2007,(11):50-51
近来,有关虚假广告的争论可谓是甚嚣尘上。一方面,社会各界对于虚假广告的批评不绝于耳,喊打之声日趋强烈:另一方面,虚假广告却毫不收敛,甚至有了愈演愈烈的趋向。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状况?按照我国当前的广告运作及监管模式,每一则广告的传播,必须经过以下环节:广告主、代理商(即广告制作者)、监管部门与广告发布者(即媒介)。从根本上说,任何一则虚假广告的诞生都意味着上述某一环节上出现了问题。从理论上说,以上所言的广告传播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可能导致虚假广告的产生,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广告发布者即媒介的审查责任缺失是虚假广告得以大肆传播的主要漏洞。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2014修订版广告法草案针对虚假广告问题增加的条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中存在着文本与制度的"背离性"现象,以及荐证者作为虚假广告责任主体与虚假广告责任追究制度建构的关联性问题;提出了广告监管部门在有效制止虚假广告的监管层次需要细化,并借鉴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颁布指导原则的做法,提出对虚假广告传播者进行非法律手段和法律手段的有效地执法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