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库珀著名边疆小说《拓荒者》展示了“皮袜子”纳蒂·班波及土著印第安人“原始野蛮”的生活方式同白人拓荒者“先进文明”社会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先进文明”的拓荒者变成了“野蛮人,”“原始野蛮”的印第安人却是真正的“文明人”。而纳蒂·班波“白皮红骨”的形象进一步表明要实现人类真正的发展,就应以尊重和维护自然发展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类自身的和谐共生为目的,走持续发展的生态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2.
约翰?密尔通常被认为是自由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作为自由主义者的密尔却同时认为对“野蛮”社会实施的帝国统治具有正当性。密尔的帝国主义理论建立在其对野蛮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划分及特定的社会阶段是与特定的政府形式相对应的基础之上。同时,由于他认为野蛮社会自身不存在从野蛮社会进步到文明社会的动力,所以,要促使野蛮社会进步,需要文明社会对它实施殖民统治或专制统治。但是,当野蛮社会在文明社会的努力之下进步到文明社会之后,密尔认为文明社会需要结束对野蛮社会的专制统治。  相似文献   

3.
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理论突出的是“倾向性”,强调对历史和阶级、阶级斗争做现实正确的描写。作为工农兵作家出身的浩然,形成了这样的真实观:加强思想改造是具备写出真实作品的主观条件;作家在对社会生活进行描写时,必须以阶级的观点为指导去写生活的光明和积极一面,才能写出反映真实生活的作品。结果,在《艳阳天》中,作者的人物塑造存在人物精神力度缺失、人物情感逻辑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性话语越位人物文化身份等问题,造成人物形象真实力度受损。因此,作家的主观“真实”认知情感并不能代表这个“真实”能够达到纯粹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经历了从工业化到四个现代化再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演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从主要追求经济现代化到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现代化,从主要追求物质层面现代化到追求物质、制度、精神三大层面相统一的现代化,从“赶超战略”到“追赶战略”,从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这四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魏俊雄  王震 《天中学刊》2011,26(6):23-24
美国与恐怖分子的冲突,从深层次讲是一种文明的冲突。美国“以暴制暴”的方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明冲突问题。从亨延顿的“文明冲突”回归到康德的“文化民主”,走向文明对话,才是解决文明冲突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是一部以悲剧艺术见长的小说,它标志着悲剧艺术小说走向了成熟.《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都是悲剧的,“这种悲剧的精神主要体现在天理与人欲、礼教与人性的冲突.在传统礼教的压抑下,人性被严重扭曲,众多人物在传统礼教的圈子里无法摆脱,构成了白鹿原这个“鏊子”上人物命运的悲惨景象”.本论文将从《自鹿原》中黑娃与白灵的悲剧比较,从更深层次挖掘出这个时代里面巨大的悲剧精神.  相似文献   

7.
西方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分支逐渐战胜了宗教、哲学,成为技术的引挚,把多样性的西方文化变成了单一的科学文化。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发生了冲突,实质上是由于科学文化的霸权导致科学文化与其它非西方文化分支的冲突,只有消除这种霸权,由科学文化走向文化科学,才能使世界各种文明由冲突走向和谐,实现多样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西方科学作为人类文化的分支逐渐战胜了宗教、哲学,成为技术的引挚,把多样性的西方文化变成了单一的科学文化。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与其它文明发生了冲突,实质上是由于科学文化的霸权导致科学文化与其它非西方文化分支的冲突,只有消除这种霸权,由科学文化走向文化科学,才能使世界各种文明由冲突走向和谐,实现多样化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论述了美国早期文学家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的成名之作《拓荒者》中的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库柏主要通过文明开化与原始野蛮、环境保护与环境破坏、法律至上与藐视法律这三方面来展示这种冲突,从而把美国边疆社会所经历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和文明作为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0.
《等待野蛮人》是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第一部小说。小说采用同故事自身叙述的手法,揭示了帝国野蛮与残暴的本质,引发了读者对文明与野蛮的深刻反思,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通过对小镇行政长官对"帝国文明行为"的不敢苟同到最后公开的反抗可以体验到库切在塑造这样一位人物时对人物主题功能的技巧运用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从小镇行政长官的人物建构入手,解读其在小说主题建构中所起的主题功能。  相似文献   

