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瑜 《东南传播》2020,(1):36-38
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现实生活的颠覆,更是虚拟世界的创世,由于网络空间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格或是无法实现的理想人格均可在网络空间释放和建构,也就形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特有产物——"虚拟人格"。而这种虚拟人格在社交网络中尤为活跃,社交网络编织着一张关系网,虚拟主体在进行网络化交流时,也建构着关系自我,这种关系自我是虚拟人格的构成之一,而社交货币为虚拟人格中关系自我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现象发现为企业进行社交营销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2.
"虚拟自我"(virtual self)是自我利用技术手段在虚拟空间中的存在方式、状态及体验.现阶段,虚拟自我更多的是指人们以互联网为技术手段建构的自我.虚拟自我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人的本质欲望和内心的深刻需求息息相关.人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探求其实就是对自我的一种探求,是一种对生命本质意义上的追问.  相似文献   

3.
陈舒一 《今传媒》2014,(8):127-128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传播学,都对人类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中的各种现象做了深入的研究,并阐述了精神交往活动的重要意义。在20世纪后期,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开始普及,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从而导致了虚拟自我的产生。本文从"自我"的概念出发,观察人的主体性在信息革命中的变化与发展,从而探讨网络环境中虚拟自我的特点,以及虚拟自我是如何建构的。  相似文献   

4.
刘懿璇 《青年记者》2022,(24):110-112
网络社会的崛起推动了社交媒介技术进一步发展,线上社交文化社区成为潮流玩家的聚集之地。在虚拟社区中,玩家通过建构自己的潮玩形象和其他玩家进行社交互动和状态分享,虚拟形象成为个体身份展演以及完成自我建构的重要方式。同时,个体在数字身份的生产过程中,也体现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技术发展与物质逻辑,虚拟形象作为一种数据化媒介符号使身体媒介成为整体,通过信息的串联方式创造了数字化生存中新的社交图景。  相似文献   

5.
彭扬 《东南传播》2014,(2):83-85
网络交往已成为当下人们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虚拟自我更成为人们用以呈现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虚拟自我早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就存在,在网络普及于人们的生活中之后,便大面积以外化的形式出现。本文主要从虚拟自我在网络交往中的呈现以及它的本质,来探讨在网络交往中虚拟自我带来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泳 《现代传播》2013,35(1):109-114
自我具有多重性,这在虚拟体验中可以充分发现。本文将虚拟世界视为一个人类认同实验室,从人格心理学和自我心理学出发,试图通过厘清人们的真实生活与虚拟生活的关系,讨论网上交往是否有助于发现真正的自我。  相似文献   

7.
夏颖 《东南传播》2010,(12):64-66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对自我的认知是基于强烈的自我体验,这种自我体验建构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联系,也重塑了自我存在的个体价值与社会意义。娱乐作为一种个体的情感状态,是以自我体验的方式实现自我认知。三十年来电视娱乐节目从演艺到生活游戏秀的演进过程,实际上是受众自我认知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时代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受众的自我认知也从"社会我"、"他人我"中的意义指涉,走向了"身体我"的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虚拟社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促使豆瓣小组这一虚拟社群开始进入研究视野,豆瓣小组虚拟社群在使用媒介时的身份认同建构过程也值得人们关注。基于此,本文从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视角出发,对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研究缘起和文献综述、豆瓣小组的民族志以及豆瓣小组虚拟社群的文化景观和媒介实践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个体通过文化资本输出满足自我认同,在不断切换前后台的角色表演中建构自我观展,实现情感投射,在互动仪式链中形成高度的群体认同感,旨在剖析虚拟社群自我认同与群体认同的建构过程,为了解豆瓣小组虚拟社群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万洁 《采.写.编》2023,(4):106-108
虚拟主播作为虚拟偶像的一个大类,正逐渐成为二次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拟剧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直播的研究,而将拟剧理论应用到虚拟网络主播之中时,会发现在戈夫曼所规定的前台与后台之间存在着一个“配音演员”构成的中间地带。除了塑造形象的表演之外,对所塑造的形象的颠覆也称为一种表演。虚拟主播的形象建构过程中存在着商业资本、配音演员“表演”和粉丝“文本创造”。商业资本出于逐利限定了虚拟主播的视觉形象和官方人设;表演过程中,虚拟主播的后台不断被推向前台,从而成为对其原定形象的修补;粉丝的二次文本创造也成为塑造偶像形象的重要符号生产力。虚拟主播的形象在商业资本、粉丝和扮演虚拟主播的配音演员的互动之中得到塑造和巩固,并不断被赋予新的符号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是中国人就转"作为网络时代国人表征话语存在的一类生活方式,它在强调语言使用自由性与任意性的同时也编织出一张错综复杂的言语行为网络,置身于这张网络,信息的转发者与阅读者往往会在话语交往的过程中建构起特定的认知维度、表达维度与互动维度。而透过话语交往的现实棱镜,我们更应解构其背后所蕴含的话语意义,具体而言则涉及虚拟真实语境中自我认同的建构、网络话语统辖下技术座架的揭蔽及语境发现过程中民族精神的异化等三个方面。惟其如此国人方能以"中国梦"之思想内涵来观照自身行为,进而借助正面积极的话语策略来有效遏制社会意识领域的恶意消费性现象,最终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与和平崛起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时代虚拟现实(VR)技术与图书的碰撞让内容与增值服务充分融合,突破了传统出版的规制与界限.通过这一技术,读者(用户)可与终端实现有机互动,真实地体验虚拟空间,也可以在虚拟中感受现实的存在.然而,在这种现实与虚拟共生的状态中,编辑除了出版一个又一个精致、流畅的数字产品,为读者(用户)带来美好体验,还应该从深层次进行思考,如何在数字出版时代更有效地把控虚拟现实(VR)技术,而不是陷入虚拟的循环之中.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类交往的方式逐渐社交媒体化、在线化和虚拟化,线下的传统社群不断向线上的虚拟社群扩展,在微博、微信、豆瓣、知乎等虚拟社群分享信息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什么因素影响着人们在虚拟社群进行信息分享的动机?本文将从个体日常生活、虚拟社群中的关系、社会文化心理这三个视角进行多层级分析。研究发现,微观层次上,参与虚拟社群的信息分享有利于个体建立自我认同,实现自我重现;中观层次上,信息分享的动机来源于虚拟社群的互信、互惠机制;宏观层次上,互联网时代下的分享、参与精神促使着用户参与虚拟社群中的狂欢。  相似文献   

