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马克思的发展观,把发展提到了宇宙观这样最根本的理论高度,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新世纪的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需要在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中把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和深入地考察现实变化相结合,把基本理论的传承和具体实践的创新相结合,才能对发展的理解更具全面性,对发展的视野更有广阔性,对未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种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创新和提高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理论支撑和理论基础。中国发展的新模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中国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战略,是在新世纪新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深入、政策规范和实践展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涵盖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同时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一过程中所要面对的基本问题之一就是发展问题,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观,即毛泽东的发展观、邓小平的发展观、江泽民的发展观和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对这一基本问题的回答,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发展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核心内容。邓小平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和拓展,是对西方发展理论的扬弃和超越,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发展本质、发展主题、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方面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发展观,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在发展思路上实现了新的突破,为破解新的发展难题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社会发展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类社会特别是现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一般问题的理论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摒弃了单纬度的发展观,这是对传统发展观的跨越,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科学回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规律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6.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不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核心,科学的发展观就无从谈起。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和我们党确立的科学发展观是内在统一的。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弄清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系统,既有涉及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宏观的科学发展观,又有涉及地区和部门的中观的科学发展观,还有涉及企业乃至个人的微观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在这些不同层次的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中落实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两个必然”、“两种生产理论”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分别是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年代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创新;科学发展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发展观。它是在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过分析我国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而提出的。它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思想的科学理念,同时展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思想,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发展观,在具体意义上,是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从工业化早期至今,发展观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资本主义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当然它们之间并不是毫无联系的,而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本文就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发展观是在对国内、国际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坚持发展生产力,始终扭住这个根本环节不放松”、“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和“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2006年8月5日至7日,为期三天的河北省哲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在保定举行。会议围绕“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主题,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意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形成了许多共识。  相似文献   

12.
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即人的劳动活动、能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全面性;人的自由发展,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共同控制和支配他们的社会关系而实现的自觉、自主、自愿的发展;人的充分发展即人的才能和能力向着更高程度发展等三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历史阶段。并且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实质是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更有效地指导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其理论基础是已经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经验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它的提出顺应了世界发展的主流。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也是党的执政思想的飞跃,必将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讲什么,怎么讲,值得深思。笔者认为应当把作为新的执政理念的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内容始终贯穿于整个课程设计之中。  相似文献   

15.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流派,也代表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演变方向。它以生态问题为切入点,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尽管其理论探索和研究成果存在一些局限,也与现实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相背离,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借鉴的。这些思想不仅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与实践过程的辨证统一;文章在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探讨“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关系?”三大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这三个基本方面;它是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发展中国为主题和现实目标的历史传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教训的系统总结和理论升华。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想与中国当前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初步实现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化和具体化。深入研究和阐发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则,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定位,并建构学术化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新形态。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以科学发展现为核心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成果,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形成的理论创新体系,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青少年是当然的重点对象,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以黑龙江省部分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现状,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并对如何培育青少年树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观”进行了再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