11.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蝇王》讲述了一群男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在荒岛上如何堕落为野蛮人。作者把社会的缺陷归结为人性的缺陷,因此这本书是人性悲剧的寓言体。其主题是通过分析人性的罪恶来说明社会的罪恶。海岛上的物理空间,孩子们之间的社会空间以及他们的精神空间都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章将从具体存在的物理空间,人物构建的社会空间和表征叙事艺术的精神空间来分析威廉姆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并通过冲突来寻求精神上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各种各样的伪科学泛滥,比如,“水变油”、“千年人形何首乌”、“2000公里外发放外气能‘聚焦’改变水的分子结构或改变放射性元素半衰期的‘科学报告’”等等,都是一些典型的伪科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指出:要“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用科学战胜迷信、愚昧和贫穷,把人们的生产、生活导入文明、科学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当代英国小说家威廉·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蝇王》讲述了一群男孩子们在与世隔绝的海岛上的经历,以及他们在荒岛上如何堕落为野蛮人。作者把社会的缺陷归结为人性的缺陷,因此这本书是人性悲剧的寓言体。其主题是通过分析人性的罪恶来说明社会的罪恶。海岛上的物理空间,孩子们之间的社会空间以及他们的精神空间都折射出文明与野蛮的冲突。文章将从具体存在的物理空间,人物构建的社会空间和表征叙事艺术的精神空间来分析威廉姆戈尔丁的长篇小说《蝇王》中文明与野蛮的冲突,并通过冲突来寻求精神上的救赎。  相似文献   

14.
“法轮功”的产生决非一种偶然的社会现象。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揭批清除“法轮功”的同时,更需要加强科学世界观教育、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净化社会文化大环境、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等,以彻底清除迷信邪教传播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文明之间本没有冲突,真正的冲突发生在文明与野蛮之间、文明与落后之间、文明与愚昧之间。“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信奉西方文明为“优质文明”,并企图用“优质文明”取代“劣质文明”,从而造成了所谓的文明冲突。新型文明观在文明平等的基础上坚持文明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有姹紫嫣红之别,各文明应秉持和而不同、开放包容的心态,在交流中互鉴,在互鉴中发展,在发展中共赢,从而实现对“文明冲突论”的超越。贯彻新型文明观,世界各国需要建立相互尊重的文明伙伴关系,构建公平正义的文明交流秩序,坚持合作共赢的文明发展方向,谋求兼收并蓄的文明互鉴前景,塑造共建共享的文明互动格局。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从传统分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三种说法,即“批判说”、“对比说”、“儿童中心说”入手,提出了“两种冲突说”,即儿童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冲突。这两种文化冲突对儿童教育影响巨大,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两种冲突的方法———学校教育应实现知识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联系,顺应儿童天性,尊重儿童个体差异,建构生命课堂,从而将儿童的自然天性合理有序地融入社会理性之中,弘扬儿童个性,完善儿童人生,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加强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引导群众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觉抵御各种愚昧迷信和歪理斜说的能力,使我国人民的科学素质不断提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第一册《难老泉》中,作者在叙述晋水如何得名时,为了使行文活泼有趣,开拓知识面,且富有感染力,插入了一段“桐叶封弟”的历史传说,其中有一个细节很值得玩味。作者写道:“叔虞到了唐,发挥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领导人民改良农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人民生活逐渐安定富裕,就成为唐人爱戴的封建领主。”“桐叶封弟”,是西周初年发生的事,那时正值奴隶制度的鼎盛时期。这里的“封建”与封建社会制度是两个迥然不同的概念,封建社会制度是专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所经过的一个特定的社会制度,而文中所提及的“封建”则是“封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80年代的环境保护思想、9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到本世纪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都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对解决资源环境问题所进行的不懈努力和探索,也体现着其思想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十八大首次明确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科学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关系,大大提升了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及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师生关系必须要从生活进入到生命层面,才能形成双方的生命交流,最终促进双方的生命成长。从生活到生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指双方的交互具有生命性,能够从具体的生活走向生命对话的境界。教师必须要有智慧地建构师生关系,用真诚换取学生真心,用经验构筑实践道路,用策略化解矛盾冲突等,才能使师生关系发展至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