13.
孙为 《新闻爱好者》2012,(11):43-44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由多维空间与多线程时间交互建构的叙事超文本。新媒体艺术的叙事过程存在着三重交互:文本时空与阅读时空的交互,历史时空与现实时空的交互,虚拟时空与真实时空的交互。新媒体艺术以其发散和跳跃的非线性叙事结构超越了传统叙事文本的顺序性和逻辑性,通过人机界面或交互式设备,用户可以与作品交互或通过程序扮演角色、操控化身或创造环境,真实时空中用户的行为与虚拟时空中的叙事相互影响,并且这种多维度的交互存在从仿真、并存到替代的由浅至深的层次。  相似文献   

14.
宋亮 《青年记者》2017,(2):13-14
虚拟技术(Virtual Reality,以下简称“VR”)以其强大的场景复现和新颖、独特的沉浸式体验被国内外媒体竞相应用于新闻报道之中,VR新闻已逐渐成为主流报道模式.VR新闻是技术革新的产物,可又远不止于技术,它改变了新闻产品的呈现形式、新闻叙事的方式,也引发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理念的重新考量,尤其是对VR新闻虚拟性和真实性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杨逐原 《新闻知识》2023,(2):3-7+93
技术能够引发人关于附加肢体甚至整个虚拟身体的幻觉,VR等技术能够让人的整个身体都被虚拟化、被延伸到包罗万象的虚拟空间之中,当有外部刺激发生时,人们对虚拟身体的感觉会尤为强烈,进而产生虚拟身体所有权感应。在虚拟身体所有权的作用下,人的肉身和虚拟身体会融为一体,呈现出虚拟即自我的情况。由于虚拟身体所有权能够受到有效的控制,因而运营商能够巧借读者的虚拟身体所有权,构建起极具体验感的阅读场景,并在此场景以全息具身的手段聚集读者的多重感官,让读者在相应的平台上开展沉浸式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6.
虚拟图书馆(virtual library)是美国人AJ哈利于1980年提出的,1992年GaperDKaye把虚拟图书馆定义为“利用电子网络远程获取信息与知识的一种方式”。实际上,虚拟图书馆是一种环境,是一种利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远程获得取图书馆情报资源、开展信息服务的行为。具体地说,虚拟图书馆就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选定信息资源的学科领域,对有关网站网页进行搜索和收集,加以鉴别、核实,对核实过的网赴重新进行合理的组织,使之能够提供检索、浏览和链接的信息,以及维护这种信息服务,它是组织Internet网上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而经济的形式,目的在于帮助用户从巨大的登记处网络中迅速而准确地找到其所需的特定信息。  相似文献   

17.
占琦 《青年记者》2020,(11):12-13
社交需求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网络社交时代,沟通从“线下”转至“线上”,人们大部分交流依靠网络进行,以互联网为中介的网络社交成为日常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渠道.网络社交不同于现实社交,开放多元的网络空间使个体屏蔽真实身份、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文化水平等诸多束缚,重塑自我“人设”,重构网络身份.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系统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子系统组成,本我是原始我,超我是道德我,自我是调节本我和超我的中介.网络社交中超我脱缰,本我外释,自我重构,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形成了虚拟人格.  相似文献   

18.
文福安教授对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技术研究所近年来从事的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开发,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等做了详细介绍。随着传统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日益凸现,虚拟实验教学逐渐受到国内相关单位的高度重视。同样,国际上也对虚拟实验系统非常重视,开发了多种虚拟软件应用于教学之中。此外,虚拟实验系统为在远程教育中开展实验提供了可能,同时也大大减低了实验成本,重要的是它能确保实验的真正开展。  相似文献   

19.
Intemet的飞速发展与应用,引发了现代教育技术领域一场重大变革。远程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远程教育中实验的进行是一道难题。本文从远程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介绍了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基于Web的虚拟实验室的夹现方法与技术。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媒体时代,由于其交互性、匿名性和可复制性等特征,使得现实虚拟化,人们极容易陷入一种虚拟与现实混沌不分的沉迷状态,虚拟与现实同时变得陌生化。本文借用文学语言的陌生化理论,分析了虚拟社会导致的现实虚拟化,情感陌生化和关系疏远化等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